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志刚,男,1971年12月30日出生,湖北省崇阳县天城镇人,现担任大集中学三分校副校长,任教语文,先后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先进工作者,市教科院和省教研室颁发的“优秀语文老师”等荣誉称号,并担任《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主持人,
黄志刚,男,1971年12月30日出生,湖北省崇阳县天城镇人,现担任大集中学三分校副校长,任教语文,先后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先进工作者,市教科院和省教研室颁发的“优秀语文老师”等荣誉称号,并担任《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主持人,多篇论文获得市级一等奖。
晨曦微露,大集中学校园的教学楼前,总伫立着一个挺拔的身影,含笑迎候每一位学子。他叫黄志刚,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却在三十五载的平凡坚守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诗篇。他以爱为笔,以心为墨,在点滴行动中诠释“教育是爱的艺术”,照亮了无数孩子的成长征途。
春风化雨,他是留守儿童的“黄爸爸”
2016年秋,初一(16)班迎来一位特殊的学生——简信军。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性格孤僻的他,成绩垫底。开学初,黄志刚便留意到这个总缩在角落啃冷馒头的男孩。他默默记下,翌日清晨,一份热腾腾的早餐悄然出现在简信军课桌上,附着一张字条:“吃饱了才有力气追梦。”得知他因家境自卑抗拒课外活动,黄志刚便每周五放学后留下,伴他读书。三年如一日的陪伴,让简信军从垫底冲进班级前十,考入崇阳一中重点班。高中期间,黄志刚持续关怀与指导,助他圆梦大学。毕业求职受挫,简信军沮丧道:“我想考公务员,可我这样的人……”黄志刚坚定回应:“你当然能!从今起,我就是你的‘备考战友’。”此后两年,黄老师帮简信军自费购书、联络培训。2023年夏,当简信军手持录用通知书找到黄志刚,激动地喊道:“老师,我上岸了,我上岸了,谢谢您!”这样的故事,在黄志刚的教学生涯中并非孤例。他抽屉深处,珍藏着厚厚一沓泛黄的明信片,皆来自远方的学子。
匠心育人,他的课堂有“魔法”
“黄老师的语文课像悬疑剧,永远猜不到下一个‘彩蛋’在哪!”学生们口中的“魔法”,源于黄志刚对教学的极致雕琢。为讲透《苏州园林》,他托人实地拍摄视频传回课堂;为让学生体悟《背影》的深情,他身着老棉袄、头戴破毡帽,亲身模仿父亲攀爬月台的蹒跚。2020年网课期间,针对学生注意力涣散,他创新推出“问题解答互助式教学”——阅读《故乡》后,各组设问互答,学生轮番主讲。沉浸式学习不仅提升了专注力,更点燃了自学热情,班级平均分逆袭年级第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黄志刚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学生的特点:小敏朗诵佳而文笔弱,他推荐加入写作小组;阿强思维活却字迹草,他设计“书法闯关游戏”,以通关奖励激励练字。青年教师李灿辉感慨:“黄老师批作文,连标点符号的倾斜度都细心修正,他总说‘细节里藏着学生的未来’。”
大爱无疆,他的背影是校园最美的风景
2022年深冬寒夜,保安老周巡查见办公室灯亮。推门望去,黄志刚正往脖颈贴膏药,身旁试卷堆积如山。他强忍颈椎间盘突出的剧痛,已站立批改作业3小时。“坐着易困,站着精神。”轻描淡写的一句,却让老周瞬间红了眼眶。同年疫情封校,黄志刚主动请缨留守。白天他是“网络主播”,夜晚化身“心灵树洞”。学生吴明因隔离焦虑失眠,他连续21天深夜电话疏导;发现贫困生陈义佳家中无智能设备,他连夜送去自己的平板,轻描淡写称是“学校借用”。妻子嗔他“不顾家”,他正色道:“56个孩子背后是56个家庭的希望,我赌不起。”工作日志扉页,陶行知的名言熠熠生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5年来,他默默资助10余名学子完成学业,办公桌最醒目的,却是一张泛黄的合影——画面中,他与一群佩戴“进步奖”绶带的学生,笑容灿烂胜似状元。
薪火相传,他让教育成为一场温暖的接力
“黄老师,我也要成为您这样的老师!”2024年教师节,刚从师大毕业的胡苏重返母校,将首月工资所购钢笔郑重献给黄志刚。
10年前,这个因家庭变故欲辍学的男孩,正是在黄志刚组织的“师生共读会”里重获勇气。如今他毅然投身乡村教育,笔记本扉页仍记着恩师箴言:“教育者的幸福,在于唤醒另一个灵魂。”在黄志刚的倡议下,大集中学成立“教育先锋组”,每周二下午老中青教师齐聚研讨。他总是将展示机会让给年轻人,自己默默承担最繁重的“带教”任务。青年教师刘雯赛课紧张忘词,是他彻夜修改教案,甘当学生配合演练。刘雯斩获一等奖后,他却悄然退出合影:“舞台该留给奔跑的年轻人。”2025年初春,黄志刚授课时颈椎病骤然发作,冷汗涔涔仍坚持讲完。校领导强令他休息,这位从不言累的汉子说道:“孩子们正值初三冲刺,我怕耽误他们,怕他们换了老师不习惯……”最终,他戴着护颈支架重返讲台。黑板上,学生们自发写下的心声赫然在目:“老黄,我们陪您一起战斗!”
来源:鄂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