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门灌洗在低位前切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20:22 2

摘要:经肛门灌洗(TAI)是一种用于缓解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有效治疗方式。近年来凭借其安全性、经济性及显著疗效,TAI在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功能康复领域中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TAI能缓解部分LAR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LARS评分、Wexner评分及生活

摘要

经肛门灌洗(TAI)是一种用于缓解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有效治疗方式。近年来凭借其安全性、经济性及显著疗效,TAI在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功能康复领域中备受关注。现有研究表明,TAI能缓解部分LAR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LARS评分、Wexner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等主观评价指标,并在降低LARS的发生率方面展现出潜力。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均面临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等问题,尚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进一步验证TAI在LARS治疗中的实际价值及其提前干预在预防LARS中的作用。此外,当前装置设计和治疗流程仍有改进空间。最新专家共识指出,灌洗液排空不彻底、导管设计单一以及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的优化将有助于提高TAI治疗的效果和患者体验。本文对近年来对TAI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其现状与挑战,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并为LARS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及手术方式的改良,直肠癌手术的保肛率不断上升,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1 , 2 ] 。然而,日益突出的术后功能康复问题为结直肠外科医师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研究表明,60%~90%的保肛直肠癌患者术后可出现尿失禁、排便急迫、排便困难等排尿与排便功能紊乱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系列与盆腔自主神经功能相关的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 3 , 4 , 5 , 6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治疗方式被证明能够缓解LARS患者的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包括饮食管理、行为疗法、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外科干预等[ 7 ] 。其中经肛门灌洗(transanal irrigation,TAI)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在LARS的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8 ] 。尽管TAI已在LARS治疗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关于TAI的研究仍面临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研究设计不全面等问题,亟需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验证TAI的实际治疗效果[ 9 ] 。因此,笔者检索并整理了近年来关于TAI领域的研究文献,回顾了TAI的发展历史,综述了其在LARS治疗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对其临床应用及研究方向提出了思考与展望,以期为TAI的临床推广与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一、TAI在LARS治疗中的发展历史

TAI诞生于20世纪初,其最早被应用于脊柱裂或肛门直肠畸形患者的功能康复治疗[ 10 , 11 ] 。1989年,Iwama等[ 12 ] 通过对10例结直肠癌术后出现排便频繁症状的患者进行的单臂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TAI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日均排便次数,开启了TAI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康复治疗领域的推广。2006年,第一台成熟的、专用于LARS患者治疗的TAI装置(Peristeen装置)诞生于丹麦,并于2011年通过美国FDA认证[ 13 ]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TA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在LARS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支持

二、TAI在LARS中的应用价值

自Peristeen装置问世以来,TAI作为一种非手术的功能恢复手段逐渐被应用于LARS患者的治疗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TAI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缓解LARS症状中的具体疗效及应用前景。根据研究目的及研究结果,可将目前已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分为两类:TAI对于LARS的治疗作用以及TAI对于LARS的预防作用。

(一)TAI对LARS的治疗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TAI可以显著缓解LAR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各类主观评分。目前,临床上通常通过LARS评分、Wexner评分及QoL评分等主观量表评估LARS的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8 ] 。Koch等[ 16 ] 开展的单臂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6例接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出现大便失禁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TAI显著降低了患者的Williams’失禁评分。Rosen等[ 17 ] 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在对14例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无效的LARS患者进行的平均29(15~46)个月的随访中,TAI显著减少了患者的日间排便次数[基线:8(4~12)次/d,末次随访:1(1~2)次/d,P0.001]和夜间排便次数[基线:3(2~5)次/夜,末次随访:0次/夜,PP[ 18 ] 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27例造口还纳术后确诊重度LARS的患者在规律进行6个月的TAI后,其中位日均排便次数由基线的7(0~14)次减少至6个月时的1(0~4)次,9个月时维持在4(0~13)次,同时,LARS评分亦从基线的35(30~42)显著下降至6个月时的12(0~21)(PP[ 19 ] 。综上所述,不断发表的研究使得TAI对于LARS患者的疗效被学界广泛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廉价的治疗方式,TAI能够显著缓解LARS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对于以排便频繁或排便聚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其效果尤为显著。研究中各类主观评分的改善表明,TAI能够帮助LARS患者实现从重度LARS到轻度LARS、甚至无LARS的降级转变,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TAI在LARS治疗的推广中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略】

平台合作联系方式

电话:010-51322397

邮箱:cmasurgery@163.com

普外空间订阅号

普外空间CLUB服务号

普外空间视频号

普外空间小助手

来源:普外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