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什么都往嘴里塞啊?破解娃儿“见啥咬啥”的3个真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4 00:50 2

摘要:正是到了什么都往嘴里塞的月龄了,只要他抓到什么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嘴送。

我们小西瓜已经5个月多了。

正是到了什么都往嘴里塞的月龄了,只要他抓到什么第一件事情就是往嘴送。

甚至是被子、纸尿裤、衣服、纸巾、玩具,反正就是他拿到什么就一股脑地往嘴里塞,吃得到处都是口水。

姐妹们,面对宝宝这样的情况,你们都是阻止还是放任呢?

为什么小宝宝都喜欢见啥咬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讨论一下宝宝的这个行为。

你知道吗?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嘴巴才是他们的"第一双手"!

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口腔敏感期,(也叫口欲期),这个也是宝宝他们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

那为什么小宝宝都喜欢用嘴探索呢?

这是因为宝宝的嘴巴神经末梢最密集,比手指更敏感,他通过啃咬能感知物体的软硬、形状、温度。

这也是为什么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人格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而且我们去做三个月体检时,当时医生还建议我们多买一些不同触感的玩具给宝宝玩,最好是可啃咬的那种。

这下我总算明白医生的用意了。

这里分享一些家长常见误区:

强行阻止宝宝吃手咬玩具

过度消毒宝宝接触的物品

误以为是坏习惯而训斥宝宝

面对宝宝见啥吃啥的正确做法是:

✔ 提供牙胶、咬咬乐等安全啃咬玩具

✔ 允许宝宝适当吃手(保持小手清洁)

✔ 把危险物品收好,其他安全的就让他探索吧~

宝宝两个月开始就会出现口欲期,这个阶段如果强行制止,反而可能会让宝宝将来出现啃咬指甲,啃咬衣角的补偿行为哦。

如果你发现宝宝,口水像开了闸的小河,见啥都狠狠咬,像跟东西有仇似的,而且经常烦躁哭闹、夜醒频繁。

那么恭喜你了,宝宝可能遇上出牙期了!

一般从最早的宝宝3个月开始,就会陆续迎接20颗乳牙的"破土而出"。

像我们宝宝现在5个多月了,牙齿还没有冒出来,但是口水却是特别的多,每天的口水巾换了一条又一条。

听我们小区有经验的宝妈说,宝宝出牙期很难受的,妈妈一定要提前了解出牙知识,避免宝宝出牙了还不知道怎么应对:

1⃣️牙龈肿胀发痒,咬东西能缓解不适

2⃣️可能出现低烧(一般不超过38℃)

3⃣️持续到2岁半左右乳牙长齐

如果宝宝开始出牙了,分享一个缓解小妙招,这个也是别的宝妈分享给我的:

1⃣️冷藏(不是冷冻)的牙胶效果更佳

2⃣️磨牙饼干选不掉渣的,避免呛噎

3⃣️洗净的胡萝卜条、苹果条也是天然磨牙棒

如果宝宝吃奶时开始咬人了,可以轻轻捏住地小鼻子,注意别太用力,他会自然松口,比强行拉扯更有效。

宝宝口欲期见啥咬啥,除了一些生理原因以外,宝宝爱咬东西其实还可能是他的心理需求的表现,比如:

1⃣️焦虑不安时:比如妈妈要离开,通过咬东西自我安抚;

2⃣️过度兴奋时:玩得太嗨控制不住,可能突然咬人一口;

3⃣️无聊求关注:没人陪玩时,咬东西吸引大人注意;

千万不要觉得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比大人懂得都多。

就像我们宝宝,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眼睛,他可以看我很久很久,直到我醒来看着他,他才不好意思地转过头去尖叫。

分享一些宝宝的常见情绪表现,这样的话,家长们也可以快速了解宝宝的心理需求:

1⃣️咬衣角/被角,说明可能缺乏安全感

2⃣️突然咬人,说明兴奋或愤怒无法表达

3⃣️专咬某个玩具,说明他要特定安抚物依赖

如果我们遇到宝宝以上这些情况了,可以试着多抱抱他,多摸摸他,可以增加安全感。

对了,如果宝宝3岁以后还频繁咬东西(如咬指甲),建议带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缺锌或者铁,又或者存在心理压力。

写在最后:

这些东西千万要收好!虽然咬东西是正常发育过程,但安全第一!这些物品必须远离宝宝:

⚠️硬币、纽扣电池(误吞会灼伤食道!)⚠️磁力珠、小零件(可能导致肠穿孔)

⚠️尖锐物品、塑料袋(窒息风险)

⚠️药品、化妆品(有毒物质)

宝宝"见啥咬啥"的阶段,其实是他们独特的学习方式,就像我们大人用眼睛看、用手摸一样,小宝宝正用嘴巴"品尝"这个世界呢!

允许孩子用他们的方式认识世界,是父母能给的第一份尊重。

今天就分享到这了,来自妈妈日记

来源:叮叮悦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