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旅融合“提档”!渠县首期网络达人培训班开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7 11:38 2

摘要:据了解,这是渠县首次针对网络达人群体举办的高规格、系统性培训,彰显了渠县对网络达人这支新兴力量的正式认可与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渠县将系统化、规范化地培育本土网络生力军。

8月20日至21日,达州市渠县举办第一期网络达人培训班,首期吸引了300余名自媒体爱好者和从业者参与培训。

据了解,这是渠县首次针对网络达人群体举办的高规格、系统性培训,彰显了渠县对网络达人这支新兴力量的正式认可与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渠县将系统化、规范化地培育本土网络生力军。

为何渠县重视并大力发展网络达人力量?这次培训班有哪些亮点?参训人员又有何收获?

主讲+实操

参训学员受益良多

据了解,参加此次培训班的300余名受训人员,不仅有县内自媒体爱好者及潜在创作者,还有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县级各部门(单位)相关人员。

在课程设置上,培训班邀请资深自媒体从业人员,通过讲师主讲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短视频内容、运镜、剪辑、创作等网络基础能力建设开展授课。

“这次培训收获很大,也和做新媒体的村支书有交流。目前我们村开通了抖音和微信视频号,也有直播的计划。”渠县新市镇五通村党支部书记杨雅茜说,“今年我们村的黄金梨通过直播现场团购会卖出了500余斤,希望能用直播给村里的黄金梨打开销路。”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及时雨,平时我也在发视频,觉得拍得还可以,经过这两天的培训,发现自己完全是‘小白’‘门外汉’。这几年,我通过拍短视频寻找玉米收割机、找榨菜销路,拍视频也是我开展社区工作的手段之一。下一步,我们也将在网上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渠县文崇镇的王晓华说,“希望县委县政府能多举办这样的培训,把直播的实操结合起来,提升我们基层干部运用网络的能力。”

渠县网络达人培训班现场。

今年以来,渠县城坝遗址拍摄了《揭秘渠县汉阙 感受巴风賨韵》系列视频,用更鲜活的方式传播渠县历史文化。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可以利用短视频,让沉睡千年的文化活起来,把渠县的历史文化转化为动态的视觉名片。”渠县城坝遗址保护利用中心馆务股负责人杨潇潇说,“以前我们对历史文物和文化的宣传主要以文字、图片和解说为主,比较简单枯燥,而汉阙的系列视频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下一步我们会继续运用故事化的手法,将渠县文化娓娓道来,让更多人了解渠县的历史文化。”

学员实操农产品拍摄。

“这两天的培训,让我掌握了剪辑的技巧,在制作警务警事短视频时可以更加直观生动,让反诈、交通知识宣传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县公安局政治处民警夏杰明说。

“我对电商和视频拍摄比较有兴趣,近年来公司在电商销售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我们的腊肉销售70%来自电商,其中直播带货占30%,也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澳洲、美国的订单。”四川藏香村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经理杨柯钰说,“这两天我在课程中学会了一些新的拍摄手法和短视频的运用,渠县对于电商的重视,为我们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网络销售环境。”

实施“十百千”计划

系统布局新媒体人才战略

近年来,渠县高度重视网络宣传工作,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大对新媒体的扶持力度,全县新媒体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各个网络达人的短视频,成为全网观众了解渠县的窗口。

在2025“龙腾渠江”川渝龙舟精英邀请赛上,渠县除了邀请新闻媒体,还邀请了100余名网络达人对赛事进行拍摄直播。端午假期累计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19.8%和16.25%,拉动酒店、民宿、餐饮等消费同比增长35%以上。

学员分享。

今年夏季,达州网络达人@利哥带领团队,先后在渠县举办水上闯关和爬梯田乡村运动会,并通过网络名人音乐会、现场直播等方式,为渠县带来上10亿级的曝光,带动渠县住宿、餐饮和旅游人数的增长,也带动了本土农特产品的销售。

庞大的网络流量,通过网络达人的带动,转变成渠县文旅和经济发展的增量。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在网络内容创作、网络经济发展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如本土自主培育的、具有持续影响力的顶级IP仍显不足,直播活动尚未形成稳定规模效应和强大产业带动能力,我县网络达人群体整体粉丝基数偏小、头部效应不强、破圈传播能力弱的问题依然突出,视频内容创作同质化、浅表化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渠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和平说。

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讲好渠县故事、传播渠县声音、展示渠县形象,如何通过网络平台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渠县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学员实操农产品拍摄。

渠县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持重大活动“引流”、文旅融合“提档”、网络经济“增效”总体思路,明确实施新媒体达人“十百千”培养计划(即孵化培育万人粉丝级达人100名、十万人粉丝级达人20名、百万人粉丝级达人10名),为运用网络力量服务县域发展指明了路径。

“我们就是要通过系统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讲好渠县故事、传播渠县声音、发展网红经济的本土网络达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的新媒体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网络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王和平说。

在网络达人的培育上,渠县推动“双培双向”工程,着力将干部变成“网络达人”,将优秀的网络达人变成党的“干部”。一方面,鼓励并支持体制内的干部积极拥抱新媒体,学习新技能,努力成为懂网络、善用网的“行家里手”和“政务达人”。另一方面,重视体制外优秀网络达人的培养和吸纳,推荐政治素质好、传播能力强、热爱家乡、积极建言献策的优秀网络达人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赋予他们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政治身份和责任。

此外,渠县将加大支持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支持网络达人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开展优秀网络作品征集评选和展播推广活动,同时给予相应的荣誉激励和资源扶持,让好作品有好归宿、创作者有获得感。

达州融媒记者:严衡玬

来源:达州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