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支付咋关不掉?钱都被平台悄悄赚走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4:03 2

摘要:前几天帮楼下王阿姨看手机,她指着银行短信直皱眉:“明明上个月特意关了免密,怎么又被扣了两笔钱?”我点开她常用的购物软件一看,免密支付不仅没关,额度还从100涨到了300。王阿姨说当时跟着提示点“关闭”,结果没看清小字,误点了“提升免密额度享优惠”——这免密支付

前几天帮楼下王阿姨看手机,她指着银行短信直皱眉:“明明上个月特意关了免密,怎么又被扣了两笔钱?”我点开她常用的购物软件一看,免密支付不仅没关,额度还从100涨到了300。王阿姨说当时跟着提示点“关闭”,结果没看清小字,误点了“提升免密额度享优惠”——这免密支付,咋想关就这么费劲?

不少人都遇过这种糟心事:找关闭入口像“捉迷藏”,好不容易找到了,平台又弹窗说“关了就没优惠”;就算侥幸关掉,过阵子退货、更新APP,免密又被悄悄开了。别以为是自己操作笨,其实是平台早挖好了“坑”,就盼着你一直用免密,他们好偷偷赚你的钱。今天就把这里面的门道说透,教你实实在在关掉免密,别再让平台“薅”咱们的养老钱、工资钱。

先问一句:平台为啥死拦着不让你关免密?

免密支付技术一点不复杂,平台不让你关,根本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免密能给他们带来真金白银的好处,自然不想让你轻易关掉。

1. 免密=“快掏钱”,你买得越多平台赚得越多

你有没有发现,用免密付款时,很容易买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比如刷直播间看到19.9元的拖鞋,不用输密码,点一下就付款了;逛超市线上下单,选好东西一键结账,根本没工夫想“这东西家里是不是还有”。

对平台来说,这几十秒的“犹豫时间”太关键了。以前输密码的时候,有人会突然清醒:“这东西没必要买”,然后取消订单;可免密把这步省了,冲动消费的人多了,平台的订单量、销售额自然往上涨。有数据显示,开通免密的用户,下单率比普通用户高30%还多,复购次数也翻了倍——用户买得越多,平台赚的佣金、手续费就越多,财报上的数字也好看。

2. 绑了免密=绑死用户,你想换平台都嫌麻烦

一旦用惯了免密,你就很难再换别的平台消费了。比如你在A平台买东西,习惯了“一点就付”,再去B平台还得输密码、输验证码,就会觉得“太麻烦”,慢慢就只在A平台买。

平台就是摸准了这个“懒心思”,用免密把你“绑”在自己的生态里。哪怕B平台的东西更便宜,你也懒得换——毕竟“多输一次密码”的麻烦,比“省几块钱”更让人在意。时间一长,你成了平台的“忠实客户”,他们就能稳定赚你的钱,不用怕你跑掉。

3. 免密背后藏着“自动扣费”,你可能被扣了都不知道

很多人开通免密后,会被悄悄默认“自动续费”,这才是平台最赚钱的“隐藏操作”。比如你买某视频会员,选了“首月6元”,其实已经被勾了“次月自动续费20元”,而扣费方式就是免密支付。

等到下个月被扣钱,你可能才反应过来:“怎么又扣钱了?”可找关闭自动续费的入口又很难,最后只能“认栽”。平台靠这招,能拿到稳定的“被动收入”——光是自动续费的用户,每年就能给他们带来上亿的利润,自然不想让你关掉免密。

免密“关不掉”?平台设了3个“坑”

不是你不会关,是平台把关闭的路堵得死死的,藏入口、吓用户、悄悄开,就是不让你顺利关掉。

1. 关闭入口藏得深,找半天找不到

想关免密时,你是不是在“我的”“设置”里翻来翻去?平台早把入口藏到冷门角落了。比如某购物平台,免密关闭入口不在“支付设置”里,得先点“安全中心”,再找“账户安全”,最后才看到“免密管理”,中间要跳转三四步,还得输两次验证码。

更气人的是,有些平台故意把“关闭免密”和“修改密码”“实名认证”混在一起,字体小得像蚂蚁,颜色和背景差不多,你稍不注意就点错——本来想关免密,结果误点了“开通大额免密”,真是越弄越糟。

2. 一关就弹“吓唬框”,让你不敢关

好不容易找到入口,点“关闭”后,立马弹个提示:“关闭免密后,无法享受极速支付、订单立减5元”“确认关闭?关闭后可能影响购物体验”。

很多人一看“没优惠了”“体验差了”,就犹豫了:“反正也没多少钱,不关算了”。可你不知道,这些“优惠”大多是套路——就算没免密,该有的满减、折扣照样有,平台就是故意把“免密”和“优惠”绑在一起,让你觉得“关了免密就亏了”。

3. 悄悄“自动开通”,你根本没察觉

最让人无奈的是,就算你费劲关掉了,平台也会找机会给你“开回来”。比如你退货时,页面弹“开通免密,退款秒到账”,你想着“赶紧拿到退款”,点了确认,其实又开了免密;或者更新APP后,登录时弹个“优化支付体验”的弹窗,你随手点了“同意”,免密又回来了。

还有些平台和商家合作,你买东西时提示“开通免密立减3元”,你想着“就开这一次,用完再关”,结果关的时候又找不到入口,只能眼睁睁看着钱被悄悄扣走。

不想被“薅羊毛”?3步实实在在关掉免密

别再被平台套路了,不管是微信、支付宝,还是购物APP,按这3步走,保证能关掉免密,还能查出隐藏的自动扣费。

1. 先查“自动扣费”,别让钱白扣

关免密前,先把藏在背后的自动扣费查清楚——很多人被扣钱,其实是自动续费在“搞鬼”。教你怎么查:

-“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这里能看到所有开通的服务,比如视频会员、外卖会员,不想用的直接点“关闭服务”;

- 支付宝:打开“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同样能看到自动扣费项目,一键关闭就行。

查完这两个,再去淘宝、拼多多这些购物APP,在“我的”→“设置”→“支付设置”里,找到“免密支付”,把所有开通的都关掉,一个不留。

2. 关免密别犹豫,平台的“吓唬”别当真

关闭时,平台肯定会弹“没优惠”“影响体验”的提示,别管这些,直接点“确认关闭”。比如平台说“关闭后无法极速支付”,你就想:“输个密码也就3秒钟,总比钱被悄悄扣走强”。

要是实在找不到入口,别自己瞎折腾,直接打平台客服电话:淘宝打9510211,京东打950618,拼多多打021-53395288,让客服帮你关——客服有义务帮你操作,比你自己找快10倍。

3. 平时付款多留心,别再被“默认开通”

以后网购付款时,一定要盯着屏幕看清楚:付款页面要是弹“开通免密立减X元”,先把“默认开通免密”的勾去掉;新注册APP或更新后,弹“同意协议”的弹窗,别全选,仔细看看有没有“开通免密支付”的条款,有就取消勾选。

另外,建议把支付密码设复杂点(别用生日、手机号),再开“支付短信提醒”——就算不小心开了免密,被扣钱时能及时发现,赶紧关掉,别让损失变大。

最后说句实在话:别为了“方便”丢了“安全”

免密支付确实省事儿,但“方便”的代价是风险:手机丢了可能被盗刷,自动扣费可能没发现,冲动消费可能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平台之所以不让你关,就是因为他们能从这些“风险”里赚钱。

咱们作为消费者,别被“省几秒”冲昏头。输个密码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让自己的钱更安全。要是你身边有人还在为“关不掉免密”发愁,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一起捂紧“钱袋子”,别再让平台悄悄赚咱们的辛苦钱!

来源:馨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