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政协委员、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成为受表彰者之一。
北京市政协委员、微梦创科网络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打开微博,就像推开了一扇热闹的社区大门。被人们频频点击刷新的热搜上,既有大事件,也有暖新闻,人们以“微博之力”记录着生活。
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政协委员、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成为受表彰者之一。
“深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谈及获奖感受,王高飞这样说。
让权威声音成为最强音
2014年,4G网络正式大规模商用,微博也在“移动为先”的战略下迅速转型。“能否借助移动网络和终端,既让信息流动更高效,又能让更多社会主体更快捷地发出声音?”这一构想成为王高飞当时的初心。
时光流转,初心在实践中愈发坚定。如今的微博,已成长为拥有近6亿月活跃用户的社交平台,10万余个政务和媒体账号在此扎根,形成覆盖全国、触达基层的传播矩阵。
近两年来,为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微博平台针对政媒官微推出“暖新闻”和“热点共建”机制,并通过开放标签为权威内容提供流量加持。去年,微博还推出原创赋能计划,鼓励媒体账号持续生产原创优质内容。今年接入DeepSeek上线的微博智搜,也通过信息来源标注突出权威信息的作用和价值。
“对原创报道加权分发后,更多有大流量又有正能量、有高价值的新闻产品相继涌现。”王高飞列出了一组数据:2024年热搜中的社会时事热点,96%来源于媒体报道;2024年下半年,热搜前10话题中,媒体主持热点数量环比增长90%,彰显了权威媒体、权威信源在舆论场的定海神针效应。
王高飞表示:“未来我们也将持续优化产品策略与运营机制,拓展正能量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硬”科技赋能“软”文化
“互联网行业唯变不变,唯有创新才能与用户始终同行。”这是王高飞和团队常挂在嘴边的话。
年轻人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是平台创新的重要落脚点。针对游戏、动漫等兴趣领域,微博充分发挥“热搜”“超话社区”等场景优势,成功聚集大量年轻用户。“‘00后’喜欢用‘梗’表达态度,我们就用他们的语言讲好故事。”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微博的“硬核清单”也在不断拉长——2024年AI搜索产品“微博智搜”上线,今年算法推荐系统也实现升级。
科技创新也要科技向善。今年7月,一则关于“使用布洛芬和塞来昔布治疗基孔肯雅热”的传闻在网上广泛传播,很快便有掌握药理知识的用户为其加上“附注辟谣”,及时提示在未排除登革热前就使用这两种药物,可能引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这一举措及时科学地向广大网友揭示了谣言的危险性。此外,团队还推出了“一键防护”“评论防火墙”等功能,全力守护网络生态。
“我们坚信,传播力要扎根于文化生命力。”王高飞介绍。过去几年,微博打造了“微博文化之夜”“非遗之夜”等特色活动,并通过跨领域联动,推动《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一系列文化节目出圈。此外,微博还持续联合平台内各类机构与知名博主,共同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以热搜话题解读文物故事,借短视频复现传统技艺,让传统文化激发传播热潮。
“未来,我们将更坚定地做文化薪火的互联网传递者,更开放地为多元主体的创新表达护航。”王高飞说。
让互联网平台成为“社会枢纽”
“互联网平台,应成为‘社会协作的枢纽’。”王高飞的这句话,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印证。
“传播声量要转化为发展能量,给实体经济添把火,才是真价值。”王高飞介绍,微博为游戏、文娱、文旅等行业加装了出圈“助推器”,推动多个IP走向大众、走向海外;积极推广国产品牌,助力汽车、数码等领域国货实现向上突破,为产业发展注入互联网新动能。
此外,微博也一直关注慈善公益事业。截至2024年,微公益平台累计支持超2.4万个项目,1.3万个认证公益账号织就爱心网络。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王高飞希望实现企业与乡村的双向奔赴。微博联合新浪门户投入50亿流量资源,助力近300个贫困县的8000余种农产品“触网”,带动2万多名新农人增收。
而在应急响应中,微博依托平台特性,建立了用户广泛、信息交互及时的社会化协作网络,在应对疫情、洪水、地震等紧急事件时,形成了集宣传、行动与资源动员于一体的综合应急响应机制。
谈及未来发展,王高飞表示,微博将始终牢记“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的初心,用技术创新激活传播效能,用生态协同服务实体经济,让每一个微小的声音都能融入时代洪流。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