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25来看,华为没有必要下场造车,因为周期太长,因为完整的链路太繁琐,不容易把控,还不如找人一起分担。目前华为无论是乾坤解决方案和很多车企合作(比亚迪、岚图、猛士、阿维塔、深蓝、奥迪、传祺等)还是鸿蒙智行一体化营销设计研发技术一身的合作(塞力斯(问界)、奇
为什么华为不趁热打铁下场造车?早晚都是造车,为什么华为不趁热打铁,把车给造了!是照顾合作车企,还是怕华为二次被欧美车企集中对抗?
从2025来看,华为没有必要下场造车,因为周期太长,因为完整的链路太繁琐,不容易把控,还不如找人一起分担。目前华为无论是乾坤解决方案和很多车企合作(比亚迪、岚图、猛士、阿维塔、深蓝、奥迪、传祺等)还是鸿蒙智行一体化营销设计研发技术一身的合作(塞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上汽(上界))的合作!
我们能看到,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能够讲到江淮的数字工厂,可以在生产之前模拟!能够讲到奇瑞的发动机优势;能够讲到北汽的豪车基因等等!
2025年8月25日的发布会,鸿蒙智行系列发布了问界M8纯电款、智界R7和S7新款,代言人刘亦菲都到了现场,从发布会我们也看到,鸿蒙智行用智界产品在很多方面开始对比小米汽车,小米YU7或者小米SU7都拿出来了!用数据说话!
同样在发布会之后,很多网友非常期待尚界的登场,因为它的预售价只有:16.98元。带华为ADS4(还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汽车杀入到了20万以下的汽车市场,很多人非常期待。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没有其他几个界的科技感丰富、感觉豪华一点,但是青春时尚极简也是让人喜欢!
目前华为无论是乾崑汽车解决方案还是鸿蒙智行,也走出了量。华为都发布了喜讯,华为乾崑智能驾驶、华为的激光雷达方案都双双突破100万辆。这种合作模式既能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革命,带动整个产业升级。愿意合作的吃螃蟹,自己玩的不加入的,可能在一些方面就是会被甩掉几条街!
在这个过程,华为也能赚到钱,可能比自己造车还赚到钱!毕竟余承东发布会的时候,在提到价格时候,并不说华为,只说让奇瑞的尹总大出血了。让上汽的贾总下血本了等等。这就意味着这个赛道。汽车厂商可能需要承担的成本更高一点。但是走量起来了也就赚钱了!塞力斯就成为了华为这个体系的最大受益者!
你说华为在汽车这个赛道上,目前这种合作,既能收获名,又能收获利(还是有不同层面的收益,可不止是解决方案,还有分成、还有转卖商标品牌)。何必苦哈哈的去自己造车,自己造车要投资的工厂规模就需要很大,投入绝对不小。还需要地方支持!
虽然小米汽车很火,前段时间看到卢伟冰的微博,说小米汽车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走向盈利了,说明之前投入过大,还是亏损的!那么小米汽车本身是就逐渐走向了重运营了。因为自己设计自己研发自己造。甚至像智能驾驶、座舱、电机等方面都自己来参与。这必然会投入很大!
也许投入大,自己全面投入了,但也不一定能做到行业最好的水平,只能从一些方面扬长避短,我们是有优势的,还要不断的在各方面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如果没有进入成,没有成功进入,还会被反噬。所以一些领域可能只能称呼我们是新手!这种模式下很累,需要成为六边形战士,才能一直稳居市场。但华为却和汽车厂商在一起打造六边形战士,这就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华为的做法是最明智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来源:创业者李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