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法治日报头版|鲤鱼岩屯: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6:22 2

摘要: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八桂烽火·法治传承——走进抗日记忆的村庄”系列报道。我们将追溯峥嵘岁月里的英勇抗争,聚焦这些村庄八十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如何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法治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村容村貌与文明建设焕新、产业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各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无数村庄涌现出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其精神是镌刻在土地深处的集体记忆与基因。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推出“八桂烽火·法治传承——走进抗日记忆的村庄”系列报道。我们将追溯峥嵘岁月里的英勇抗争,聚焦这些村庄八十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如何将抗战精神转化为法治动力,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村容村貌与文明建设焕新、产业兴旺和平安和谐,走出一条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相融的奋进之路。敬请关注!

“我想把鲤鱼岩的故事一天天讲下去,更想把伟大的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93岁的老党员曹议望着远处的青山,语重心长地说道。

曹议是抗战亲历者,也是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国村鲤鱼岩抗战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对于中华民族的苦难,他有着切肤之痛;对于中国人民的抗争,他至今依然热血沸腾。

图为曹议边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物件边讲述鲤鱼岩屯“五退日寇”的故事。

8月14日15时许,记者刚到鲤鱼岩屯时,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曹议告诉记者,这轰隆的雷声,让他不由得想起80年前那个火光冲天的夜晚……

鲤鱼岩屯位于融水群山深处,三面靠山且均有岩穴,屯里有个10多亩的水塘,水自山岩溶洞穿流而过,带来许多红鲤鱼,故而得名鲤鱼岩。1944年12月,日军攻占融水县城后,把掠夺目标放在了附近村屯。当时的鲤鱼岩屯仅有42户人家,能加入村民自卫队抗战的16岁至60岁男丁不过60人。

在第一次交锋中,因有坚固的石门和高大的慈竹作为屏障,从正面进攻的敌人被打得团团转,很快就逃跑了。此后,村民为了提防日军再犯,每天派出“流动哨”到村外巡逻侦察,并制定《抗日守卫公约》,约定要团结一致、抗争到底。

1945年1月,日军第二次攻村,企图从水塘一侧突围。不料自卫队早已布置土大炮在此镇守,当敌人靠近时,立刻燃炮打击。此次抗战,不仅守住了村子,还截获一批物资。

“第三次打得最激烈,我们在山上看到村子里火光冲天,亮得像白天。”1945年2月,日军第三次夜袭鲤鱼岩,尚且年少的曹议和村里的老人、孩子被安排到山上躲避。接连不断的扫射声,吓得他钻到爷爷怀里。时至今日,每当深夜惊雷,他仍心有余悸。好在此前有线人通风报信,所以自卫队做足了准备,在浴血奋战一夜后,再次击退敌人。

一个月后,日军又发动第四、第五次偷袭,但都被自卫队打败,被迫撤离。同年9月,当时的广西省政府授予鲤鱼岩屯“抗日英雄村”称号。

青山为证,历史长存。鲤鱼岩屯“五退日寇”的背后,饱含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深深触动了每一位后来者。2017年,融水镇政府将一所旧私塾改造成鲤鱼岩抗战纪念馆。

图为8月14日,本报记者在鲤鱼岩抗战纪念馆内采访抗战亲历者、该馆义务讲解员曹议。

“当年张华、胡丽榴等共产党员带领大家保家卫国,现在我们要赓续红色血脉,发挥党支部服务功能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实现安居乐业。”新国村党总支部书记、“法律明白人”曹毅辉如是说。

作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曹毅辉把法治宣传纳入日常工作,充分利用入户走访和节日集会、圩日等机会,给村民们讲身边案例、讲法规政策,耐心为村民答疑解惑,“普法宣讲的过程也是收集社情民意的机会,可以及时发现、解决苗头性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018年,该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并且在之后每两年一次的复核中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检验。最近10年,新国村的刑事案件发生率、黄赌毒案件发生率均为零,矛盾纠纷调解率达100%。

“有些事要打攻坚战,有些事要久久为功”,从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无不如此。

2024年以来,融水镇坚持“三联工作法”,由“综治中心+司法所+法庭”做好群众法律咨询工作;由“综治中心+分管领导+镇直部门”对疑难复杂的信访事项进行政策解读、事项处理、全程跟踪化解;由“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解,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融水镇结合“三官一律”进基层服务活动,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实现从“解纷”到“治理”的跨越。

“法治是民族复兴的保障,也是告慰先烈的答卷。”融水镇党委政法委员、副镇长阳宗议说,从守卫公约到村规民约,从硝烟弥漫到炊烟袅袅,从夜不能寐到夜不闭户,融水镇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绘就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新画卷。

采访接近尾声,天空放晴,一缕阳光洒进鲤鱼岩抗战纪念馆。曹议缓缓走出门外,站在太阳下,望向远山深情地说道:“天晴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曾经的苦难永远不能忘记!”

见《广西法治日报》2025年8月27日头版。

记者:陈颖婕 张振鹰 罗致 陈如凯

特约记者:桂晨博

来源:柳州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