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学子走进山西左权 探寻太行深处的红色印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2:40 2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和几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留学生同伴走进山西左权县,这里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左权将军命名,太行山的沟壑山峦间,沉淀着厚重的红色基因与民族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和几位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留学生同伴走进山西左权县,这里以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左权将军命名,太行山的沟壑山峦间,沉淀着厚重的红色基因与民族精神。

作为一名留学生,能够踏上这片饱含历史记忆的土地,亲眼见证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聆听百姓心声,体悟精神传承,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社会调查,更是一场心灵洗礼。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青春与使命在这里同频。

走进田间大棚,看见“稳稳的增收”

走进村里的温室大棚,整齐的番茄行行映入眼帘,果实挂满枝头。农户笑着告诉我们,政策支持精准、技术服务到田,大棚经济已成为增收“压舱石”,“过去靠天吃饭,现在一年多茬,收入稳当了。”这些朴实的话语,让我真切感受到产业振兴带来的底气与信心。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农产品销售仍以传统渠道为主。这提醒我们,产业振兴不仅要“产得好”,更要“卖得远、卖得值”。从产地品牌、标准化分级、冷链拼配,到电商直播、文旅伴手礼开发,都应成为“最后一公里”的发力点,让农民在价值链上获得更公平的收益分配。

走进家门,听见“最真实的愿望”

调研中,我们开展了“一对一帮扶”和“定点慰问”,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送到村民手中。一位七旬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反复道谢。他告诉我们,希望村里就医更方便,小病不必每次都往县里跑。年轻人则更关心是否能在本地找到稳定的工作。

村干部坦言:脱贫成果已经得到巩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些声音让我明白,乡村振兴不能只看“路有多宽、房有多新”,更要看群众生活是否安心、舒心。真正的振兴,既是产业兴旺的“看得见”,更是民生改善的“感受得到”。

走进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汲取精神力量

在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一件件革命文物、一张张历史照片,重现了当年太行山区的浴血斗争。讲解员说,物资极度匮乏的环境中,八路军将士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坚持斗争。置身其间,我们真切感到,红色基因是这片土地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激励新时代乡村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据当地干部介绍,左权县正把红色教育与研学旅行结合起来,探索“红色+文旅”的新路径,纪念馆参观、主题课程、线路打卡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带动农文旅一体发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也为青年一代提供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生动课堂。

不只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与传播者

这次深入左权,我们不仅看见了产业的生机、民生的期盼,也在麻田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炽热。作为留学生,我们不只是观察者,更应是参与者、传播者,把在一线看到的真实与变化传递出去,把所学所长用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唯有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我们的所见所学才更有价值,我们的青春答卷才更有厚度。(作者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生)

作者:夏源泽

来源:神州学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