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第一课是点燃新学期的关键火种,如何让这粒火种既闪耀创意的光芒,又深植意义的根基?不妨以时事为窗,以光影为媒,以教材为锚,让开学第一课兼具知识的厚度和趣味的温度,助力同学们以元气满满的状态,奔赴新学期的星辰大海。
开学第一课是点燃新学期的关键火种,如何让这粒火种既闪耀创意的光芒,又深植意义的根基?不妨以时事为窗,以光影为媒,以教材为锚,让开学第一课兼具知识的厚度和趣味的温度,助力同学们以元气满满的状态,奔赴新学期的星辰大海。
如何在开学后帮孩子们收心,快速适应校园生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孩子们有效缓冲从“假期”向“上学”模式切换的过程。 比如,鼓励孩子们对假期生活做一个总结,分享一些觉得有趣的见闻,聊聊对自己的新学年期待。再如,开展假期作业成果展览、即兴演讲/脱口秀、主题班会课等,抓住孩子的兴奋点和兴趣点,让大家投入进去。总之,做到“趣”字当头。 而对于种种原因导致真的有“低落、焦虑、畏惧”等负面情绪的孩子,可以尝试用专业方法引导他们去调节。比如“SWTC”调节法:
S即Stop(停)——中断负面情绪的扩散:闭上眼睛,双手放到腹部做一次腹式呼吸,用力吐气,再深深吸一口气,屏住3秒再大口吐气。然后,花一分钟回忆一件美好的事。
W即Write(写)——表达负面情绪:将不安、害怕、忧虑、愤怒等负面情绪记录下来,并写下当下最受困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
T即Think(思)——开启理性积极思考:回忆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告诉自己:一定可以渡过难关。
C即Change(换)——换种思路:可以换种思路,重新思考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分享、求助、运动等形式分散负面情绪的影响。
新学年开端,尤其对起始年级,通过适宜的破冰游戏,能起到快速调动情绪,让孩子们玩成一片的积极作用。
游戏一:寻找“最”朋友
游戏能帮助孩子们发现彼此的共同点和独特之处,快速打破陌生感,找到共同话题,学会主动交流。
所需材料:提前设计好的“寻人清单”纸条(每人一张)、笔。
操作步骤
1.老师发放“寻人清单”,上面列有10条左右有趣的特征。例如:
●喜欢同一个卡通人物
●出生在同一个月份
●去过同一个城市旅行
●会唱同一首歌
●喜欢同一种运动
●有相同的爱好(如画画、乐高、阅读)
●名字的字数相同
2.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如5-8分钟)内,寻找符合清单上任何一条的同学,请对方在对应项后签名(每人最多为同一人签两项)。
3.时间到后,请大家回到座位。可以邀请几位“交友小能手”分享他们找到的有趣朋友,或者看看谁收集的签名最多。
游戏二:小组交响曲
这个游戏无需材料,能瞬间点燃气氛,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团队默契,快速凝聚小组力量。
操作步骤
1.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8人,围成一圈。
2.老师规定几种“声音”及对应的“动作”。例如:
●搓手 → “沙沙沙”(下雨前奏)
●拍大腿 → “啪啪啪”(小雨)
●跺脚 → “咚咚咚”(大雨)
●鼓掌+ 跺脚 → “哗啦啦!”(暴雨)
3.老师担任指挥,用手势和动作指挥各个小组依次加入或停止“演奏”。
4.从简单的轮流演奏,到最后所有小组一起,从“小雨”逐步过渡到“暴雨”,达到高潮后逐渐平息,形成一曲完整的“风雨交响曲”。
可以让学生小组自己创造一种新的声音和动作,增加创意和归属感。最后评选“最有默契乐团”和“最具创意音效奖”。
开学第一周,学生的焦虑、失眠、冲突会集中爆发,直接影响课堂纪律与学业起点。开学之初,来一堂关于“情绪”的小课,可以帮助孩子积极认识情绪,合适地宣泄情绪,练就好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
认识和理解各种情绪
基于《情绪小怪兽》这本绘本,带领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种情绪。比如“愤怒”的表征是,身体发烫、脸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咬紧牙关、摔打物品、提高嗓门、肢体冲突等。其心理台词是:“这不公平!”“我要爆炸了!”
同时,在卡片上书写不同情绪背后隐藏的积极意义,分发给孩子们阅读和感受。
●“愤怒”出现是为了:保护边界、捍卫尊严、激发改变动力
隐藏信号: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被侵犯的权益。
●“焦虑”出现是为了:提升准备度、激发危机意识、增强细节关注
隐藏信号: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或过度责任感。
●“悲伤”出现是为了:促进反思、深化共情能力、释放压力激素
隐藏信号:需要情感支持或自我疗愈空间
●“嫉妒”出现是为了:揭示内心渴望、提供奋斗目标、激发竞争力
隐藏信号:未被满足的自我价值需求
打造专属情绪“解压舱”
当认识和了解情绪之后,重要的是,要学会让这些情绪自然的流动起来,安全释放出去。此时,可以通过四步引导孩子。
1
转移
运用《踢猫效应》视频引发学生思考:怎么样的转移方式是正确的?同学分享自己经常用到的转移方法,最后老师介绍几种常见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比如感官着陆法:
●快速说出周围看到的5个具体物品
●描述接触到的4种质感
●识别环境中的3种声音
●寻找2种气味
●回忆或体验1种味道
2
控制
深呼吸、数数、离开现场、记情绪日记。比如控制呼吸的方法如下:
●吸气4秒:用鼻子缓慢吸气,默数“1-2-3-4”,感受胸腔和腹部扩张。
●屏息7秒:停止呼吸,保持气息在体内,默数“1-2-3-4-5-6-7”
●呼气8秒:用嘴缓慢呼气,发出“嘘--”声,默数“1-2-3-4-5-6-7-8”,想象将压力排出体外。
3
合理宣泄
运用视频《阿古力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有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气的时候可能会伤害到身边的人,我们可以运用合理宣泄的方式去调控我们的愤怒情绪。常见的宣泄方式有:运动、出汗,在不影响到别人的情况下大喊,倾诉。
4
换位思考
设计小游戏,让孩子们有样学样,思考人际交往法则。
炼一炼自己的情绪力
请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下表。写出曾经历过的最让你生气的四件事。对生气的程度进行评价(有点生气;相当生气;非常生气;气炸了)并写出当时采取了什么行动,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佳,写出你学到的新的打败“怪兽”的方法。
实力试炼报告单
这个暑期,《浪浪山小妖怪》的动画电影热映。影片中,四个无名小妖因一次意外接下“抓唐僧”的荒诞任务,却在跌跌撞撞中完成了从“被驱使的工具”到“自我觉醒的勇者”的蜕变。影片用幽默与温情告诉我们:成长从不是“完美通关”,而是带着“不完美”勇敢出发。
新学期伊始,让我们从这四个小妖身上,解锁让童年更有力量的成长启示。
寻找小妖怪的“成长密码”
将班级分为4组,分别对应电影中的四个角色(小猪妖、蛤蟆精、黄鼠狼精、猩猩怪)。每组分析自己角色的优点和成长启示:
小猪妖:勇于创新、不怕失败(对应学习中的主动探索)。蛤蟆精:谨慎与团队协作(对应学习中的细心与合作)。黄鼠狼精:灵活应变(对应学习中的方法多样)。猩猩怪:突破自我,克服恐惧(对应学习中的挑战短板)。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各角色的启示,引导学生将优点应用到新学期学习中。
绘制“我的浪浪山地图”
发放画纸,让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浪浪山”(代表当前的舒适圈或学习中的“困难山”),标注需要突破的挑战(如数学难题、不敢发言等)。
制定“取经计划”
结合电影中的“取经之路”,引导学生制定新学期的“成长目标卡”:
●目标:如“提高英语成绩10分”“主动参与课堂发言5次/周”。
●策略:参考小妖怪的方法(如小猪妖的创新思维、猩猩怪的坚持)。
●伙伴:与同桌或好友结成“取经小队”,互相监督鼓励。
“浪浪山闯关游戏”
设计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如“团队合作解谜题”(如拼图、知识问答接力),模拟电影中的团队合作场景,强调协作的重要性。
完成挑战的小组获得“取经徽章”或小奖励,增强趣味性。
书写“行动邮票”,投入“未来邮箱”
发给每人一张便签(设计成邮票或车票形状)。
学生填写:
写完后,将“行动邮票”郑重投入讲台上的一个“未来邮箱”(用一个漂亮的纸盒即可)。
安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新学期,学校或老师可通过开展“安全入学”主题班会、“安全宣誓”升旗仪式、“安全逃生”应急演练、“安全教育”素养测试等,不断强化学生们的安全防护意识,自觉养成规避危险的预判意识。
活动一:安全大讲堂
邀请公安、交通、应急、消防等部门的专家们,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段段震撼的视频以及有趣的互动问答,为同学们揭开各类安全隐患的神秘面纱,内容包括交通安全、反诈、防溺水、燃气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
活动二:应急运动会
设计灭火接力赛,将学生分成N个小组进行角逐。比赛中,同学们需要在模拟的火灾场景中,完成灭火器接力灭火的任务。
活动三:安全游园会
设置不同主题的游园区,同学们通过“打卡闯关”的形式,学习安全知识,赢取丰厚奖品。
应急游园区:设计“辨标识 识安全”和“火眼金睛来找茬”等游戏,帮助同学们认识各种安全标识,学会如何识别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通关后,同学们还可以获得钥匙扣、扇子、安全365便利贴等小礼品。
公安游园区:通过反诈投壶游戏,同学们一边投掷箭矢,一边大声朗读反诈提醒语句,增强反诈意识。道路生存大挑战则通过随机抽题的方式,考验同学们的交通安全知识。连续答对五道题的同学还可以体验交警铁骑摩托车(静态)拍照。
交通游园区:让学生学习水上安全知识,练习穿救生衣的方法。同时,设计水上安全知识答题环节,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消防游园区:近距离参观消防员的防护装备和破拆工具,还可以参与消防安全问答大转盘活动。
2025年秋季开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迎来了一篇新增课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南仁东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也是“中国天眼”(FAST)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用22年组织建造了全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如今,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浩瀚宇宙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仁东星”。
以这一课为起点,开学第一课不仅是知识的开启,更是梦想的唤醒。它引导学生看见远方的光芒,也教会他们如何铺就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树立目标、制定计划,到持续行动、踏实前行。这既是对个人成长的鼓舞,更是对未来的深情奔赴: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仰望星空之后,学会做自己梦想的筑星人。
角色扮演与讨论
情境创设:假如你是南仁东团队的一员,面对选址失败/技术难题/病痛困扰时,你会如何选择?
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角色扮演汇报,教师引导思考:“南仁东的选择背后,是什么支撑着他?”
“时光胶囊”计划
发放“梦想卡片”,学生写下:
●我的梦想是什么?
●这个梦想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我可以为梦想做哪些努力?(短期/长期目标)
随机分享,教师点评时强调:梦想需要像南仁东一样,扎根现实,持之以恒。
学生将“梦想卡片”装入信封,密封后交给老师保管(或存入班级“梦想墙”)。约定三年后(毕业时)打开,回顾梦想的进展。
绘制我的梦想蓝图
发放白纸和彩笔,请学生用图画、文字或任何喜欢的形式,将梦想在“梦想画板”上呈现出来。邀请1-2位自愿的同学展示并简短分享自己的画作和梦想。
规划我的“追星”行动计划
发放《我的梦想行动计划表》,引导学生填写。
●我的大梦想是:[填写画板上的梦想]
●我的年度目标(长期):为了梦想,今年我需要达成什么?
●我的学期目标(中期):这个学期,我能做些什么?
●我的本周计划(短期):这周,我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例如:每天背15个单词,阅读一篇天文相关的文章等)
发布实践探究任务
建立“梦想成长档案袋”: 收集学生的梦想画板和计划表,定期(如每月或每学期)让学生回顾、补充、调整,可视化自己的成长轨迹。
定期举办“梦想分享会”: 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分享计划执行的进展、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办法,形成互助激励的班级氛围。
成果展示: 将“我身边的南仁东”采访感言和“我的追星计划”班会成果制成墙报或电子相册,在班级和学校内展示,固化教育成果。
在新学期伊始,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以电影《南京照相馆》为载体,为学生们设计一堂名为“光影铭历史,吾辈当自强”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是一个非常深刻且有教育意义的选择。引导同学们回望历史,感知民族苦难与坚韧,并思考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探讨电影中的“守护者精神”
分组探讨电影角色(如照相馆老板、邮差阿昌等)的行为动机与精神品质(勇气、责任、信念)。
引导思考:“他们的守护行动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何关联?”
示例:
●“守护照片” → “守护知识真相”(拒绝抄袭、诚信学习)
●“抗争精神” → “攻克学习难题”(面对挑战不退缩)
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提炼核心精神,强调“小行动,大责任”。
“我的守护行动”承诺卡
发放卡片,学生写下新学期的“三个守护承诺”:
●守护诚信(如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守护班级(如主动帮助同学、维护班级荣誉)。
学生用彩色纸模拟“照片底片”,在“胶片”上绘制或写下自己的承诺,并签名。将“胶片”粘贴在班级“记忆墙”上,形成集体承诺的视觉象征。
此外,每年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也是中小学生不可错过的精彩课堂。
节目会从传统文化、生态文明、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的新模式,倾听多位嘉宾的真实故事,带领学生纵览祖国各地,在“行走的课堂”中读懂中国文化、感知中华文明。
来源:肃州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