摘要:2025年8月15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肥胖联盟(COF)、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大会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460余位专家,领衔开展了60
2025年8月15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会由中国肥胖联盟(COF)、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师协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联合主办。大会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460余位专家,领衔开展了60余场学术论坛,并有1500余名学者参与
大会的主题是“肥胖需全民意识和规范诊疗”强调了肥胖不仅是个体健康问题,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应对的公共卫生挑战。2024年被专家称为“国家全面重视肥胖症管理的元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相继发布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政策正推动全国各医疗机构加快推进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建设,标志着我国肥胖症防控工作进入规范化、系统化的新阶段。
新型药物和技术为肥胖症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学者也在积极探索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等创新模式,并在推动全球减重药物研发及标准化诊疗方案落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肥胖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明确提出,“肥胖症学”应作为临床医学的独立学科体系。
这一学科将着力于肥胖的发病机制研究、规范化诊疗及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并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为肥胖症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方案。为深化这一学科体系建设,大会还启动了《肥胖症学——基础理论、诊断评估和体重管理》新书编撰仪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陈伟教授指出,“健康体重管理需要面向全人群、全社会和全生命周期,应融入日常生活”。
这意味着体重管理不应仅关注短期减重效果,更要重视长期健康维护,覆盖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所有环节。
大会融汇了减重与代谢外科学、内分泌代谢学、临床营养学、心血管病学、代谢生物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力量,共同推动规范诊疗在临床实践中的落地。
2024年,中国肥胖联盟牵头组织12个专业领域的124位专家学者,共同制定了国内首部《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系统提出了肥胖症多学科治疗路径和协作诊疗模式。为促进指南落地,中国肥胖联盟于2024年11月启动了全国范围的指南巡讲活动。
大会开幕前夕举办了包括世界肥胖联盟(WOF)的SCOPE School肥胖医学培训课程、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联盟(GCMBSA)与美国代谢与减重外科学会(ASMBS)联合开展的国际专科医师认证等五大培训项目。
这些培训系统覆盖了肥胖症全链条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旨在通过结构化的培训考核体系,帮助医疗同仁夯实专业基础,拓展国际视野。3. 产学研结合与技术创新大会设立了多个产学研创新论坛,共商减重药物研发、人工智能与体重管理、新技术转化及产业生态构建等前沿科技问题。目标是形成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体重管理“中国方案”,推动肥胖症诊疗向精准化、可持续化方向迈进。
中国肥胖联盟发起了面向公众的“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健步走活动,并发布了《关于规范体重管理科普传播的倡议书》。此前举办的“中国肥胖科普大会短视频大赛”与“健康减重公益挑战赛”取得了良好效果,短视频作品累计获得440余万次点赞,226名选手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累计减重达1286.84公斤。
| 亮点类别 | 具体内容 | 意义/影响|
| 权威专家参与 | 20余国460+位专家 | 汇集全球智慧,共议肥胖防治前沿进展 |
| 跨学科交流 | 60余场学术论坛 | 促进多学科(外科、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融合 |
| 前瞻性培训项目 | SCOPE School、国际专科医师认证、减重专科护士培训等 | 提升国内肥胖症诊疗规范化与国际化水平 |
| 产学研深度融合| 探讨AI与体重管理、减重药物研发、新技术转化等 | 推动肥胖诊疗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构建 |
| 重要学术成果发布 | 《肥胖症学》专著编写启动、《国人健康管理》丛书发布 | 系统构建学科理论框架,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
| 关注青年力量 | 设立青年论坛及Top10论文评选 | 为青年医师提供学术交流舞台,鼓励创新 |
| 全民健康促进| “科学减重·蓝蜻蜓行动”健步走、规范体重管理科普传播倡议 | 提升公众科学减重意识,助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 |
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2025)是一次承前启后、引领发展的重要会议。它不仅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将“肥胖症学”作为独立临床医学学科体系进行建设的发展方向。未来,推动肥胖症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凝聚“全民意识、规范诊疗、多学科协作、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共识,并在政策支持、指南落实、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构建适合中国人群的肥胖防治体系,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