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下午,在鄞州作协群,看见了一则信息。信息内容对我触动之大,感悟之深,有必要分享给大家。
下午,在鄞州作协群,看见了一则信息。信息内容对我触动之大,感悟之深,有必要分享给大家。
迷途老人
事由,是鄞州军旅作家陈荣华,在宁波海曙口腔医院附近,路上遇见了一位迷途老人。看见老人在路边紧张,不知所措,自言自语,他主动前去询问帮助。
结果,老人女儿也在寻找母亲。陈老师接过老人的电话,与老人的女儿联系,陈老师帮助发了定位,说了具体的地址。
又安慰老人,陪伴老人 ,等待女儿的到来。
不久,老人见到了自己女儿,愁容顿时消散,开心的笑了。
母女相聚
此事,看上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的的确确,又是一件困惑老人、社会和家庭的大事。
我非常敬佩也倡导陈老师那样的举错。
那位老人应该不是简单的迷途,而是一种老人常见的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病的早期表现。而且这样的老人,在当今社会很多很多。
这样的老人,在他们疾病的初期,老人 感觉不到自己有病,家人也不认为老人生病。
往往在这个阶段,老人的安全最容易出问题,严重者危及生命。
这一现象,这一疾病。需要社会关怀,需要家庭温暖。如果,全社会都来关心这样的老人,老人就有福了。
陈荣华老师一直以来,乐善好施。他经常去,他已经牺牲了的战友家中看望他们的母亲。
那则信息中,他谈到了现在老龄化社会,这样的老人会越来越多。
在微信群中,我也参与了讨论,如果大家遇上这样的老人,一定主动前去帮助。 如果社会上,人人懂一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症状,有帮助意识,那就好了。
所以,对陈老师的举措,我认同,我为他点赞。
我的母亲,我的婆婆也都是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尽管在家乡的兄弟姐妹都孝顺母亲婆婆,也付出辛勤的照顾。
她们现在都已离世,但是每每想起老人,想起他们的孩子,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所以,迫切希望社会和民众一起来关心呵护那些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们。
我在群中讨论
陈老师看望远征军烈士
来源:凡溪123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