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已有4+1套L3和L4解决方案,马斯克:摄像头才是王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8:06 2

摘要:2025年6月,特斯拉Model Y半小时实现工厂到车主家中的自动驾驶交付,Model Y有4颗4D毫米波雷达。

余承东已有4+1套L3和L4解决方案,马斯克:摄像头才是王道

坚决支持特斯拉FSD用L3、L4解决方案打败华为ADS。

马斯克说“摄像头才是王道”,请先找到纯视觉的L3商用解决方案。

2025年6月,特斯拉Model Y半小时实现工厂到车主家中的自动驾驶交付,Model Y有4颗4D毫米波雷达。

1、华为官宣2026年和2027年大规模商用L3、L4时间表

192线程激光雷达和4D毫米波雷达商用技术成熟,已经在尝试第5套L3和2026尝试第6套L4解决方案。

1.1 华为官宣2026年和2027年大规模商用L3、L4时间表

2025年4月22日,华为发布ADS 4和鸿蒙座舱暨高速L3解决方案。

2025年7月,在中国汽车论坛上,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李文广首次披露了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的完整路线图,华为官宣了L3和L4大规模商用时间表。

•2025年:高速L3试点(问界M9等车型)、城区L4测试启动;

•2026年:高速L3规模化(尊界S800等新车搭载)、城区L4试点;

•2027年:城区L4规模化商用;

•2028年: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商用。

2025年8月,华为靳玉志:ADS 4 2025年将具备高速L3试点商用及城区L4测试能力。

1.2 华为有或有4+1即5套L3或L4解决方案,第6套车载相控阵雷达方案2026年或上车

各车型配置略有差别,以下列举传感器数量不一定完全准确。最终配置请以华为及各车型官方发布为准。

(1)华为​ADS 4第一套L3+L4解决方案,

1颗192线程主激光雷达+3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分别位于左、右、后方)+5个4D毫米波。

其他传感器: 约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总计可达32个高精度传感器。

特点:实现了360°无死角的超远距离探测,最小探测精度可达3cm。其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提供“全目标、全时速、全方向、全场景、全天候”的五维安全防护,为高速L3及以上级别驾驶提供最

代表性车型:尊界S800、问界M9 2025款Ultra、享界S9T Ultra。

(2)​华为​ADS 4第二套L3+L4解决方案:

1颗192线程主激光雷达+3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分别位于左、右、后方)和3个4D毫米波。

其他传感器: 约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总计可达30个高精度传感器。

代表性车型:问界M9、享界S9 MAX。

​(3)华为​ADS 4第三套L3+L4解决方案:

1颗192线程主激光雷达+1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后方)和5个4D毫米波。

其他: 高清摄像头11颗、超声波雷达12颗等。

特点:取消了侧向激光雷达,主要依靠强大的192线前向激光雷达和5个4D毫米波雷达来实现主要感知。在雨雾尘等恶劣天气下,4D毫米波雷达可作为主传感器,仍能可靠工作。

代表性车型:问界M8、智界R7、智界S7、新问界M7。

前三套L3+L4解决方案,有L4硬件或预留必要的L3硬件及算力。

​(4)华为​ADS 4第四套L3解决方案暨新问界M7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1颗全新的Limera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1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后方)和3颗4D毫米波。

代表性车型:新问界M7的舱内激光视觉方案。

个人认为:华为尝试全新的Limera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替代192线程主激光雷达的L3解决方案。

“靳玉志☆

25-8-23 16:45来自 HUAWEI Mate 40 Pro 发布于上海

华为乾崑独创激光视觉( Limera )首上车!

车顶少了个"显眼包"激光雷达,霸气内藏看似平静,一出手却能定"乾崑"-﹣无惧灰尘无惧风沙,终生0清洗。”

​(5)华为​ADS 4第五套L3解决方案:

1颗192线程主激光雷达+3颗4D毫米波。

代表性车型:尚界H5。

其他: 高清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

特点:完全移除了用于侧向和后向补盲的激光雷达,仅保留一颗顶置的192线主激光雷达负责前向超远距探测。侧向的感知能力将高度依赖4D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融合算法。

(6)华为2026年尝试车载128辐射单元的相控阵雷达第四套L4解决方案,用于30万元以上车型。

华为车载相控阵雷达采用128个辐射单元(通道)的电子扫描阵列。预计硬件成本4000-5000元。

探测距离达300米-500米,响应速度0.1秒。

2、新问界M7舱内激光视觉方案的技术革新方案 (舱内集成方案)

这是一次技术路径的革新,不再是简单的传感器数量增减,而是改变了激光雷达的布置方式。

靳玉志接受媒体公开采访,对此方案是否具备L3,未置可否。

余承东9月4日是否揭秘是否还需进一步测试后官宣?

只有余承东、靳玉志、李文广等老大知底牌。

核心传感器:

激光雷达:舱内激光雷达 × 1 (采用全新的Limera舱内激光视觉方案,安装在挡风玻璃后)。

毫米波雷达及其他: 预计会保留相当数量的4D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

特点:将激光雷达置于舱内,提升了美观度和集成度,避免了车顶的“犄角”设计,有利于降低风阻和风噪。但这对算法要求极高,需要解决挡风玻璃带来的透射率和污渍干扰问题。华为通过算法优化,使其在雨雾尘等天气下也能实现AEB紧急刹停。

新问界M7的舱内激光视觉方案总共配备了:

•1颗 舱内激光雷达

•3颗 4D成像毫米波雷达

•11个 高清摄像头

•12个 超声波雷达

总计主要传感器数量为:27个

核心工作逻辑与特点

这套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传感器融合和算法能力:

•前向超远距感知:由舱内激光雷达和前向4D毫米波雷达、前视摄像头共同完成,三者优势互补,即使在逆光、雨雾天气也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感知数据。

•侧向与后向感知:取消了侧向激光雷达。侧向感知依赖侧视摄像头和4D毫米波雷达的侧向探测能力。后向感知则主要由后向4D毫米波雷达和后视摄像头负责,确保了高速场景下的后向安全。

•近距离泊车:依靠12个超声波雷达和4个环视摄像头,实现了高精度的自动泊车功能。

因此,新问界M7虽然减少了激光雷达的数量并改变了其布置方式,但通过增加4D毫米波雷达的数量并依托华为强大的ADS 4.0算法,依然实现了非常高阶的智能驾驶能力,同时达成了成本、美观和性能之间的出色平衡。

3、总结与核心观点

华为智驾的策略非常清晰:通过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和硬件配置,满足不同价位车型和用户需求,加速高级别智能驾驶的普及。

•技术路线多元:从顶级的“堆料”外置多激光雷达方案,到创新的舱内激光雷达方案,再到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单激光雷达方案,华为展示了多种实现高阶智驾的可能性。

•软件定义硬件:所有方案都搭载了华为ADS 4系统,但根据硬件配置不同,激活的能力层级也不同。这意味着硬件预埋后,功能可通过OTA升级持续进化。

•安全是共通点:无论哪种方案,华为都强调其全维防碰撞系统CAS的安全性,致力于在各种场景下提升主动安全能力。

•华为车载相控阵雷达是否于2026年如期上车,具备L4硬件能力,需以华为官方为准。

来源:遥遥领先的M9和M60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