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当着媒体的面发表了对华关税威胁,声称除非中国答应向美国提供稀土磁铁,否则美国可能对中国产品征收200%的关税。
当地时间8月25日,特朗普在白宫当着媒体的面发表了对华关税威胁,声称除非中国答应向美国提供稀土磁铁,否则美国可能对中国产品征收200%的关税。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对华发出关税威胁,但此次的力度和针对性明显增强。然而同一时间,美国副总统万斯却公开表示:“我们现在对中国征收54%的进口关税,所以我们已经对中国实施了相当严厉的制裁”。
这种矛盾表态暴露了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分歧和不协调。
特朗普此次威胁的核心筹码是稀土磁铁。他在白宫公开表示:“中国必须向美国提供稀土磁铁,如若不然,那么美国可能会对中国征收类似200%的关税。”
稀土磁铁是全球战略价值最高的资源之一,不仅应用于电动车和风力发电设备,更是导航系统、精确制导武器以及F-35隐形战机核心部件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美国国防部曾评估强调,如果对华稀土进口被切断,两年内美军相关武器系统核心部件生产将无法持续。特朗普的话透露出一个明显信号:美国在稀土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依然十分严重。
与特朗普的激进威胁形成对比的是,副总统万斯在8月24日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美国不会因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伙伴关系而对中国征收新的进口关税。
他给出的理由十分简单直接:“我们现在对中国征收54%的进口关税,所以我们已经对中国实施了相当严厉的制裁”。万斯的表态表明美国政府内部已经认识到,进一步加征关税空间有限。
截至2025年,多家权威机构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接近或达54%-55%(综合商品总值与各自税率加权平均值),构成已经相当复杂。
贸易战对美国自身的反噬效应也越来越明显。根据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的估算,关税政策使得美国对外进口的商品成本上升了超过3200亿美元,比最初预期增加了1300亿。
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关税政策推动制造业回流,但现实却远比预期要复杂得多。以电力变压器行业为例,它严重依赖中国的钢材,而美国本土的产能不足以满足需求,导致项目延期。
股市也受到了冲击,4月9日,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3%,英伟达的市值蒸发了1554亿美元。消费者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加剧,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受到了严重影响。
稀土资源已成为中美贸易战中的一张王牌。2025年4月,美国对华发起新一轮关税攻势后,中国方面反应迅速,商务部立刻启动反制程序,核心措施是对美稀土出口加强管制。
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而美国国防工业的重稀土分离能力几乎为零,战机、导弹、新能源设备的生产均依赖中国供应。
过去几年,美国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他们在内华达州启动“本土开采计划”,与日本合作推动“深海稀土提取”,还联合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组建所谓的“稀土联盟”。
然而,现实十分残酷——技术瓶颈、生产成本过高以及环境代价巨大,使得这些计划几乎全都难以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在威胁对中国加征200%关税的同一天,美国对印度采取了实际行动。8月2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通知:从8月27日零时起,对印度加征50%的关税。
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显示出特朗普政府的“选择性强硬”:对中国,他更多是虚张声势;对印度,则毫不留情。
对印度的强硬,显然是因为印度缺乏可对抗性反制的余地,同时印度对美出口商品可替代性强,与越南、孟加拉国形成同质竞争。
来源:火花视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