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名主播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多个批次产品中含有大量可能对人类致癌的化学物质——硫脲。根据检测数据,有的批次产品中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微克/克。并且还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该品牌的卫生巾后,出现了甲状腺癌、月经紊乱、皮肤过敏等健康问题。
顾中一营养师顾中一
2025年07月24日 20:01北京
今天一则健康新闻引发了广泛关注:知名主播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多个批次产品中含有大量可能对人类致癌的化学物质——硫脲。根据检测数据,有的批次产品中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微克/克。并且还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该品牌的卫生巾后,出现了甲状腺癌、月经紊乱、皮肤过敏等健康问题。
图片来自@新京报 官方微博
那么,硫脲究竟是什么?它可以被添加到卫生巾中吗?它对人体有何危害?目前使用者出现的健康问题与它是否真的存在因果关系?
什么是硫脲?它有何危害?
首先,我们来谈谈硫脲这个成分。它是一种常见的橡胶助剂和显影剂。之所以用在卫生巾中,可能是为提升“抗氧化”或“变色实验”效果。相比同样作用的茶多酚或维生素C,硫脲更廉价。
从危害角度看,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将其判定为2B类致癌物,即“可能对人类致癌”。
世界卫生组织同时认为,长期或高剂量接触硫脲,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可能导致甲状腺增生、肝损伤以及免疫抑制等问题。
因此,很多人关注的甲状腺癌,理论上与硫脲也存在相关性,这一点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了部分证实。
此外,还有动物实验显示了该成分经皮肤吸收的比例。经过理论换算,如果是如此高剂量的卫生巾,最后吸收量与权威机构给出的每日可安全接触上限的量确实比较接近。(可接受摄入量应远低于0.07 mg/kg体重/日)
但这需要一个前提,即产品中硫脲的含量要非常高,并且使用者需要长期持续使用。即便如此,也不至于造成致命危害。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
目前网络上汇集的这些病例,仅是自发收集的个案报道,缺乏对照组和暴露量评估,不能证明硫脲与甲状腺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甚至有医生分析说,如果真按其庞大的销量进行换算,考虑到甲状腺癌的实际发病率,这款卫生巾甚至可能表现为“保护性因素”,因为理论上患病人数应该更多。
实际上,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家族遗传、放射性暴露、肥胖等多种因素都有关系,很难将其归因于某一种化学物质。
卫生巾的潜在风险与消费者建议
尽管如此,对于卫生巾的风险,我们仍需关注。例如,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重金属、PFAS(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香料等成分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与多种健康风险存在相关性。由于女性外阴部位黏膜的吸收能力高于皮肤,这些用品中的化学物质风险尤其值得在意。
因此,我总结了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不必过度恐慌,等待权威调查。 公众看到新闻后无需恐慌,因为关键的因果关系,尚未有相应证据支持。
呼吁加强行业监管。 我们必须呼吁相关部门将卫生巾纳入更严格的监管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布的国家标准《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 GB 15979-2024.)中就包括卫生巾,网上盛传此标准中有涉及硫脲的条目,所以要挑选使用了该标准的产品,不过就我目前核实的情况来说应该是没啥意义的。
除此之外,身为消费者还可以做的是:
仔细阅读成分标签
关注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新标准,避免盲目追求所谓的“黑科技”或“变色实验”等噱头。
选择成分简单、无香料、未经漂白的产品相对更安全。
保持合理更换频率
切勿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
我之前查资料发现,印度有大量有关经期卫生行为的研究。印度这方面研究多,主要是如果对月经存在羞耻感,大家在公共领域的交流就会比较少。比如在某些贫困地区,可能会使用不干净的材料吸收经血,又或者在经期刻意减少洗澡次数,甚至在有些地方,还会出现重复使用卫生巾以及贴身内衣不敢在户外晾晒的情况,这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异常分泌物、甲状腺肿大等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可疑产品,并就医检查。
[2]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化学品分类表(硫脲为2B类致癌物)
来源:营养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