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河南山村博主李福贵自掏腰包2万多元,带46位老人去郑州旅游的新闻登上热搜。这些老人中,有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最远只到过县城。而李福贵,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卖豆腐姑娘”,用她的善意与坚持,让众多网友直呼“破防”。
近日,河南山村博主李福贵自掏腰包2万多元,带46位老人去郑州旅游的新闻登上热搜。这些老人中,有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最远只到过县城。而李福贵,一个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卖豆腐姑娘”,用她的善意与坚持,让众多网友直呼“破防”。
李福贵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她做了一件好事,更在于她让“流量”这个词回归本真——它不是冷冰冰的数据,也不是刻意编排的剧情,而是一种有温度、有回响的社会连接。她的一句“我有这个流量,也是恁给我的呀”,道出了其行为最朴素的逻辑:回报。
李福贵走红,并非偶然。她是一个在苦难中发光的人,父母有智力障碍,爷爷年事已高,奶奶去世后她便扛起家庭重担,走街串巷卖货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后来她用短视频记录卖货日常:开着小货车跑村卖豆腐、点心,和老人唠家常,日复一日。这些画面不消费苦难,没有精心包装,没有精致剪辑,却让很多人“含着泪看完”,凭真实打动了千万网友。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正是当下网络空间最稀缺的品质,正是因为这份真实,她收获了千万粉丝,也创造了被网友称为“福贵速度”的涨粉奇迹。
在流量变现成为潮流的时代,李福贵的选择尤为可贵。她没有沉迷于流量带来的商业价值,而是牢记“我有这个流量,也是恁给我的呀”。这份清醒与感恩,让她的流量始终流淌着温暖的底色。这种朴素逻辑,恰恰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珍视的传播伦理。真正有生命力的流量,从来不是蹭热点、卖人设、编剧情的短期喧嚣,而是扎根生活、传递真情的长久滋养。她像一株向日葵,在逆境中依然向阳生长,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乡村的角落,不仅让更多人看见偏远山村的模样,也让村里的老人看见了外面的世界。李福贵这种坚韧和乐观,不仅改变了她自己的命运,也在悄然改变着她所在的乡村。乡村振兴,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扎根乡土,理解乡土,却又不局限于乡土,他们用新的方式连接世界,也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乡村。
该为李福贵鼓掌,也该为更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鼓掌。他们让流量变得有意义,让传播有了人情味,更让乡村的未来多了一束光。这光虽微,却足以照亮一片天地。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