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著名的江西朱溪特大型钨(铜)矿床,目前已探明333+334类WO3资源量达421.89万吨,共生铜金属量11.92万吨,钨矿储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主矿体为一个楔形厚大矽卡岩型白钨铜矿体。
著名的江西朱溪特大型钨(铜)矿床,目前已探明333+334类WO3资源量达421.89万吨,共生铜金属量11.92万吨,钨矿储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主矿体为一个楔形厚大矽卡岩型白钨铜矿体。
近年来,大量勘查和研究成果表明,朱溪钨铜矿床以矽卡岩型为主,同时兼具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石英)脉型和似层状的“多位一体”白钨铜矿床特征。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侏罗世(144~153Ma),与矿区深部花岗岩体关系密切。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施工的ZK4213钻孔又有新发现:在深部花岗岩体中,发现了多处石英脉型黑钨矿体。这是矿区内首次发现的一种矿体新类型,其成矿特征仍需进一步研究。
为此,本文在野外编录和室内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对石英脉型黑钨矿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研究,并对矿床形成条件、大致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石英脉型黑钨矿中,WO3含量为74.3%~76.7%(平均75.7%),MnO为12.8%~13.8%(平均13.2%),FeO为10.3%~11.6%(平均11.1%),FeO/MnO值为0.75~0.90(平均0.85),晶体化学式为(Fe0.43-0.49Mn0.54-0.59)1.01-1.05W0.98-0.99O4,属于铁钨锰矿系列。这种相对富锰的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相对高温、偏还原的弱酸性环境。研究认为,朱溪地区可能经历了多期成岩成矿作用。即在晚侏罗世主成岩成矿期之后,可能又经历过新的成岩成矿事件,新发现的石英脉型黑钨矿体极有可能为该新一期成矿事件的产物,产出环境与早先发现的4种白钨铜矿体不同。研究成果对矿区进一步勘查和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旱懒的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