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少春是景谷县名副其实的“陀螺王”,也是景谷打陀螺运动的带头人。为了让更多人传承这项技艺,李少春在景谷县建立了“勐卧陀螺俱乐部”,并将自己所掌握的打陀螺技术、陀螺制作技艺及裁判员技艺无私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们。
近日
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
《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
共有942人入选
在云南省入选的35人中
普洱市3名传承人位列其中
共涉及2个类别
分别是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人
传统技艺类2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李少春(傣族)
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李少春是景谷县名副其实的“陀螺王”,也是景谷打陀螺运动的带头人。为了让更多人传承这项技艺,李少春在景谷县建立了“勐卧陀螺俱乐部”,并将自己所掌握的打陀螺技术、陀螺制作技艺及裁判员技艺无私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们。
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
李兴昌(彝族)
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李兴昌是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人,他全身心地投入传统茶制作研究,熟练掌握了普洱贡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在坚持手工技艺不流失的前提下,把现代制作工艺融入其中,精心研制出的贡茶工艺系列产品备受国内外茶品爱好者青睐。产品曾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行业博览会中国名优茶竞赛特等奖、金奖、银奖等。
娜汉(佤族)
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
娜汉自幼喜爱佤族织锦技艺,年纪轻轻就能娴熟编制佤族衣服、筒裙、挂包等。她不断精进技艺,积极参与佤族织锦技艺传承教学活动,宣传西盟佤族文化。几十年来,她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佤族织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对佤族织锦技艺及佤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