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重磅出台,多部门释放政策红利只为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8月26日,省商务厅、昆明海关等多部门就《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里的政策干货做出政策解读。
《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重磅出台,多部门释放政策红利只为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8月26日,省商务厅、昆明海关等多部门就《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里的政策干货做出政策解读。
云南省商务厅
9类优势农产品关键环节成本将给予70%补助
为了持续促进“云品”出滇出海工作,我省多部门联动,制定了《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翌介绍,高原特色农产品作为全省重要出口商品,2024年出口191.7亿元、同比增长13.7%,占全省出口额的20.7%;今年以来,农产品出口保持持续增长态势,1—7月出口109.8亿元、同比增长12%,占同期出口额的20.6%,对稳定我省外贸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省商务厅认定曲靖市、玉溪市、大理州为农产品出口试点地区,指导各地方做好农产品出口管理工作,经过1年多的培育,先后形成了玉溪市出口注册备案基地“应备尽备”、大理州“鲜活农产品一站式服务中心”、曲靖市农产品制成品出口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其中此次出台的11条措施中关于“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措施,就是基于玉溪市试点经验的全省推广。为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试点范围,近期省商务厅新认定了6个试点地区,整个试点地区达到了9个。
2025年,省商务厅加强农贸协同,对水果、蔬菜、食用菌、鲜切花、咖啡、茶叶、水产品、中药材、农产品制成品等9类优势农产品,在报关、物流、研发、包装设计等12个关键环节成本将给予70%补助,其中将AEO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提升至80%,提高产贸融合水平。同时,聚焦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制定了国际营销、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综合补助率达到70%的降本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
花卉和中药材产业推行“支付即开票”
针对农产品发票开具“开票难、资料多、风险高”的困境,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总会计师梁兴涛表示,省税务局推出系列务实举措,让发票管理既“省力”又“安心”,为高原特色农产品打通涉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智能工具赋能,“纸质票”少了,“电子票”多了。在全省范围全面推行农产品数电发票,支持销售方、收购方、加工企业、出口商全链条在线流转,不用打印纸质件就可完成记账、退税等操作。目前,全省已使用数电发票的纳税人达一百余万户。
数据赋能提效,“人工审”少了,“智能核”多了。省税务局进一步提升数电发票服务质效,主要通过精简资料报送、优化额度调整规则、适度放宽调整期限、完善“白名单”管理等措施,建立审核指标模型,统一审核标准和程序,降低人为因素干预的风险,保障纳税人合理用票需求。
拓展便捷渠道,“跑马路”少了,“走网路”多了。打造“线上为主、线下兜底”的多元化发票开具渠道,破解农村边远地区开票难题。销售者为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可通过电子税务局自行开具数字化电子发票;企业向农业生产者(自然人)购买其自产农产品的,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销售自产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者(自然人)也可以通过个人手机(电脑)登录电子税务局申请代开电子发票,同时,我们仍保留有农业生产者自行前往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申请代开发票的服务。
此外,推行“支付即开票”的无感式、全量开票创新场景应用试点。开票难、取票难、交易业务真实性难鉴别曾是农产品交易双方的共同痛点问题。“支付即开票”创新构建无感式、全量开票的新场景应用,利用平台完成交易后系统自动开具发票、自动完成发票交付。目前,我省正在试点“支付即开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应用场景主要有花卉交易行业和正在拓展的中药材产业。
昆明海关
助力云南农产品出口跑出“加速度”
昆明海关二级巡视员李自飞介绍,昆明海关积极服务和支持云南农产品出口,自2022年以来,推动海关总署属地查检业务改革落地云南,不断优化监管流程,打好改革措施“组合拳”,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今年1—7月,云南省出口农产品109.8亿元,同比增长12%,出口规模居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鲜切花、咖啡等农产品出口规模均居全国第一。
昆明海关对出口竹木草制品、新鲜蔬菜、出口东盟国家的鲜切花、干花等产品试点实施“远程属地查检”作业模式。通过“不到场、无干扰、零等待”的方式,实现关企之间音视频、数据交互,查检平均作业时长压缩至半天以内,有力促进农产品快速出口。
昆明海关是全国首批13个出口农食产品“批次检验(检疫)”改革试点海关之一,试点产品包括15种水果、5种蔬菜、15种鲜切花、6种干花,共32家本土龙头企业参与改革。对出口上述农产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产品生长特性,参照“五同”原则,将“同一生产加工企业使用同一批原辅料,在生产工艺及质控体系,检验标准/检疫要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包装,出口同一国家(地区)的产品或特定数量产品”确定为一个“批次查检单元”。对同一“批次查检单元”首批出口的货物,海关实施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放行。对企业后续申报的“同一批次查检单元”产品有查验要求的,海关结合核查、单证验核等方式进行合格评定,不再实施现场查检。自今年6月试点以来,现场查检次数平均减少70%以上。
昆明海关是全国首批“批次检验(检疫)+远程视频查检”改革的两个试点海关之一,对出口新鲜蔬菜、鲜切花和干花同时符合上述两项试点条件的企业,可以申请此项措施,发挥“1+1>2”的政策叠加优势,使产品出口更快更稳。
此外,“集中查检”是昆明海关支持基层首创的特色创新改革措施,以输往泰国、越南水果为试点,推动地方政府在滇中、玉溪、大理、蒙自、曲靖等中老、中越物流枢纽设置多个鲜活农产品出口“一站式”服务中心,对货物随到随检,将以前的“货等人”转变为“人等货”,出口水果查检时长从以前的2—3个工作日优化到现在的半小时内,有效降低企业物流和运营成本。
昆明海关联合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优惠政策,对输往泰国的水果可以享受收费公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查验模式,实现“一次查验、两家互认”。具体来说,企业申报出口列入中泰水果协议的水果(同时也是交通运输部等四部委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目录产品),在大理、滇中、曲靖、玉溪、蒙自等昆明海关所属隶属海关办结海关属地查检手续并加施海关集装箱封识,运往磨憨、河口、天保等口岸出境的,承运车辆在通行云南省辖区内收费公路时,由收费站工作人员验核海关查检信息,不再进行现场开箱查验,避免了破坏海关封识,并按规定给予免费通行。今年1—7月,共有4000多批输泰水果享受改革措施顺利出口。
云南白药集团
“数智云药平台”破解云药流通难题
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云南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1092万亩,药材产量170万吨,农业产值555.4亿元,面积、产量和农业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云南白药集团高级副总裁何涛表示,中药行业和消费者都非常认可云南中药材的道地性和高品质,但一直存在“优质不能优价、商业流通不畅”的问题。特别是中药材的采收、趁鲜加工和储存等环节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应用推广不够,不能精准对接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其次就是产地与市场连接不畅,药农没有自己展示、销售药材的平台,只能通过赶集、中间商等中间渠道卖药材。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广建设产地仓,有效缩减产区向生产、流通企业以及大型终端用户供应的中间环节。云南白药建设的“数智云药平台”,就是在这样的产业背景和国家提倡中药材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何涛称,平台为老百姓提供统一、规范、标准的种植管理、产地加工、分类分级、收储流通等产业服务,使云药的各个道地产区的药材产品直接、精准地对接全国市场。数智云药平台实时提供价格信息、需求信息、采购信息,消除信息障碍,云南白药通过药材溯源与认证功能为优质药材提供信用背书,让老百姓的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可。其次,服务药材采购商,为全国的药企、中药饮片生产贸易商提供产地直供服务,使云南各个药材产区成为他们的供应链基地。实现“一手货源、一流品质和一站式服务”,全流程提供“品控、交付、开票、物流”等服务。
同时,针对农产品购销发票开具合规性与便捷性问题,在省中药材产业工作专班和省税务局、省商务厅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数智云药平台与国家税务总局乐企平台对接,通过税企直连,将实现数据互通和规则内嵌,借助乐企平台的“支付即开票”“交易即开票”模式,将解决中药材种植户及收购企业“农产品收购与自产自销农产品销售”发票开具难题,为平台上的农户、企业主体带来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和合规保障等多重价值。
截至目前,数智云药平台现有注册用户18555户,累计交易额11.7亿,带动种植户19.3万人,覆盖产地52.7万亩。
开屏新闻记者 闵楠 摄影报道
一审 朱婉琪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本文来自【春城晚报-开屏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