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再掀言论封杀!传禁台艺人触九三宣,阅兵成“统战”靶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7:43 2

摘要:26日,台陆委会再次发声,这一回还“盯”上了岛内的艺人,干了一出“班门弄斧”的戏码,对艺人进行所谓的“警告”,要警惕“呼应大陆统战宣传”,更是强调不许通过节目或活动“矮化台湾”,这场如临大敌的风波,暴露出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焦虑。

台北消息,投票落败余温未褪,民进党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那张早已变得苍白无力的“抗中牌”。

26日,台陆委会再次发声,这一回还“盯”上了岛内的艺人,干了一出“班门弄斧”的戏码,对艺人进行所谓的“警告”,要警惕“呼应大陆统战宣传”,更是强调不许通过节目或活动“矮化台湾”,这场如临大敌的风波,暴露出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焦虑。

这次“告诫”的起因,竟然是因为我们中国要阅兵的活动,民进党当局眼看转播和声音势不可挡,干脆又把“反统战大棒”挥向了不具实权的艺人,陆委会在其声明中措辞尖刻,着重提醒岛内艺人“不要掉进大陆统战宣传的陷阱”。

对这些暗指的言语,随便一个观众听了都心生疑惑,这帽子扣得未免太离谱了吧?与其说是声明,更像是一场让人头疼的老戏码,回溯过往,无论是艺人因两岸节目合作被盯上,还是影视作品稍有涉及大陆,都会被民进党当局用“原则”开刀,甚至遭受无端指控。

这次更是,岛内一部分艺人在提及九三阅兵时保持中立态度,也被台当局看作是“不可饶恕”的“举措”,民进党这波“怒气”,却透着令人看破的虚弱,几天前,地方选举、罢免投票结果相继揭晓,民进党遭遇重大挫败

连赖清德在一些场合直言“不服输”,却又难掩输局的事实,这批政治掌权者依旧选择偏执,打击艺人这种无权无势的群体,可以说是典型的“挑软柿子捏”,究其根本,为何艺人成了箭靶?答案只有一个:民进党太怕了。

怕艺人群体的海量粉丝效应带来“不可控”的思潮,怕影响台湾内部年轻一代民众看待两岸关系的视角,更怕“抗中保台”这套把戏在这种力量面前分崩离析!

很多台艺人在两岸市场活动频繁,拥有大陆支持者,他们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段中立立场的公开发声都可能被台当局冠以“通敌”的罪名。

这种对言论自由的紧箍咒,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出自恐惧的试图封堵沟通的动作,话又说回来,大陆这些年文化娱乐产业全面繁荣,吸引了无数两岸合作,综艺、影视、音乐等蓬勃发展,而台湾却连这些艺人“正常工作”都监控警告。

试问,除了维持意识形态的“零和思维”,台当局还有什么能提振台湾经济、文化的?艺人不仅仅是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坚力量,更代表了活跃的年轻势力,他们推动的是思想碰撞与更广泛的大众认知的提速。

民进党唯恐两岸共鸣触发岛内对“一腔老调”的厌倦,所以才急着筑高一道语言的围墙,可惜,互联网时代,信息再无法拦截,这戴着“紧箍咒”的警告不过是痴心妄想,此情此景,不禁发人深思,九三阅兵是再正常不过的军事活动,有全球媒体转播,许多国际人士都关注其发展动向。

如今台当局对艺人针对性地亮起大棒,实在令人觉察到,他们对外界的窘迫无力,照搬政治手段施加在自己的民众身上,对台湾多个担忧两岸关系僵化的群体来说,艺人不过是表达了某种互动与中性姿态,却成了台当局眼中的“罪过”。

这种小题大做的心虚行为,实在让我们两岸人心进一步感到失望,眼下,民进党当局面对的不是“捡软柿子捏”可以解决的危机,内部民怨聚集,外部两岸差距拉大,面对这些基本盘问题,赖清德和他的同僚显然没有策略。

他们试图回避深层矛盾,继续搬出“敌对论”吓唬民众,掩耳盗铃般地坚持高墙壁垒,却忘了一句话:任何自以为是的政策逻辑,终究会让自己的荒缪显得底裤都遮不住!

对于岛内民众而言,这不是第一次吃“抗中”苦头,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台当局的这波表演,或许恰好也能成为更多人看清这场拼政绩、拉选票的荒唐戏码的一面镜子。

来源:运营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