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沉俄军旗舰还不够,乌军魔改海王星导弹,覆盖俄1000公里纵深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7 11:11 2

摘要:在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之际,乌克兰国产远程武器的进展再次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2024年6月初,乌克兰国防工业披露,最新型号的“海王星”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版本,被证明已经完成研制。这一信息由乌克兰国家新闻社于6月2日发布,处于俄乌前线局势连

在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之际,乌克兰国产远程武器的进展再次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2024年6月初,乌克兰国防工业披露,最新型号的“海王星”远程巡航导弹——射程达到1000公里的版本,被证明已经完成研制。这一信息由乌克兰国家新闻社于6月2日发布,处于俄乌前线局势连续变化、乌军防御压力加剧的背景之下,无论对于局势还是区域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具体公开资料,“海王星”导弹的技术研发基于苏联80年代设计的Kh-35反舰导弹。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包括火箭推进、制导系统等多项关键设计文件,并由若干家军工企业持续深化研发。从数据看,原始型Kh-35重约610公斤,长度为4。4米,最大射程130公里,配备145公斤爆炸战斗部。其现代化改进型R360“海王星”,则在尺寸上扩至5米、重量800公斤,射程提升至200公里。这个型号直到2019年才正式列装,与上述远距型号形成了技术代际发展链条。

2023年,乌克兰首次承认已将“海王星”进化为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射程翻倍至400公里,被指用于针对俄军关键阵地。当年8月,乌方宣称用该型导弹摧毁了俄军在克里米亚部署的S-400雷达设备。至2024年最新版本,公开参数显示长度升至6米、直径0。5米,与美国知名的“战斧”巡航导弹尺寸接近。据估计,发射重量超过1000公斤,理论射程横跨莫斯科-伏尔加格勒一线以西大半俄罗斯腹地,其中包括空军基地、指挥部及主要后勤节点。

但实际应用成效并不只取决于射程和平台。据Defense Express在6月7日报道,有关专家认为乌克兰能否持续投放远射巡航导弹,一方面依托国内组装和有限零部件自给,一方面则高度受制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技术支持和政策限制。众所周知,美国曾多次限制或延缓ATACMS等远程弹道导弹对俄本土打击应用;而“海王星”无论是导航链路、数字地图还是战斗部件,也大量依赖北约提供的军用物资和数据接入。

与此还有基本工业保障问题。自2022年以来,俄军对乌克兰后方军工厂进行了反复空中轰炸。2023年全年,乌工业中心哈尔科夫、基辅郊区共遭袭击超过30次。即便西方欧洲企业分担了部分子系统生产任务,但据6月10日乌工贸联合会公布,目前“海王星”系列产能遥远低于战前预期,一个生产与总装转移的临时性方案难以形成规模化供应能力。这或许会影响持续作战和库存补充。

针对长程巡航导弹上马,有关各方反应分歧明显。乌克兰官方将其描述为重塑战略平衡的武器体系。总统办公室在6月3日声明中称,新型“海王星”具有“突破距离桎梏”的象征意义,将使战略防御空间“极大拓展”。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美方并未对乌方自制远程武器公开表态,但仍未有解禁让乌克兰完全自主使用北约长距隐形导弹。俄罗斯防务部发言人同日则强调,任何试图扩大打击纵深的举动都将被视为“升级战争等级”的信号,并在6月7日向克拉斯诺达尔方向实施了拦截演练。

民间和第三方安全智库持谨慎态度。伦敦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专家6月5日在评估报告中指出,即使长射程巡航弹起到提升威慑和象征作用,但真正改变战局还需依赖持续攻打敌后指挥基础设施及高效配合常规打击手段,而当前局势尚未显示出决定性转变的条件。

从历史经验来看,自冷战时期起,航程超千公里级别的巡航导弹向来被视作战略威慑工具,而非战术消耗品。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美英联军以射程1350公里的“战斧”突袭伊拉克纵深,仅12小时内发射288枚,对防空系统进行瘫痪式压制,为主战行动赢得机动作战窗口。当前,乌克兰若能稳定投产并有效运用新型长程“海王星”,无疑将获得“非对称威慑”能力,有望对俄本土物流、补给站和补给线造成持续性压力——但这需以足够量产和情报支持为基础,包括高精度制导地图、实时卫星定位等技术条件缺一不可。

就纯粹战术层面分析,该系列武器主要亮点有二:一是自主机动突防高度低,可绕过标准防空网;二是采用末段主动引导—惯性导航复合路线,在复杂地形中可频繁变更飞行点。理论上,这一组合可有效削弱大型预警雷达和S-300/400等反导防护带。但如果遭遇电子干扰或定位链被外部关闭,则拦截率将显著上升。

展望未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路径。一方面,西方如进一步开放关键组件支持、放宽实际运用指令权,则乌克兰有机会持续扩大战略纵深打击及“非对称遏制力”,对俄军后方带来不容忽视的威胁。另一方面,如果供应链受限或美欧政策调整收紧,则相关型号很可能受阻于零部件短缺与实战环境适配,两三年内难以形成数量级突破。目前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在2024年至2025年的重要节点前,该类武器更多是作为提升士气和战略谈判筹码,而非战场决胜因素——这也是大多数国际军事观察员所表达的一致看法。

整体而言,“海王星”远程巡航导弹计划让乌克兰具备一定的新打击能力,但是否能成为左右冲突走向的决定力量,还取决于产能稳定、技术外援和持续的地区局势波动。各方正在密切关注其实际部署效果以及由此引发的进一步博弈升级。

来源:诗意风铃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