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汛期安全堤 织密防汛安全网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2:48 2

摘要:8月26日,全市新一轮大范围降雨即将来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部署,以备为先,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全方位筑牢汛期安全堤,织密防汛安全网。

8月26日,全市新一轮大范围降雨即将来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前部署,以备为先,全市各地、各部门坚持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行动,全方位筑牢汛期安全堤,织密防汛安全网。

新城区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防汛备勤工作机制,加强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查值守、物资储备、信息共享等工作,应急抢险队伍提前集结待命。

区气象局强化预警信息共享,利用网络平台、微信工作群、公众号及时发布更新灾害预警信息;区农牧水利局对沿山各沟域和农村道路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对6条区级河流和4条镇级河流重点区域增加巡查频次,做好警示宣传工作,根据天气情况和气象预警及时限流车辆并封闭危险路段;保合少镇、大青山街街道办事处加强对山洪沟的巡查排险工作,确保河道内无游客、车辆滞留,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封闭进山入林沟口及道路;区住建局、各街道办事处已对城区内涝、积水点位做好抽排准备工作。

呼和浩特市自然资源局新城分局积极排查山洪沟道、山体松动滑落等安全隐患,并进一步开展除险加固;区城管局加强对户外围挡、牌匾的隐患排查,督促产权单位及时维修加固;区应急管理局协助保合少镇和大青山街街道办事处巡查清理河道游客及车辆,做好各项应急抢险准备和支援准备工作。

赛罕区

赛罕区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消防大队等26个部门、14个镇街共同组成防汛抗旱指挥部,设信息督导、城区防汛、农区地质灾害防汛、河道防汛、应急救援、宣传引导等6个专项小组,严格执行24小时联合值班制度,确保突发汛情险情第一时间响应,高效处置。

依托科技赋能,实现了重点点位实时智能监控。目前已接入5套监控平台,对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等6条河道以及城区30处积水点、6处公铁立交桥进行全天候视频巡查与远程调度,做到精准监测、快速应对。

在应急力量方面,共组建22支防汛应急队伍,总人数超过1700人,物资储备涵盖62个品种约17.87万件,配备抽排水设备164台,预征储备大型抢险机械32台,全面保障应急抢险需求。

在城区防涝方面,针对30处易积水点位,已部署22支值守小分队共800人、143台排涝设备现场备勤。在金盛路等重点地段提前布置抽水车、水泵等设备32台,安排50余人协同交警实施交通疏导与分流,最大限度减轻内涝对交通的影响。

严控河道风险,全力保障农区安全。针对农区6条主要河道、10条小型河沟,派出专人不间断巡河。辖区12处公铁立交桥、涵洞安排专人看守,配置抽水泵和流动抽水车,一旦出现积水立即实施封控和抽排,确保通行安全。

回民区

回民区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回民区各部门提前行动,备足皮划艇、抽水泵等应急救援物资,完成装载和车辆调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针对乌素图沟、坝口子沟等重点隐患区域,开展物理隔离、河道清淤和专人值守工作,必要时实行封闭管理,严防道路冲毁和山水漫灌。

为保障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在水库清淤现场和堆土场安装摄像头,实时掌握工程动态,并成立专班、责任到人,督导全面落实度汛预案。围绕乌素图水库、河道、漫水桥等重点部位,强化警示标识设置和人员疏散工作,严防山洪灾害。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排查整治,重点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风险。同时,增加巡河频次,确保一旦发现雨情水情变化,能及时向周边群众发出预警。

此外,还利用无人机巡查、大喇叭提醒等方式,加强对野外活动频繁区域的监控和人员疏散工作。环卫部门组建30个应急小组,全面检修70辆作业车辆,清理雨水箅子2736处,确保排水畅通。在庆凯桥等易涝点位提前布置抽水泵,救援车辆配备机动泵,人员分工明确。加强对各类建筑施工工地的隐患排查和防汛管理,协调市政、供排水单位全力开展排水设施检修、道路桥梁及地下空间积水抽排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加强旅游景区汛期安全管理,及时发布预警,必要时采取疏散、闭园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

玉泉区

玉泉区早部署、强责任、抓排查、练硬功,全方位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各项备汛工作扎实推进,严格落实主要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相关部门根据实际需求,采购沙袋、水泵、手电、救生衣及警戒带等一批防汛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顶得住”。目前,共有应急抢险人员415人,大型抽排车辆两台、抽水泵60余台、消防救援车辆20台。加强与社会应急救援组织沟通联系,确保发生险情能迅速集结到位,开展救援工作。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针对防汛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组织各级主管部门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在建工地、工业企业、学校大跨度建筑(体育馆)、养老院、危旧房屋、地下空间、各类行洪通道等关键部位的巡查。

做好城市内涝和河道巡护工作。在积水点方面,针对之前排查发现的28个积水点位,组织环卫部门及镇、街道办事处清掏下水道。在河流管控方面,强化监测预警,根据预警级别,安排专人及时关注上游降雨量、水库水量、河道水流量,与赛罕区、新城区、回民区河道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第一时间掌握上游信息,为区内4条河道采取安全措施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土默特左旗

土默特左旗迅速行动、全面部署,多措并举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压实防汛责任。按属地原则,将防汛责任压实到基层最小单元,落细监测、预警、巡查等防御举措,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提升应急、消防、卫健等部门快速反应能力;及时准确报送汛情、险情等信息,避免瞒报、迟报、漏报。

排查整治隐患。对辖区内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城市低洼易涝区、涉水景区、野外露营地等重点区域隐患再排查,梳理应急预案,检查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有隐患马上整改。

强化预警联动。气象和水务部门密切监视雨水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联动应急部门启动、调整应急响应;住建部门加强施工工地管理、文旅部门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必要时关停撤转;宣传部门通过多渠道宣传防灾知识,引导群众远离危险区。

防御山洪与中小河流洪水。各属地及哈素海湿地公园管护和灌溉服务中心巡查哈素海退洪渠、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永顺渠前河、永顺渠后河、水磨沟泄洪渠等中小河流历史险情堤段、险工险段,预置抢险力量与物资,必要时转移受威胁群众。

管控重点部位与薄弱环节。水务部门科学调度万家沟水库、五一水库、红领巾水库库容,确保上下游安全;各属地和3个管理站加强全旗37条山洪沟、漫水桥涵管控;公安和交警部门加强道路巡查,管制、中断危险路段交通;各属地加强巡查频次,清理河道内钓鱼、露营人员;各单位排查并切断低洼地带危险室外电源,转移危房居民。

武川县

武川县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从强化组织领导、紧盯重点环节、加强宣传预警等方面入手,全方位织密防汛安全网。

全县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包乡包村领导干部下沉乡镇、村庄驻守督导,乡村两级干部全员在岗待命。此外,还建立上下游乡镇、村庄互相叫应机制,上游河道出现洪水时,由乡镇长及时通知下游乡镇长,确保洪水情况实时掌握、应对措施迅速落实。

针对防汛重点工作,聚焦重点区域监管,织密立体防控网络。在关键点位值守上,全县293条过水路面、92条山洪沟、5条下穿通道均安排专人值守,严防车辆和人员涉水通行;3座小型水库(头号、湾兔河、双玉城)完成全面排查,确保正常运行;12处易内涝点、城区所有主次干道排水口及20处在建工地实现定岗定人值守,工作人员集中清掏雨水箅子,备足抽水泵和人力,保障内涝发生时可及时抽排。

在应急保障与人员防护方面,果断转移危房、低洼地带居住村民,县乡两级备齐备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121台套汽油抽水泵、雨衣雨鞋、救生绳、救生衣等,全县93个村委会均配备装载机,各乡镇还协调辖区企业备好装载机以备调用。抢险队伍建设同步推进,县公安、消防、武装民兵组成150人抗洪抢险队伍,9个乡镇及行政村组建317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均24小时在岗备勤。为应对通信断联风险,沿山4个村庄各明确1名应急通讯员,提前携带卫星电话、充电宝等设备进驻,保障应急指挥通信畅通。

在宣传预警方面,加强气象预警更新与滚动播报,对降雨量大的乡镇、村,通过电话直接通知乡镇长和书记,指导做好防范工作。此外,该县制作并发布防汛防灾小视频,普及汛期安全常识,全面提升群众防汛意识。

托克托县

托克托县迅速行动、周密部署,从会议调度、隐患排查、应急值守等多方面入手,全面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接到防汛工作要求后,县委、县政府立即召开调度会议,对本次强降雨应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重点区域防控方面,对神泉生态旅游景区、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区、黄河印象神泉山庄旅游度假区实施紧急闭园,切实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河道、路段等关键部位的巡查与除险,尤其对五申镇、河口旅游度假区综合服务中心、古城镇辖区内的大黑河、哈素海退水渠、什拉乌素河等开展巡堤查险,并对315路段进行加固。

应急响应与隐患排查同步推进。县防汛指挥部通过全国应急系统发出两次一键响应指令,确保信息直达县、镇、村三级行政负责人;各镇、河口旅游度假区、各部门对水库、山洪沟、淤地坝、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涉水旅游景区、野外露营地等关键区域开展隐患再排查、再整治,提前做好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准备工作。

为确保防汛工作高效运转,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处级领导带班值守,县应急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问题及时上报、抢险迅速响应;各部门组建专业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县应急管理局储备充足防汛沙袋、编织袋、吨包袋等物资,夯实物资保障基础。

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县舍必崖乡台几村和盛乐镇郭家营村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农村大喇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开展防汛宣传工作,切实筑牢基层防汛安全防线。

“各位村民注意!天气预报显示,咱这儿将迎来强降雨天气,居住在低洼地带或土房、危房的村民,及时检查房屋安全……”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两个村的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村干部和广播员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防汛避险注意事项,内容涵盖危险区域避险、河道安全防范、家用电器防潮、如何应对紧急情况等知识,提醒大家时刻保持警惕,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大喇叭一响,大家都能知道防汛的事儿!防汛信息听得明白,心里也踏实。”台几村村民李大爷表示,通过大喇叭宣传,自己和邻居们对防汛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知道了遇到危险如何应对。

清水河县

清水河县迅速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充分利用覆盖全县各行政村的农村大喇叭广播系统,循环播报最新汛情预警和防灾避险指南,将防汛安全提醒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

“各位村民注意了!根据气象局预报,今晚到明天我县仍有强降雨过程,请大家尽量不要外出,远离河道、山洪沟道、低洼地带……”清水河县各个村庄的上空响起熟悉的广播声,各乡镇、村的应急广播喇叭用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将最新的雨情水情、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水库泄洪通知以及紧急转移安置点信息等第一时间传达给每一位村民。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