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亿卖频谱求生:第四大运营商“梦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20:22 2

摘要:8月26日,美国第四大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Echostar宣布将关停所有移动基站,并将其“核心频谱资产”以230亿美元出售给AT&T。该交易预计于2026年中期完成,目前尚待监管机构批准。消息公布后,EchoStar股价单日暴涨70%。然而,这家一度被监管机构寄

8月26日,美国第四大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Echostar宣布将关停所有移动基站,并将其“核心频谱资产”以230亿美元出售给AT&T。该交易预计于2026年中期完成,目前尚待监管机构批准。消息公布后,EchoStar股价单日暴涨70%。然而,这家一度被监管机构寄予厚望、旨在打破垄断格局的“第四运营商”梦想,也随着基站关闭和频谱资源出让而彻底破灭。

01 EchoStar深陷红海市场

据官方资料,EchoStar是一家美国电信公司,成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恩格尔伍德,主营业务涵盖卫星电视服务、无线网络建设及互联网电视运营。Echostar通过其子公司Dish Network、Boost Mobile、Sling TV、EchoStar Mobile和Hughes Network Systems提供多频道视频节目和移动服务。

回顾EchoStar此前发布的财报,其经营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2025财年第一财季,其收入为38.70亿美元,同比减少3.61%;净亏损达2.03亿美元,同比增加87.57%;第二季度营收为37.2亿美元,同比下降5.8%,同样未达到市场预期。另一方面,EchoStar债务高达300亿美元,2024年现金流出超12亿美元,曾多次跳票利息支付。

营收下滑、债台高筑的同时,EchoStar技术投入也遭遇“滑铁卢”。其曾以创纪录的速度部署了全球首个Open RAN网络,宣称要以“挑战者”身份颠覆AT&T、Verizon和T-Mobile US主导的市场,但因技术缺陷导致网络覆盖不足,用户大量流失,2024年裁员33%后技术团队缩水,网络优化也随之停滞。

目前,不少国内媒体将Echostar的困境归咎于其Open RAN策略。但客观来看,即便采用传统网络架构,结果可能也大同小异。不可否认,Open RAN 的确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软件集成较为复杂,拖累建网速度。然而,新进入者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选择一种更激进、更具颠覆性的技术路线,实则是一种合理的战略尝试。

Omdia首席资深分析师杨光指出,Echostar困境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市场规律:在高度饱和、竞争白热化的红海市场中,新进入者若缺乏强有力的母公司支持,势必寸步难行。Echostar最初以卫星和广播业务为主,其体量与当前美国主流运营商存在明显差距,这导致Echostar在用户拓展方面进展缓慢。

同时,监管政策对交易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次出售正值FCC对EchoStar的频谱利用率进行公开调查之际。EchoStar董事长Charlie Ergen表示,向AT&T出售频谱和混合移动网络运营商协议是解决FCC频谱利用问题的关键步骤。

杨光还指出,EchoStar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现象。当前,全球主要国家的移动通信市场已进入成熟阶段,市场高度饱和、竞争异常激烈,形成了一片“红海”。因此,任何新进入者都必然面临巨大挑战,不仅在美国,日本等市场也有类似情况,例如乐天移动的发展同样举步维艰,我国的中国广电也正面临不小的压力。

02 转型“虚拟运营商”仍有优势?

此次收购完成后,AT&T将获得Echostar所持有的50MHz频谱资源(包括低频和中频段),这将有助于AT&T更高效地扩展网络覆盖并提升用户体验,支持更多新兴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用例。

对Echostar而言,出售频谱将改善其财务状况、减轻债务压力,并为EchoStar的持续运营和增长计划提供资金,同时摆脱了FCC的持续审查。EchoStar表示,包括Dish TV、Sling和Hughes在内的其他业务不受此次交易的影响。

杨光表示,未来,Echostar的商业模式将从“移动网络运营商”转变为“虚拟运营商”的角色。不过,Echostar保留了自身核心网,与典型的虚拟运营商相比,其字用户控制和差异化服务方面仍具备一定优势。

同时,EchoStar也在推进业务模式转型,一方面,与AT&T达成长期网络服务协议,以Boost Mobile品牌继续提供无线服务,自身转为轻资产模式。另一方面,依托其HughesNet卫星互联网服务及SD-WAN资源,向天地融合通信方向拓展。EchoStar最近宣布计划建造一个13亿美元的卫星星座,完整项目预计耗资50亿美元。

对于产业来说,Echostar旗下移动品牌Boost Mobile一直定位于细分市场,其规模与头部运营商差距显著。因此,预计该交易不会对美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对Open RAN生态而言这虽是一个不利消息,但也应看到,Echostar的经营困难已持续较长时间,本就难以开展大规模投资。尽管此事对Open RAN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应不构成致命打击。此外,AT&T也在积极推进Open RAN部署。整体来看,这笔交易对Open RAN的远期影响有限。

03 全球视角:

电信业整合浪潮中的“美国样本”

EchoStar的战略转变并非孤例,而是全球电信行业整合浪潮的一部分。在美国之前,欧洲市场已经出现多起运营商合并案例:沃达丰与Three UK的合并终于获得批准,德国电信出售了荷兰业务并增持了美国T-Mobile的股份,西班牙电信和法国Orange在比利时的子公司也接近完成合并谈判。

这些合并背后有两个关键原因:5G网络建设成本比4G时代高出数倍,而用户平均收入连续多年停滞不前;同时自动化与AI技术正在取代人工,推动裁员增效。

相比之下,我国电信市场采取了“共建共享”模式: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深度合作共享4G/5G网络,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则共建共享5G网络,共用700Mhz黄金频段。这种方式显著节省了投资和运营成本,同时加快了网络覆盖速度。

总体来看,EchoStar的退场意味着美国电信市场回归三大巨头主导的格局。AT&T获得珍贵频谱资源强化了网络能力,而EchoStar则偿还债务并继续运营Boost Mobile业务,同时开拓新增长点,但其能否成功转型仍取决于后续技术投入与市场策略。

-END-

牌照争议下的卫星互联网:“发牌”还是“洗牌”?

中兴通讯股价大涨21%,凭什么?

尘埃落定!中国移动官宣最新组织架构

作者:朱文凤

责编/版式:王禹蓉

审校:王 涛 梅雅鑫

监制:刘启诚

【通信世界新媒体矩阵】

新浪看点 | 雪球号 | 抖音 | 快手 | 爱奇艺 | 知乎 | 哔哩哔哩 | 咪咕视频 | CSDN | 36氪

【新媒体团队】

监制|刘启诚

审校|王涛 梅雅鑫

编辑|王禹蓉

视频制作|盖贝贝 黄杨洋 卢瑞旭 蒋雅丽

运营|林嵩

来源:通信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