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昨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 +”:重塑产业格局的核心引擎
《意见》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发挥我国产业、市场、场景优势,推动其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进入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开辟新兴赛道的新阶段。
意见明确了三大“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方向:一是加速科学发现,探索 AI 驱动新型科研范式以推进 “从 0 到 1” 突破,同时建设科学大模型、升级科研平台、打造开放科学数据集,强化 AI 跨学科带动作用;二是提效技术研发,推动 AI 驱动技术研发、工程实现与产品落地协同,加速 “从 1 到 N” 转化,支持智能研发工具推广并加强 AI 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 的协同创新;三是创新社科方法,推动社科研究向人机协同转变,探索新型研究组织形式,研究 AI 对人类认知、伦理的深层影响,构建智能向善理论体系。
同时,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演进规律,明确了我国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智能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90%,智能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我国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人工智能 +”提速下:网络安全迎“智防”新要求
随着 “人工智能 +” 在各领域的规模化落地,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业务系统与云、端、物联网设备紧密联接,海量数据在各环节流转,使网络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攻击者利用人工智能生成高度仿真的钓鱼邮件、优化恶意代码以绕过检测,靠机器学习优化恶意代码以躲避检测,甚至通过自动化攻击工具实现 “分钟级” 精准渗透,传统依赖预设规则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已难以应对;另一方面,企业核心数据资产规模急剧扩大,传统安全工具分析效率低下,威胁识别滞后,但传统安全工具分析效率低,常导致威胁发现滞后,数据泄露、业务中断风险陡增。
在“人工智能+”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网络安全体系也需实现“与智协同”的智能化进阶。
为此,《意见》在“强化基础支撑能力”中明确提出“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即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防范模型的黑箱、幻觉、算法歧视等带来的风险,加强前瞻评估和监测处置,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合规、透明、可信赖。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强化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坚持包容审慎、分类分级,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意见》为网络安全产业指明了“以智防智”的发展路径。
AI XDR:以体系化联动:让 “人工智能 + 安全” 从概念落地实战
围绕“人工智能 +”的明确发展方向,同时赋能网络安全的典型应用,亚信安全于今年正式发布了亚信联动防御体系AI XDR,以体系化联动的创新思路,赢战智能化浪潮中的安全挑战。
AI XDR以AI为核心,重构安全防护逻辑,形成“全链路智能联动”。AI XDR融合云网边端立体防护与动态防御体系,通过深度检测、精准溯源及自动化处置,显著提升安全事件的响应能力。依托AI赋能XDR,从特定攻击行为威胁检测模型和安全攻防基线监测模型双重角度,依托于亚信十年磨一剑的EDR、NDR等强大的基础原子能力,构建"1(平台)+N(组件)"架构,以攻防实战的角度,有效集成亚信能力最强的新一代终端安全TrustOne、云主机安全DeepSecurity、高级威胁监测系统TDA、防毒墙AE、多源威胁情报及安全服务等,构建起高效立体的安全实战防护体系。凭借智能威胁检测、智能响应处置、智能威胁溯源等核心能力,实现主动式安全运营。
在实战中,AI XDR作为“联动防御体系”的核心技术平台,通过多源数据智能融合与分析,实现跨终端、网络、云、身份等多域的威胁检测与响应,更为新一代安全运营的进阶式发展提供了关键方向。依托AI大模型的智能分析与决策优势,基于告警事件的深度研判结果,可自动触发安全设备的智能联动;通过精准匹配最优处置策略,AI XDR能够自主执行威胁阻断操作,实现安全事件从发现、研判到处置的全流程无人值守闭环管理,显著提升网络安全响应效率与自动化防护水平。
AI XDR让安全运营更智能、高效率、更实战、更安全、低成本,持续引领网络安全行业攻防发展新方向。未来,随着技术迭代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推进,“人工智能 + 安全” 还将催生智能漏洞挖掘、AI 驱动的安全运营等更多创新应用,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来源:亚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