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创电气IPO:一家三口持股近8成,销售费用率远超同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8:13 2

摘要:精创电气主营业务为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与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颗粒物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物联网和基于云的系统解决方案。

8月29日,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精创电气)北交所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国泰海通证券。

精创电气主营业务为冷链设备智能控制器、医药与食品冷链监测记录仪、制冷热泵检测仪表及环境颗粒物检测仪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物联网和基于云的系统解决方案。

梳理来看,一家三口持股近8成,均担任要职;多位高管是实际控制人的亲戚;遭海关6次罚款;募资缩水0.75亿元,要融资1.75亿元;激进扩产,产能消化遭问询;销售费用远超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率甩开同行;分红后,定增融资用于补流;业绩大涨,境外收入超境内;应收账款增加,存货减少。

一家三口持股近8成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1996年4月,精创电气前身精英有限成立,2010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到了2023年6月挂牌新三板基础层,次年4月调整至创新层。

一家三口持股近8成。精创电气控股股东是李超飞,持股比例44.66%,其配偶李敏持股比例为28.16%,其女李小凡持股比例为6.87%,一家三口合计持有公司79.69%的股权,接近8成,是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李超飞出生于1965年,硕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工程师,曾任徐州无线电三厂检验员、徐州菲利达电子研究所经营部经理,自创立公司以来,担任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敏出生于1967年,博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徐州市三十一中教师、徐州菲利达电子研究所负责人,股改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股改后任副董事长。

李小凡出生于1993年,硕士研究生学历,2017年5月至今,任精创电气环境科技事业部总经理、上海乐控总经理,2021年1月起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李超飞一家三口持股比例近8成,且均在公司担任要职,需要防范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风险,精创电气表示,如果相关内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其控制地位损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风险。

多位高管是实控人亲戚。事实上,精创电气多个高管与实际控制人是亲戚关系,副总经理李清文是李超飞兄弟的儿子,成本中心总监李寒冰、采购中心副经理李靖是李敏的妹妹。

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精创电气说明实际控制人近亲属或其他关联方等在公司任职或持股的情形是否影响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说明健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明确、可执行的具体措施。

遭海关6次罚款。报告期内,精创电气先后6次受到海关处罚,3次是公司自查发现并向海关主动报明,罚款均为500元;2次是委托报关第三方机构工作疏忽,分别被罚款3000元、15,260元;最后一次罚款发生于2023年11月,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温度控制器375台,实际数量为135台,存在申报不实情形,被罚款10,658元。

此外,精创电气还存在临时建筑物未批先建、海外投资及设立子公司存在程序瑕疵等情形。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报告期内财务内控不规范及安全生产违规情形的整改情况,相关内控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募资1.75亿,销售费用远超研发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本次IPO,精创电气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4,463,334股(不含超额配售),拟募集资金1.75亿元,用于核心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智能化升级项目)以及智能仪表研发中心及冷云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1.1亿元、0.65亿元。

募资缩减0.75亿元。精创电气首版招股书拟募集资金2.5亿元,除了上述项目之外,还包括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拟投入资金0.55亿元,另外,上会稿中的智能化升级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较首版招股书减少0.2亿元。

激进扩产遭问询。智能化升级项目将通过购置自动组装线、自动测试线、自动包装线等先进生产设备,以及升级MES、QMS等智能化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

项目实施后,预计公司达产年将新增重复性记录仪80万件、展示柜控制器20万件、压力表(组)15万件、通用型控制器108万件、冷水机控制器12万件、冷库专用控制器12万件、家用检测仪16万件、泵吸式颗粒物传感器8万件的生产能力。

项目建设期为2年,第3年开始投产,第6年实现达产,完成投产后相较于原有产能可实现50%的提升,这个扩张步伐并不算低。

上交所要求公司结合行业下游的具体需求和投入趋势,充分说明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并充分揭示是否面临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的风险,以及短期内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第二轮问询中要求公司结合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发行人市场地位、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发行人是否具备消化新增产能的能力,量化分析并补充披露产能消化风险并进行重大事项提示。

根据QYResearch统计,2023年度,精创电气在中国境内与全球冷链温湿度控制市场按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3.13%与4.64%,市场份额位列境内市场第一;中国境内与全球冷链监测市场按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为0.67%与0.31%;中国境内与全球制冷暖通测试仪器市场按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为3.62%与2.20%。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3,529.95万元,金额并不高。

销售费用远超研发。建立研发中心是精创电气本次IPO的又一重点,那么公司近年来的科研情况如何?取得什么样的成果?

最近三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500.29万元、2,620.13万元及3,280.5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31%、6.03%及6.58%。

对比来看,可比同行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28%、10.19%、7.39%,在2024年,雷赛智能、宏英智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2.3%、7.66%,高于公司,而振邦智能、瑞德智能、朗特智能分别为6.15%、6.56%、4.29%,落后于公司,公司研发水平在行业中处于中游。

相比较于研发,精创电气的营销投入可谓是遥遥领先,近三年销售费用分别为0.69亿元、0.81亿元、1.01亿元,费用率分别为17.36%、18.67%、20.33%。

对比同行,公司销售费用率也是名列前茅,可比同行均值分别为3.64%、4.8%、3.52%,在2024年,振邦智能、瑞德智能、朗特智能、雷赛智能、宏英智能分别为1.79%、2.36%、1.06%、7.74%、4.63%、3.52%,均落后于公司。

分红后,融资补流。2022年度,精创电气分红2106.5万元;2023年度拟再次实施分红,每10股派现2元,但最终取消该分红方案。

事实上,精创电气在2023年8月发行股票融资,募集资金1071万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种情况下2022年度的分红是否合理?

业绩大涨,境外收入超境内

业绩大涨。2022年至2024年,精创电气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96亿元、4.35亿元、4.99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47%、9.63%、14.8%;净利润分别为0.49亿元、0.55亿元、0.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0.69%、13.58%、6.42%。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0.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3%、0.57%,增速有所放缓。

冷链智能控制及监测记录类产品收入占比超9成。精创电气产品主要包括冷链智能控制及监测记录类产品、环境质量检测产品、冷链智能控制及监测记录服务,其中冷链智能控制及监测记录类产品是收入核心,近三年收入分别为3.53亿元、3.8亿元、4.41亿元,占比分别为92.88%、89.9%、90.12%。

环境质量检测产品、冷链智能控制及监测记录服务收入贡献占比较低,2024年收入分别为3941.31万元、889.76万元,占比分别为8.06%、1.82%。

境外收入超境内。最近三年,精创电气在中国境内的收入分别为1.96亿元、2.18亿元、2.23亿元,占比从51.69%下滑至45.66%;境外收入分别为1.84亿元、2.04亿元、2.66亿元,占比从48.31%上升至54.43%。

即2024年境外收入实现对境内的反超,公司称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成果。

应收账款增加。最近三年,精创电气的应收账款分别为0.5亿元、0.66亿元、0.68亿元,累计增幅34.62%,同期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491.43万元、733.26万元、988.57万元,累计增幅101.16%,需要引起注意。

与此同时,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也呈现上升态势,分别损失154.06万元、238.89万元、286.77万元。

公司客户高度分散,不存在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这是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常年保持低位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抗风险能力无疑是值得肯定,但想要快速扩张也并不容易。

存货降低。最近三年,精创电气的存货金额费额为1.33亿元、9102.2万元、9087.67万元,呈现逐年走低态势,相应的跌价准备也有所减少,分别550.95万元、584.59万元、423.32万元。

业绩增长的同时,存货有序减少,说明精创电气存货管理能力有所增强,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68、2.13、2.84,不过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却有所增加,分别为82.85万元、250.55万元及277.05万元,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

来源:短平快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