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7日9时35分,A股市场见证历史性时刻——寒武纪-U(688256.SH)股价突破1400元/股,最高涨幅达7.98%,总市值一度冲至6012亿元。 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公司自身纪录,更让寒武纪股价距离贵州茅台仅一步之遥,也成为了A股第21家60
作者|深水财经社 乌海
2025年8月27日9时35分,A股市场见证历史性时刻——寒武纪-U(688256.SH)股价突破1400元/股,最高涨幅达7.98%,总市值一度冲至6012亿元。 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公司自身纪录,更让寒武纪股价距离贵州茅台仅一步之遥,也成为了A股第21家6000亿市值俱乐部成员(A+B+H)。
而就在前一晚(8月26日),寒武纪发布的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从“亏损王”到“盈利王”,从50元到1400元,寒武纪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惊天逆袭。
一、6000亿玩家
从今年7月份开始,寒武纪的股价就开始暴走。
2025年7月11日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达137%,若将时间拉长至2024年9月23日,其股价更是飙升536.28%。
8月25日,寒武纪盘中创下1391元/股的历史新高,市值突破5800亿元;仅两日后,这一纪录便被自己打破。
8月27日开盘后,寒武纪股价10分钟内飙升近8%,成交量突破百亿,盘中最高股价达到1434亿,总市值突破6010亿,成为A股第21家A+B+H总市值超过6000亿的上市公司。
但是在登顶之后,寒武纪掉头向下调整,截至上午10点25分总市值约5770亿,后市能否再度站上6000亿市值尚难预料。
二、股民看热闹
这场狂热背后,是机构与游资的集体狂欢。
截至6月30日,北向资金持有寒武纪1570.4万股,较一季度末增加27.87万股。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目标价,将其列为“中国AI芯片首选标的”。
知名“牛散”章建平(章盟主)自2024年末新进十大股东后,持续加仓至608.63万股。按8月22日股价计算,其单日浮盈曾达12.61亿元。
但是寒武纪肯定和绝大多数股民都没有关系。因为按照寒武纪即便在暴涨启动前500元/股测算,买200股就要10万元,而现在涨到1400元,买两手就要28万。
而实际上根据中登公司数据,中国A股市场投资者账户的资产分布情况如下:
1万元以下:占比23.15%,这部分投资者主要是小额散户,交易活跃度相对较低,但数量庞大。
1万至10万元:占比48.48%,这个区间的投资者接近半数,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
10万至50万元:占比21.65%,这部分投资者资金量适中,通常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可能是市场活跃交易的主力之一。
50万元以上:合计占比约6.7%。
也就是说,超过70%的股民账户里所有钱都买不起200股,而按照现在的股价,至少80%的股民都买不起200股。更不要说还要留出仓位和买其他股票了。
所以寒武纪这一波拉升,完全是大型机构和牛散之间的“独角戏”,我们小散户只能看看热闹罢了。
对于寒武纪的暴涨,我们也无须有任何眼红,股市上每天都有大牛股,都有涨停票,寒武纪只是关注度比较高罢了,我们这点碎银子是没必要去趟这个浑水的,就让“神仙”们继续搏杀吧,我们就搬起小板凳好好看戏。
三、扭亏为盈提振信心
这场狂欢的导火索,是寒武纪8月26日晚发布的2025年中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1亿元显著改善,表明盈利质量提升。寒武纪从长期“高研发、高亏损”状态中突围,2025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和现金流双转正,标志着其从技术投入期进入商业化收获期。
高盛8月24日发布报告,将寒武纪目标价从1223元上调至1835元,上调幅度达50%,并预测其2025—2027年净利润将持续增长。
四、扭亏为盈后怎么走?
股市炒的就是预期,寒武纪之前一直都是巨亏,所以扭亏为盈就成了资金炒作的最大概念。
但是等这个概念和利好完成兑现之后,寒武纪还会怎么走呢?我们不妨做一个合理分析。
我们知道,资本市场一向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在没盈利的时候,炒盈利预期。但是一旦真盈利了,那投资者就要好好算计了。
目前,寒武纪的市值已经突破5200亿元,市盈率等估值指标处于较高水平。这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的未来业绩增长给予了较高的预期。
随着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的认知逐渐深入,以及寒武纪自身业绩的逐步披露,利好因素可能会逐渐消退。
如果寒武纪不能在短期内实现业绩的显著改善,业绩增长不能达到市场预期,股价可能就随时能崩盘,市值也不可能维持这么高。
五、寒武纪的日子并不好过
从这次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公司除了扭亏为盈之外,现金流的改善也是一个重要转变。
截至今年6月末,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1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1亿元显著好转。
但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期末存货余额高达26.9亿,有可能是为了今年的订单备的货。
同时公司的期末合同负债也大幅增长到5.43亿,说明公司订单重组,下游客户打了很多预付定金,说明今年业绩应该是稳的。
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4.56亿元,同比增长2.01%,但营收增幅达4347.82%,导致研发投入占比从上年同期的690.92%降至15.85%,主要是因为今年营收基数大幅增长,所以研发占比肯定就低,从绝对研发费用金额上,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速比较低。
另外就是公司在市场开拓上必须要加强。寒武纪前五大客户收入集中度较高,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的85.31%都源于前五大客户,并且这些客户没有任何担保物。若字节跳动等头部客户减少采购,业绩可能大幅波动。
寒武纪在其半年报中也对于近期股价暴涨做了风险提示称,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大部分同行业公司股价涨幅且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上证综指等相关指数涨幅,公司股价持续上涨积累了较多的获利调整风险。公司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新产品规格、送样及潜在客户、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
寒武纪能否真正成为“寒王”,或许取决于其能否将短期业绩爆发转化为长期生态壁垒。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来源:深水财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