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除了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之外,滥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和全耐药菌,患者可能会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耐药菌是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即使是从来没有使用过抗生素的人,也可能成为抗生素滥用的受害者。其次,
抗生素滥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除了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之外,滥用抗生素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和全耐药菌,患者可能会面临无药可用的情况。耐药菌是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即使是从来没有使用过抗生素的人,也可能成为抗生素滥用的受害者。其次,抗生素破坏人体内菌群平衡,导致药源性疾病而危害健康。宣传和倡导抗生素的科学合理使用,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坚持不懈的任务。下面我们讲讲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十项须知。
1、严格区分感染类型: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发热、流感或手足口病无需使用,除非并发细菌感染。
2、监测不良反应:注意抗生素的器官毒性(如肝肾损伤)、过敏反应及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未成年人禁用喹诺酮类等药物。
3、优选给药方式:优先口服给药,仅在必要时采用静脉输液,以减少不良反应风险。能吃药的就不要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要输液。
4、个体化药物选择:依据病原学检测(如痰液或血清分析)选择抗生素种类,同时评估肝肾功能以避免毒性损害。
5、用足疗程和剂量:抗生素治疗是有一定疗程的,必须按照医嘱使用,不能自行停药,也不能自行减量。剂量不足或疗程过短易导致耐药性产生或治疗失败,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需完整疗程,以防致病菌未被抑制而卷土重来,病程绵延。
6、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避免将抗生素误用作消炎药。推荐阅读:必须科普一下,竟然有人认为:抗菌药=抗生素=消炎药!「链接」
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关系
7、勿随意购买使用:抗生素并非越贵越好,越新越好,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遵医嘱用药,必须根据医生诊断选择药物,不自行购买或加减剂量;用药前需确认过敏史以防止严重反应。
8、勿多药合用:多种抗生素合用会大大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凡使用一种抗生素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尽量不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只有严重感染、免疫缺陷患者以及感染菌谱较广,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数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广泛耐药菌感染的时候,单一的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感染,需要联合用药。
9、勿频繁更换:抗生素用药频繁更换,易导致细菌对多种药物逐渐产生适应性,形成耐药菌株。一旦出现耐药性,原本有效的药物可能无效,后续治疗难度和成本大幅增加。例如,中途随意停用或更换药物,可能使未被完全杀灭的细菌存活并进化出耐药性。
10、用药期间不饮酒:使用抗生素期间及停药后3天内不要饮酒。推荐阅读:喝酒的人一定要看:哪些药让你沾酒即倒(看懂能救命)「链接」
来源:潮鞋客Ail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