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熬夜蹲守SpaceX的直播,手心全是汗。这已经是星舰今年的第十次试飞了,之前四连炸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这次发射前又闹出漏液氧和天气问题,差点以为又要黄了。结果最后还真行,助推器点火、分离、着陆测试全完成了,飞船还顺带扔了八颗模拟卫星,算是给马斯克长脸了。
前两天熬夜蹲守SpaceX的直播,手心全是汗。这已经是星舰今年的第十次试飞了,之前四连炸的惨状还历历在目,这次发射前又闹出漏液氧和天气问题,差点以为又要黄了。结果最后还真行,助推器点火、分离、着陆测试全完成了,飞船还顺带扔了八颗模拟卫星,算是给马斯克长脸了。
知道为啥这次这么关键不?因为星舰要是再炸,连备份火箭都给炸没了——之前有个36号火箭在地面测试就炸了,最后只能用37号顶上。马斯克这人就是赌性大,非要把火箭设计得像不锈钢易拉罐似的,说这样能便宜量产。但每次试飞都是真烧钱啊,炸一次就是几个亿打水漂。
这次测试其实挺“找死”的。助推器着陆时故意关掉一台发动机,就靠两台悬在海上空几秒,再摔进墨西哥湾。飞船隔热层还故意抠掉几块,硬闯大气层看能不能扛住高温。直播里看得我直哆嗦,但结果居然行,隔热板局部烧得卷边了,结构倒没散架。
马斯克在直播间吹得挺嗨:“我们是要每年造一千艘星舰,给人类在火星建城用。”这话听着像天方夜谭,但人家真定了时间表——2026年用擎天柱机器人探火星,2029年人上去。问题是上回试飞火箭漏甲烷失控烧毁,连NASA都愁得要命,载人标准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最闹心的是星舰搞的那些“极限测试”,传统航天公司绝对不敢学。比如美国宇航局搞火箭,每个零件都要测个三年五载,SpaceX倒好,直接上天炸,炸完找原因改设计。这种“先炸后修”的模式确实快,但风险也高。最近连试飞场地都被炸坏了,环保组织还投诉他们漏甲烷污染环境。
不过马斯克这招也有好处。传统火箭只能用一次,星舰要是真能重复用,以后发射卫星成本能砍到十分之一。他甚至说要用星舰当“太空高铁”,洛杉矶到悉尼四十分钟到。虽然这玩意儿眼下连载人都没影,但至少星链卫星已经能装更多流量了——这次扔的模拟器,真卫星上天后每颗能顶现在二十倍的网速。
说白了,星舰就是马斯克的“人类B计划”。地球出问题了,人类好歹能上火星续命。但问题是火星现在连氧气水都没有,建个庇护所都要运多少吨物资?特斯拉卖车的钱全砸火箭里,万一他哪天资金链断了,这计划不就黄了?
还有人担心他吹得太狠反而影响可信度。之前说2026年探火星,结果半年后自己又改口成功率“五五开”。这次试飞虽然成功,但关键的COPV燃料罐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万一载人时炸了,那可真是人命关天。
总之,星舰现在就是个矛盾体。技术上确实往前迈了一大步,但离移民火星还差得远。马斯克一边喊着“快速量产”,一边又得应对NASA的严苛标准和环保抗议。说他是疯子也行,是天才也行,反正火箭是真上天了,至于能不能带着人类冲出地球……咱们还得再等等。
来源:阿磊是农村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