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疾病的窗户,可判断脏腑盛衰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7 17:17 1

摘要:在中医望诊理论中,眼睛被称作“疾病的窗户”。《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汇聚于眼部,形成眼睛的各个结构。由此,中医发展出“五轮学说”,将眼睛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应五脏,从而通过眼睛就能判断脏腑的功能盛衰与病理变

广东省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中医师 李培勇

在中医望诊理论中,眼睛被称作“疾病的窗户”。《灵枢》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说,五脏六腑的精气都汇聚于眼部,形成眼睛的各个结构。由此,中医发展出“五轮学说”,将眼睛分为五个部分,分别对应五脏,从而通过眼睛就能判断脏腑的功能盛衰与病理变化。

风轮(黑睛,角膜)属肝。肝主疏泄、藏血,黑睛清澈明亮则肝血充盈、气机条达;若见混浊、干涩,则多与肝血不足有关。例如,长时间熬夜、过度用眼的人常觉双眼干涩,这往往提示肝血暗耗;黑睛突然红肿疼痛,则与肝火上炎有关。

血轮(内外眦,眼角)属心。心主血脉,心火易上炎。眼角红赤、分泌物增多,往往提示心火亢盛。临床上失眠心烦、眼角频频发红的患者,辨证多属心火过旺,治疗应当清心泻火、宁心安神。

肉轮(眼睑)属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统摄津液。眼睑浮肿、下垂,多为脾虚不运,湿盛阻滞。比如体质偏虚的人,清晨起床后眼睑容易浮肿,就可能是脾虚导致水湿停聚。

气轮(白睛,巩膜)属肺。肺主气、通调水道。白睛充血、发黄,可能与肺热或肝胆湿热相关,常见于感冒、急性结膜炎等患者,白睛布满血丝便是肺气不清、风热上扰的一种体现。

水轮(瞳仁)属肾。肾藏精,主水,精能养目。瞳仁光泽明润则肾精充盛;若反应迟钝、呆滞无神,则提示肾精亏虚。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年老体衰之人,瞳孔常黯淡少神,即与肾精不足有关。

五轮学说为中医整体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常见的红眼病表现为眼赤、痒涩、泪多,红赤、泪多属“热”,痒涩属“风”,急性起病多为风热之邪,白睛属肺,可知病位在肺。故中医辨证多属肺经风热,治疗应以清肺热、疏风邪为法。又如现代人多发的干眼症,表现为眼干、灼热、视物模糊,休息后改善不显著。黑睛属肝,因此多与肝血不足、阴虚不能濡养目窍有关,可辨证为肝肾阴虚,治法宜滋阴养血、补益肝肾。

根据五轮学说,眼睛的健康离不开脏腑的调和,生活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养肝护目。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用眼,常吃枸杞、桑葚以养肝血。2.清心明目。保持心情平和,少熬夜,预防心火上炎。3.健脾利湿。饮食清淡,少食肥甘厚味,以防眼睑浮肿。4.润肺护白睛。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戒烟限酒,润肺防燥。5.补肾养目。合理运动,不要过劳,适当吃黑芝麻、核桃以益肾精。

本文来自【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