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首获5G毫米波专网牌照,中国专网通信市场化提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6:52 2

摘要:工信部即将向数家公司发放我国第二批毫米波专网频率许可牌照。这次频谱的发放,是首次向民营企业发放毫米波5G专网牌照,标志着我国在专网通信领域打破国有企业垄断,也将启动一轮由行业企业主导的毫米波5G频谱创新浪潮。

8月26日,据C114通信网消息,工信部即将向数家公司发放我国第二批毫米波专网频率许可牌照。这次频谱的发放,是首次向民营企业发放毫米波5G专网牌照,标志着我国在专网通信领域打破国有企业垄断,也将启动一轮由行业企业主导的毫米波5G频谱创新浪潮。

5G毫米波的基本概念

5G毫米波技术是指基于毫米波频段(30-300GHz)构建的专用5G网络,通过独立频段为企业或行业提供定制化通信服务。相较于公共5G网络,其核心特征在于“专频专用”——企业可自主管理网络资源,实现数据本地化存储与低干扰传输。

5G毫米波的技术原理

5G毫米波利用30GHz至300GHz的毫米波频段,该频段带宽资源丰富,能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通过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增强信号方向性与增益;波束成形技术可动态调整信号波束方向,精准指向用户设备,减少干扰。同时,采用高阶调制技术提升频谱效率。这些技术协同作用,使5G毫米波具备低时延、高带宽优势,满足工业互联网、高清视频传输等对网络性能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

由于5G毫米波信号易受障碍物影响,需通过密集基站部署与波束切换技术保障覆盖。小基站体积小、布设简单,可以充分部署在宏基站无法触及的末梢,深度覆盖困难区域和人口热点区域,有效解决信号盲点。

5G毫米波技术的优势

5G毫米波技术优势显著。首先,它的频率资源丰富、带宽极大,可实现数Gbps峰值与平均速率;而且易结合波束赋形技术,定向增强信号、降干扰;亚毫秒级极低时延,支撑工业物联网、AR/VR 等对时延敏感业务;能支持密集小区部署,适配大型场馆与交通枢纽;高精度定位能力,赋能工业互联、物流等场景;设备集成度高,助力基站和终端向小型化、微型化发展 。

5G毫米波的应用领域

毫米波5G专网的应用场景集中在三类高需求场景中。

在工业制造领域,它为智能工厂搭建起高效“神经网络”,支撑AR远程质检、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柔性生产调度等场景。通过毫秒级响应能力,确保生产设备协同运作精准同步,减少流程卡顿,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助力传统工厂向智能化、无人化升级。

高清传媒领域,其超大带宽成为 8K 超高清视频传输的关键支撑。无论是大型赛事的实时转播,还是影视制作的高清素材回传,都能实现稳定、高速的数据传输,打破高清内容传播的带宽瓶颈,推动超高清视频在传媒行业的规模化应用,革新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

特种安防与监测领域,通感一体技术优势显著。既能实现高速数据上行传输,又可同步完成目标精准定位与追踪,适用于电网巡检、边境防控、大型场馆安防等场景。同时,在港口物流、智慧矿山等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低时延特性保障远程控制设备精准操作,降低作业风险,提升运营安全性与效率。

5G行业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关键部分,5G毫米波在产业链中涉及多环节。

5G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器件,聚焦核心组件研发生产,包括光模块(光源、光中继等单元)、天线(天线材料、毫米波天线等)、射频(双工器、毫米波射频芯片等),作为5G技术演进的重要方向,毫米波在上游推动天线材料与射频芯片创新。

中游是主设备,负责网络硬件制造与系统集成,涵盖接入网(光 / 铜线接入等)、承载网(光传送、交换机等)、无线网(铁塔、毫米波基站等)。毫米波5G专网的建设驱动了中游的基站设备形态变革,其高频段特性促使基站采用更密集的天线阵列(Massive MIMO)和平面化设计,实现体积缩小与集成度提升。

下游包含终端(智能手机、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运维服务(网络设备、通信软件、网络安全服务)与场景应用(eMBB 领域的 VR/AR、超高清视频,mMTC 领域的智能家居、智慧城市,uRLLC 领域的车联网、工业控制)。5G 毫米波技术在下游催生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形成覆盖硬件制造、网络部署、行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显示,全球毫米波技术市场规模近十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移动通讯设备为主要增长动力,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约25亿美元,图像观测系统、雷达卫星通信系统同步扩大,三者合计接近45亿美元。

数据来源: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5G通信渗透率逐渐提升,各类5G毫米波设备的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毫米波CPE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迅速增长。根据GSMA预测,至2027年将达到约1700万台。毫米波小基站的产量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在2027年达到近1000万台。相比之下,毫米波中继器的产量虽然在初期较低,但在未来几年内也将有显著提升,预计在2027年接近200万台。

未来垂直行业的支撑布局有望促进我国5G毫米波市场的长期发展。据环球专网通信预测,我国2026年5G专网市场收益将突破2,000亿元,近五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0%以上。

全球代表性企业:

(1) 高通(美国):终端毫米波解决方案领先,推出小型化天线模组,支持手机等终端实现高速 5G 连接。

(2) 华为(中国):全频段解决方案覆盖广,毫米波技术实现室内万兆容量与室外移动性突破。

(3) 诺基亚(芬兰):实现实时站点 10Gbps 吞吐量,毫米波技术支撑工业与赛事等多场景应用。

(4) 中兴通讯(中国):部署独立组网毫米波网络,实现超远距离 1Gbps 高速连接。

(5) 爱立信(瑞典):推动毫米波基站商业化部署,支持高频段网络大规模覆盖,获GlobalData 2024行业领导者认可。

中国代表性企业:

(1) 华为(深圳):全频段毫米波技术覆盖广,实现室内万兆容量与室外移动性突破,支撑工业、医疗等场景的极致连接需求。

(2) 中兴通讯(深圳):部署全球首个 5G 独立组网毫米波网络,超远距离 1Gbps 高速连接技术成熟,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与赛事直播。

(3) 信科移动(武汉):完成 5G-A 超宽带测试,三载波聚合下行速率达 4.1Gbps,高低频协同组网峰值接近 10Gbps,推动 5G-A 商用进程。

(4) 盛路通信(广州):自主研发 28GHz 毫米波天线并实现小批量出货,覆盖低空无人机通信与卫星互联网场景,军民两用技术积累深厚。

(5) 通宇通讯(中山):全球首家实现 AFU 天线滤波器一体化商用,5G-A 大规模 MIMO 天线优化低空通信覆盖,基站天线市占率国内前三。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和转发! 有任何喜欢的行业和话题也可以查询行行查

来源:行行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