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6日,上海大世界剧院内,王楚钦身穿李宁复古运动服,站在品牌创始人李宁的巨幅海报旁反复调整站位,略显局促的神态被镜头捕捉后迅速登上热搜。这场名为“跨时代传奇,共筑民族品牌魂”的活动,通过两代体育人的“隔空同框”,完成了一次象征性的精神交接——李宁
2025年8月26日,上海大世界剧院内,王楚钦身穿李宁复古运动服,站在品牌创始人李宁的巨幅海报旁反复调整站位,略显局促的神态被镜头捕捉后迅速登上热搜。这场名为“跨时代传奇,共筑民族品牌魂”的活动,通过两代体育人的“隔空同框”,完成了一次象征性的精神交接——李宁在社交媒体喊话“为你打call”,王楚钦回应“隔空致敬”。这一互动看似寻常,实则暗含深意。李宁作为中国初代“体操王子”,从赛场冠军转型为民族品牌创始人;而25岁的王楚钦正以现役运动员身份,同时扮演着“冠军收割机”与“商业顶流”的双重角色。活动中,他坦言:“体育精神需要传承,但传承的方式正在改变。”
尽管近期因商业活动频遭争议,王楚钦的竞技实力仍不可撼动。国际乒联最新排名显示,他以8925分稳居男单世界第二。这一差距或将在未来三周内改写:9月9日澳门冠军赛1000积分,王楚钦作为头号种子出战,若夺冠将大幅缩小分差;9月25日北京WTT中国大满贯2000积分,他罕见身兼男单、男双(搭档林诗栋)、混双(搭档孙颖莎)三项;12月香港总决赛1500积分,已提前锁定参赛资格。若三站全胜,王楚钦有望重返世界第一。不过挑战同样严峻:8月横滨冠军赛决赛中,他2-4不敌调整战术的张本智和,后者放弃惯用反手拧拉,针对性破解其技术体系。这场失利暴露了外协选手对中国主力研究的深化,也预示王楚钦需在技术革新与心态管理上持续突破。
随着马龙淡出、樊振东退出国际赛事,王楚钦已从“被庇护的新人”转变为“扛旗者”。他在央视专访中坦言:“突然成了队里经验最丰富的人,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还要带着别人前进,这种转变很难接受。” 但压力亦是动力——2025年多哈世乒赛,他击败巴西名将雨果首夺三大赛单打冠军,正式确立领军地位。如今,他需在洛杉矶奥运周期平衡“单打核心”与“双打枢纽”职责:混双与孙颖莎的“莎头组合”仍是奥运夺金王牌,男双则需与林诗栋重建默契。
王楚钦的商业价值在202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代言数量已达13个,覆盖奢侈品(LV、Qeelin珠宝)、快消(麦当劳、可口可乐)、运动(李宁)及护肤(MISTINE、优时颜)四大领域。国乒男单丢失WTT瑞典大满贯冠军8小时后,王楚钦因官宣新代言被推上风口浪尖。部分球迷质疑其“过度商业化”,但更多声音认为:其团队精准把控了商业与训练的平衡——活动多安排在赛事间隙,且优先选择与运动关联度高的品牌(如李宁、红双喜),而奢侈品合作则强化其时尚先锋形象。
体育营销专家指出:“王楚钦打破了‘唯金牌论’的商业逻辑。球迷追捧的是他赛场外的鲜活人格——直播间调侃‘这是另外的价钱’的幽默,活动中手足无措的‘呆萌’,以及敢于佩戴30万罗杰杜彼腕表的自信。” 传统模式下,张继科、马龙等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与大赛金牌强绑定。而王楚钦虽未获得奥运会/世乒赛单打冠军(截至2025年8月),却凭借亚洲杯、世乒赛混双等成绩基础,通过社交媒体展示训练日常、时尚穿搭及幽默互动,构建了“陪伴式偶像”的公众认知。品牌方看中的不仅是竞技荣誉,更是其触达非体育圈层的能力——LV、Qeelin等顶奢的入局,标志着运动员代言从功能型消费向情感型消费跃迁。
活动尾声,王楚钦站在印有李宁经典口号“一切皆有可能”的巨幕前合影。两代体育人跨越35年的对视,仿佛一场隐喻:李宁的传奇始于赛场,成于商界;而王楚钦的征程,正在竞技场与商业世界的交叉口展开。站在模特们的中间王楚钦一点也不违和,反而很强的适应感。对于这位年轻的领军人,流量与奖杯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题。正如他在多哈世乒赛夺冠后的感言:“乒乓球需要被更多人看见,而看见的方式不止一种。” 若能在9月的中国大满贯主场三线告捷,他将用行动证明:顶流的真正重量,终将落在球拍击出的弧线上。
来源:胖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