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上亿也没用!55岁张嘉益患“不死癌症”,直不起腰,迅速衰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7:40 1

摘要:回看他这几年的作品,从《装台》《对你的爱很美》到《山海情》,几乎没断过档。这些现实题材剧作,不仅延续了他“叔圈顶流”的热度,也让他逐渐累积起相当可观的财富。

五十五岁的张嘉益,又一次以主角身份重回大众视野。新剧《主角》尚未播出,就已凭借他与秦海璐的搭档吸引了不少观众的期待。

预告片中,秦腔声起,一股浓郁的西北风情扑面而来。张嘉益一个眼神、台步一跺,依旧是观众熟悉的那个味道——沉稳、扎实,让人莫名心安。

回看他这几年的作品,从《装台》《对你的爱很美》到《山海情》,几乎没断过档。这些现实题材剧作,不仅延续了他“叔圈顶流”的热度,也让他逐渐累积起相当可观的财富。

年近六十,片约不断、名利双收,怎么看都是可以放缓节奏,享受生活的时候了。哪怕就此休息,也早已衣食无忧。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如此频繁地接戏、拍戏,并不只是出于对表演的热爱,更不是为了片酬。某种程度上,他是在“与病赛跑”。

张嘉益所患的强直性脊柱炎,素有“不死的癌症”之称。虽不直接危及生命,但病程漫长、反复发作,痛苦程度极高。

发作时疼痛钻心、僵硬如缚,严重时他甚至无法直腰行走,需要旁人搀扶,日常出行也只能依靠特殊改装过的低底盘车辆。最严重的一段时期,他因身体活动受限,不得不停工卧床接受治疗。

为了控制病情,他常年与药物和注射剂为伴,日复一日的治疗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在这期间,他将名字从“张嘉译”改为“张嘉益”——这一字之变,不只寄托着他对健康的渴望,更像是一种决绝的态度:哪怕身体不如人意,他也要走得更远。

病痛悄然改变了他的体态。如今我们在荧幕中见到他,常会觉得他微微驼背、步履不再挺拔。但那并不只是衰老的痕迹,更是疼痛留下的烙印。这种隐忍与厚重,反而逐渐融入他的表演,成为角色中令人动容的底色。

作为一名早已功成名就的演员,他本可选择彻底休息。但他没有。他曾坦言:“能动的时候就拍戏,演戏的时候就不疼了。”这句话听起来轻松,背后却是他与病痛共存的智慧与勇气——通过表演短暂抽离疼痛,也借病痛磨练出更深刻的角色。

他不卖惨、不博同情,始终以专业的态度持续创作,只是希望观众记住的是他的角色,而不是他的病情。他赢得掌声,也赢得尊重。但镜头之外,他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比旁人更加艰难。

如今我们看到的张嘉益,既是站在行业前沿的“顶流”,也是一位扛着病痛一路前行的硬汉。

而他这种不服输、不低头的劲儿,或许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1987年,当时还叫“张小童”的他同时被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录取。最终他选择北电,成为张子健、刘奕君的同班同学。

如今网上仍流传着他当年艺考的视频片段:一个脸庞稚嫩的少年唱着《蜗牛与黄鹂鸟》,眼神干净,略显青涩,却掩不住那股子执着劲儿。

可惜现实并没有理想那么美好。他既没有特别突出的才艺,长相也不符合当时流行的“奶油小生”审美,大学期间零星接的一些戏,也都没能让他走红。

毕业后,他被分回西安电影制片厂,日子并不好过。年纪轻轻就开始演“孩儿他爸”这类配角。当时拍戏条件有限,没有替身,摔摔打打都得亲自上阵。也正是那段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为他埋下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根。

在西影厂呆了近十年,他依然默默无闻。没有代表作,也看不到成名的希望。最终他决定辞去稳定工作,回北京做一名“北漂”。

但现实依旧没有轻易放过他。他的外形戏路依然受限,机会寥寥。就在最低谷时,一位编剧找他出演了短剧《帕米尔医生》,也正是这部戏,让他认识了当时的妻子杜珺。

两人因戏生情,尽管当时张嘉益经济拮据,杜珺还是选择嫁给他。可惜婚姻并未带来解脱。一次聚餐中,杜珺脱口而出:“要不是我爸爸,你能拍戏?”这句话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他心里。

他意识到这段关系早已失去平衡。2002年,两人离婚。转机发生在2004年——因拍摄《国家使命》,张嘉益结识了王海燕。

当时王海燕名气比他大,但她欣赏他对表演的认真,也认可他踏实的人生态度。2007年,两人结婚,三年后女儿出生,张嘉益终于有了真正稳定的家庭生活。

而事业上的突破则来自2009年的《蜗居》。他所饰演的“宋思明”复杂而真实,让他一夜之间被全国观众记住。

从那之后,他的演员之路越走越宽。尤其2012年,《悬崖》《心术》《沉浮》等几部大剧接连播出,让他一举斩获华表奖、飞天奖优秀男演员,真正跻身一线。

2017年,更是被不少观众称为“张嘉益年”。《白鹿原》《猎场》《急诊科医生》《生逢灿烂的日子》……几乎全年档期都有他的作品。哪怕不断换台,看到的仍是他不同角色的身影——却不让人出戏。那一年,他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但风光的背后,是身体的极限付出。长期高强度工作,让原本就患病的身体更加吃重。每天清晨,他必须提前半小时起床,用热水冲淋背部才能缓解僵硬,勉强支撑一天的工作。

疼痛发作时,他得强忍着完成拍摄。微微佝偻的步态甚至被观众调侃是“社会步”,也有人刻意模仿调侃。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病痛强加给他的痕迹。

他比谁都清楚,成名来之不易。住过地下室、吃过多年泡面、从小配角一路摸爬滚打……正因经历过低谷,他才更不敢轻言放弃。

所以哪怕如今已身价过亿、功成名就,他依然没有停下。疼痛和僵硬没有击垮他,反而塑造出他沉稳扎实的表演风格,以及一份不同于寻常演员的生命厚度。

人们常说张嘉益能成为“叔圈顶流”,绝不是偶然。那是他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从命运手里抢过来的机会。

来源:陈三说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