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召开全国广告监管工作座谈会,各省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齐聚,为广告市场秩序“把脉开方”。这场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企业和消费者该注意什么?一张图带你看懂!
8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召开全国广告监管工作座谈会,各省市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齐聚,为广告市场秩序“把脉开方”。这场会议释放了哪些信号?企业和消费者该注意什么?一张图带你看懂!
重点领域:这些广告要小心!
医疗/保健品广告:严查“神医”“神药”虚假宣传,比如宣称普通食品能治病、保健品包治百病。2025年专项整治已查处多起案例,某养生茶广告因虚构“降血糖”功效被罚款50万元 。
金融广告:打击“保本无风险”“年化收益20%+”等误导性承诺,重点整治投资理财类广告中的虚假数据和夸大宣传。
教育培训广告:职业技能培训广告不得虚构“包就业”“拿证即高薪”,家长们要警惕“学三天就能月入过万”的套路 。
- 互联网广告:直播带货、短视频广告成监管新焦点!无锡已上线AI监测系统,能自动识别直播间背景板、口播内容中的违规信息,比如某紫砂壶直播间因宣称“乾隆年制”被立案调查 。
监管升级:企业要做好这些事!
自查自纠:即日起至年底,企业需全面排查广告内容,重点检查是否使用“国家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是否存在虚假案例、数据造假。市场监管总局已发布15个领域广告合规指引,企业可对照整改 。
技术赋能:多地试点AI监测系统,比如无锡的“锡网云监”能同时监测4000多个直播账号,自动识别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线索固证率100% 。企业若心存侥幸,可能被“秒级”锁定!
法律后果:违法广告最高可罚广告费用20倍,情节严重的列入“黑名单”,限制市场准入。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超2万件,罚没金额超3亿元 。
“广告监管不是找茬,是为了让市场更干净、消费更放心。”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将紧盯民生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同时推动广告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用真实、创意的广告赢得市场。企业和消费者若有疑问,可登录“国家广告数据中心”查询合规案例和风险提示。
来源:坦荡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