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总会发布关于开展户外水上休闲运动的安全倡议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5:11 2

摘要:广大户外水上运动爱好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水上运动如皮划艇、桨板、漂流等休闲体验项目愈发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些运动既能让我们亲近自然、享受乐趣,也能锻炼身心、增强体质。但户外水上运动受客观条件影响,环境复杂多变,潜藏着诸多安全风险,为了让大家在畅享运动

关于开展户外水上休闲运动的安全倡议书

广大户外水上运动爱好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水上运动如皮划艇、桨板、漂流等休闲体验项目愈发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些运动既能让我们亲近自然、享受乐趣,也能锻炼身心、增强体质。但户外水上运动受客观条件影响,环境复杂多变,潜藏着诸多安全风险,为了让大家在畅享运动快乐的同时,切实保障自身生命安全,北京市体育总会联合北京市水上运动协会特发出以下安全倡议:

一、认清风险,时刻保持警惕

户外水上运动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自然环境风险:户外水域的天气变化极为迅速,可能突然遭遇暴雨、雷电、强风等恶劣天气,导致船只倾覆、人员被冲走;部分水域水流湍急,存在暗礁、漩涡、水草等水下障碍物,容易造成运动装备损坏和人员受伤;此外,水温过低可能引发抽筋、失温等问题,尤其在夏季秋季降雨、大风异常天气状况频发,风险更为突出。

2.水域隐患风险:许多户外水域并非专业运动场地,可能存在水质污染、水质不达标、有害水生生物(如寄生虫、水蛇等),接触或误食可能危害健康;部分水域水下地形复杂,如深浅不一、有淤泥或水草缠绕,一旦陷入,难以挣脱。

3.个人与装备风险:若运动者自身身体状况不佳,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严重哮喘等疾病,或处于疲劳、饮酒、服药后的状态,参与户外水上运动极易诱发意外;同时,若运动装备老化、破损(如救生衣失效、皮划艇漏气、桨板裂痕等),或未按要求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也会大幅增加安全风险。

二、正视后果,杜绝侥幸心理

忽视户外水上运动安全,可能引发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1.个人层面:轻则可能导致身体划伤、扭伤、溺水窒息等伤害,重则可能造成永久性残疾,甚至失去生命。一旦发生溺水,黄金救援时间极短(通常仅4-6 分钟),错过最佳时机,生还概率极低;即便被成功救援,也可能因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损伤,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2.家庭层面:一人遭遇意外,将给家庭带来沉重打击。失去亲人的痛苦、长期的医疗费用负担、家庭生活节奏的打乱,会让家人陷入无尽的悲伤与困境,这种影响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更久。

3.社会层面:户外水上运动意外发生后,往往需要动用大量社会救援资源,如消防救援队伍、医护人员、志愿者等,不仅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还可能影响其他紧急救援任务的开展;同时,意外事件的传播也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对户外水上运动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牢记建议,保障运动

为确保户外水上运动安全有序开展,我们建议大家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了解运动水域情况:通过官方渠道、当地居民或专业机构,掌握水域的深度、水流、天气变化规律、潜在隐患等信息,避开危险水域,选择正规、安全的运动场地。

关注天气与环境预警:运动前密切查看天气预报和水文预警,若预计有恶劣天气(如暴雨、台风、雷电等)或水位异常上涨,坚决取消运动计划。

检查装备与身体状况:确保运动装备(如救生衣、头盔、船只、桨板等)完好无损,且符合安全标准,救生衣需全程正确穿戴;运动前进行身体检查,确认无不适宜运动的疾病,避免在疲劳、饮酒、服药后参与运动。

规划运动路线与时间:提前制定详细的运动路线,告知家人或朋友运动的时间、地点、同行人员及预计返回时间,避免单独行动,尽量组队参与(每组至少3 人以上),以便相互照应。

2.规范开展运动过程

遵守运动规则与常识:严格按照户外水上运动的操作规范进行,不擅自尝试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动作(如在陌生水域挑战高难度漂流、在无保护措施下划船、长距离划行等);运动过程中保持警惕,时刻关注周围环境变化,避免远离岸边或同伴。

控制运动时长与强度:根据自身体力状况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避免长时间在水中停留,防止体力透支;若感到身体不适(如头晕、乏力、抽筋等),立即停止运动,前往安全区域休息,必要时寻求帮助。

尊重自然与他人:不随意丢弃垃圾,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避免在禁游区、航道、渔业作业区等区域开展运动,不影响他人正常活动和公共安全。

3.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学习自救知识:提前学习溺水自救(如保持冷静、避免挣扎、采用仰漂姿势等)、抽筋处理(如手指抽筋、小腿抽筋的缓解方法)、失温急救等技能,了解如何使用救生装备(如救生圈、求救哨等)。

知晓求救方式:随身携带手机(做好防水措施)、对讲机等通讯设备,若遇紧急情况,及时拨打110、119、120等救援电话,清晰说明所在位置、遇险人数、具体情况;同时,可携带颜色鲜艳的衣物或信号装置,便于救援人员发现。

配合救援行动:若同伴遭遇意外,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救援,避免盲目施救(如徒手下水救援溺水者,可能导致自身被拖拽溺水),优先使用救生装备或呼叫专业救援人员;被救援后,及时接受医疗检查和治疗。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户外水上运动的魅力在于与自然的和谐互动,而安全是享受这份魅力的前提。让我们共同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范,远离危险行为,用科学的态度和谨慎的行动,守护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让户外水上运动真正成为健康、快乐、有益的生活方式!

北京市水上运动协会

2025年8月27日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