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校吃校!四川一名校校长落马,三大手段堪称教育腐败“教科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15 16:40 2

摘要: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殿堂,曾经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但是近年来,民众对学校风评却不怎么好,越来越“脏、乱、臭”,主要是因为学校变得一切“向钱看”了,乱收费、食堂伙食差、乱搞男女关系、纵容校园霸凌、教师违规补课……其中以校长、主任等为代表的学校领导,更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殿堂,曾经在家长和学生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地方,但是近年来,民众对学校风评却不怎么好,越来越“脏、乱、臭”,主要是因为学校变得一切“向钱看”了,乱收费、食堂伙食差、乱搞男女关系、纵容校园霸凌、教师违规补课……其中以校长、主任等为代表的学校领导,更是教育领域贪腐的高发区。

日前,四川攀枝花市纪委监委的一则通报,再次揭示了教育系统贪腐问题不容乐观——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原党支部书记、校长胡常波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根据通报内容,胡常波的贪腐手段主要涉及三种:

第一,教育培训抽成。通过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勾结,暗示家长“必须报某机构,否则跟不上进度”,将学生引流至特定补习班,从每名学生身上收取数百至数千元好处费。

第二,午托服务分赃。将学校午托服务外包给亲属公司,虚报餐标克扣伙食费,由于饭菜质量太差,学生用餐后曾集体腹泻,却被其要求“不得外传”。

第三,工程维修吃回扣。小到更换灯泡、粉刷墙面,大到操场翻新,所有项目均需向其“上供”工程款10%-20%,连校门都进不去。

更讽刺的是,胡常波经常在学校师生面前大谈特谈“师德”、“连接”,还在开学典礼上深情朗诵《爱莲说》,私底下却大肆收受礼品、设立“小金库”,甚至在反腐的高压下,其仍未收手。

在2024年11月被停职检查时,其家中搜出数十箱茅台、上百件奢侈品,书房暗格内藏匿的现金甚至因受潮发霉,以及3.8万元一副的手工眼镜、内衬绣着“清风正气”四字的定制西服……其日常写下的“行贿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其贪腐清单,如:某工程商为防赖账,详细记录了每次送钱时间、金额及谈话内容,甚至偷录对话作为证据。

据了解,胡常波出生,1992年9月参加工作,在攀枝花市第十初级中学校当一名中学教师,后来因丰富、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升任攀枝花市第十初级中学校副校长,后又先后历任攀枝花市第三十八中小学校副校长、攀枝花市第三十六中小学校校长以及攀枝花市三十六中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中心校区执行校长,2019年2月开始任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直至2024年11月被停职检查。

应该说,胡常波是攀枝花市教育系统里的“老人”,为攀枝花市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可惜他没能坚守住的底线,从一名基础教育系统里的优秀代表沦为“蛀虫”,实在令人唏嘘。

近年来,违规补课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压在广大家长肩上的“大山”,校园饮食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不断刺激大家紧张的神经。虽然国家和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整治违规补课以及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但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问题出在哪里呢?胡常波的贪腐罪行,或许可以很好说明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果校长的跟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以及违规补课的在职教师勾结在一起,鼓励老师“课上不讲课后讲”,甚至威胁家长如果不去补课会跟不上进度,家长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吗?如果校长都参与违规补课,有这样的带头作用,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还会有道德压力吗?如果校长都默许纵容甚至通风报信,再多的专项整治行动都是白搭。

同理,如果校长都将学校食堂视为自有的“垄断市场”,将学生当成“待宰的羔羊”,怎么可能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实际上,胡常波的贪腐行为并非孤例。据统计数据,近三年来,全国被查的127名中小学校长中,其中超六成涉及工程腐败、教辅回扣等问题。

这说明学校教育腐败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基本上围绕违规补课、食堂、托管服务、教辅、上学指标、工程、物料采购等几个方面,只要对症下药,针对这些方面主管部门监督和制衡,把各学校领导的权力都关在笼子里,就能有效遏制教育领域的贪腐问题,并且有效减轻家长们的教育负担和教育焦虑。

希望主管部门严肃整顿教育系统,把害群之马清理出去,还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色,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求知求真的真正神圣殿堂,并减轻教育负担。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考林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