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1-22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 DESA)提供资金支持的全球塑料创新计划(GPIP)中国项目启动会暨培训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5家项目受赠机构和相关合作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
CHINA · BEIJING
全球塑料创新计划(GPIP)中国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Initiating Meeting
项目启动
2025年8月21-22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 DESA)提供资金支持的全球塑料创新计划(GPIP)中国项目启动会暨培训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5家项目受赠机构和相关合作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全球塑料污染条约谈判前沿动态、GPIP 中国项目执行路径及多方协作方向展开深度研讨,为项目后续落地实施明确行动框架。
“GPIP项目旨在通过试验和复制 40 项创新解决方案、开展展示与提高认识活动、推动南南学习和合作以及组织多利益攸关方对话,建设利益攸关方的能力,促进技术革新落地,并加强选定国家在塑料管理方面的南南合作。”
会议开篇,UNDP项目官员王京京女士介绍了UNDP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的行动和计划,包括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制定支持、搭建多方协作平台、推动塑料全链条管理创新等多方位响应机制,也让代表们对GPIP 项目的全球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PART 01
聚焦中国实践:
GPIP 项目框架与管理规范
会议核心环节聚焦GPIP中国项目的具体推进,项目相关负责人王京京女士详细阐述了该项目在中国的执行情况、时间安排与计划,让大家对项目的推进节奏和目标有了明确了解。
针对项目日常管理,相关负责人围绕“项目进展报告”展开专项指导,包含活动开展情况、量化成果数据和风险管理等内容,同时详解报告的规范格式、数据记录要求。为各参与机构规范项目报告撰写、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供了实用指导,与会代表也借此机会提出问题、交流经验。
此外,会议还就项目财务与采购环节的合规要求进行说明,明确了费用报销、采购记录留存的具体标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透明、流程规范,符合项目相关管理规定。
PART 02
多维赋能保障:从监控评估
到性别主流化的全面考量
项目监控与评估
01
UNDP监控与评估官员孙乾从“结果导向管理”视角出发,系统介绍了 UNDP 相关的项目分类标准、执行要求与报告体系。尤其从评估和报告的角度,对需要注意的信息记录、材料留存以及关键节点的把握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梳理,为项目的监控与评估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性别主流化融入
02
专家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关系,针对项目特点,梳理了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或者需要提前关注的与性别主流化相关的融入点,为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兼顾性别平等、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宝贵思路。
政策机遇衔接
03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沈苏南女士分享了《生态环境法典》公众意见征集的进展,介绍了法典中与塑料污染治理相关的条款方向,帮助相关机构把握这一时间窗口期的政策机遇,将塑料污染治理实践与国家生态环境立法需求相结合,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争取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PART 03
塑料创新中心搭建的预备探索
会议第二天重点围绕塑料创新中心和平台搭建的预备工作。首先,来自项目的技术支持单位—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下简称“环科院”)陈鸿芳博士介绍了机构的背景及在塑料污染治理、环境政策研究等领域的丰富经验。
会上,环科院与各机构代表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互动和交流:一是项目相关的案例收集; 二是能力建设活动的开展;三是宣传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大家深入讨论了各机构的需求以及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各方代表结合项目在中国开展的特点,初步明确了推广重点与潜在的亮点。
此外,针对“塑料创新中心”的搭建,与会代表共同分析了可行性路径,梳理了核心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定位,为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和相关创新举措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GPIP 中国项目启动会的顺利召开,不仅明确了项目的执行路径、管理规范与赋能方向,更搭建了 UNDP、受赠机构与技术支持单位的协作网络。未来,各方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稳步推进项目落地,通过塑料污染治理创新实践,为中国塑料污染防治贡献力量,也为全球塑料治理进程中的 “中国经验” 积累案例。
获得资助的项目名单
序号项目名单1项目名称:连锁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监督受赠机构:北京市朝阳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项目名称:循环杯试点支持项目受赠机构:广东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3项目名称:以校园为起点的塑料污染治理体系构建项目受赠机构:深圳市罗湖区小水滴环境保护中心4项目名称:社区低值塑料高值化利用创新示范项目受赠机构:中华环保联合会5项目名称:远洋渔船塑料垃圾回收技术创新与应用受赠机构:浙江省远洋渔业协会来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