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热情,无法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7 10:39 1

摘要:2025年仲夏,亚琛世界马术节刚刚谢幕。赛场的光芒散去,草地上的障碍架被逐一搬走,观众的欢呼与掌声渐渐归于寂静。但在这份静默背后,真正的马术故事仍在继续。

中国年轻骑手亚琛体验之旅

走进理查德·沃格尔的马房

《马术》杂志团队拍摄制作

Richard Vogal

Concern for the horses,

persistent dedication to training,

and profound trust in the team.

2025年仲夏,亚琛世界马术节刚刚谢幕。赛场的光芒散去,草地上的障碍架被逐一搬走,观众的欢呼与掌声渐渐归于寂静。但在这份静默背后,真正的马术故事仍在继续。

中国年轻骑手尤彦贺李涵曦随马术杂志、马术在线团队一同走进了劳力士代言人德国骑手理查德·沃格尔(Richard Vogal)的马房。

在德国法兰克福的郊外,这里远离喧嚣,却能看见另一种属于冠军的节奏——对马匹的温柔注视,对训练的执着坚持,以及对团队的深厚信赖

劳力士代言人理查德·沃格尔 在2025亚琛赛场 ©何亦红

「ONE」

年轻骑手/骑有经验的马还是年轻马

Do you recommend us starting off riding

experienced horses or just like trying

a variety and doing young horses?

(2025.07) Pfungstadt

Richard Vgal Stable

采访团队走向室外训练场 ©何亦红

理查德·沃格尔的马房位于黑森州Pfungstadt(普芬施塔特),是他与他的团队的日常训练场,并承担着年轻马的日常调教与公开展示功能。

马术杂志团队到达的时候,理查德正在训练场上骑乘一匹气质稳重的栗色马——Sven,他给我们解释了这匹马名字的由来颇为可爱:“在动画片《冰雪奇缘》里有只驯鹿叫Sven,女孩们看它长得像,就给它取了这个名字。”

理查德解释,真正能在赛场上脱颖而出的马,往往要聪明、敏锐、反应快,能迅速察觉变化:“有些马你骑着,转圈转个十分钟它才意识到‘哦,有人啊’,这种马通常反应也慢,比赛中附加赛拼速度的时候,这种马就不是最快的。

我们需要那种敏锐的马,能立刻注意到环境变化。”但聪明的马也常常胆子小,需要时间去适应,“每匹马有自己的时间表,有的天赋异禀、进步神速,有的‘开窍晚’,但反而更值得期待。给它们时间,慢慢让它们适应更大的赛场,激发出真正的潜力,那就是我们的工作。”

理查德的马房以高水平竞赛+年轻马培养/交易+种马展示与育种合作为主,体现着“竞技—育种—商业”一体化的运营路径。

在训练场边,中国青少年骑手李涵曦询问理查德·沃格尔的建议:“像我们这样的年轻骑手,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马,还是多去尝试不同类型的,包括一些年轻马?”

理查德的回答并没有一刀切的绝对,而是缓缓道来一段经验之谈:“我觉得多样化是非常好的。当然,经验丰富的马更容易学,也更容易跟上节奏。

而且当你犯错的时候,它们通常能帮你弥补。但是骑年轻马我认为也非常重要,因为你能在过程中培养出对马更敏锐的感觉。”

“我的经验是,训练得好的马状态比较稳定,不会每天差别太大。而年轻马,你知道,它们有时候状态特别好,有时候可能就不太行。这时候你就得学会去感受你的马,今天它能做到什么,能要求它做多少。你也能从它们身上看到进步,通常比老马快。

像十二三岁的马,基本上提升空间就有限了,更多是保持它的状态和快乐,而不是继续去突破。而四五六岁的马,它们还在成长阶段,你可以和它一起成长、一起变得更好。所以我觉得对年轻骑手来说,骑不同类型的马、包括年轻马,是很重要的。”

「TWO」

良好的骑坐/是重要的基础

when you have a very correct position,it's easier

to communicatewith your horse.

理查德·沃格尔 对马房工作亲力亲为

谈及对中国年轻骑手的建议,他的神情认真了许多:“他们都很有抱负,这是好事。我小时候也非常渴望学习,想看到偶像们现场比赛,但机会有限,所以只能一遍遍看比赛视频,看他们为什么比我好,然后回到马房继续练习,反复调整自己的骑坐。

骑坐非常重要,它是你和马交流的语言。姿势正确了,不论哪匹马都能理解你。”

“另外,如果比赛出了问题,当然你会沮丧,但最重要的是从失误里学习。一定要有人帮你录像,这样你能回头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问题,然后和教练一起讨论、改进,再去训练,等准备好了再去比赛。

「THREE」

没有热爱/无法在这个行业坚持下去

It's all about passion and you

have to wonder it and that's the reason

that makes the sense.

理查德·沃格尔的日常训练强度大到惊人——常常一天骑10到14匹马,最多时曾达17匹。能让这一切高效运转的,是背后联系紧密的团队。

比赛时,主力马工Felicia Wallin陪伴左右,见证了他职业生涯的几乎所有“第一次”;在家里,另一支后勤队伍悉心照料五十余匹马,从打圈、森林骑行到障碍训练,不让任何一匹马因他外出参赛而落下训练进度。

主力马工Felicia Wallin ©何亦红

马术杂志团队走进室内马房,这里还有另一群“隐形的冠军”。理查德·沃格尔的长期合作伙伴、钉蹄师Christian Götz正是其中之一。他与团队每天要照看十余匹马,常常把五天的工作压缩在两天半里完成,只为让每一匹参赛马都能在周末状态完美地走进赛场。“

其实理查德周末也没闲着,他自己还要比赛,”Christian笑道,“所以我们整个圈子的人,真正的休息日少得可怜。”

钉蹄师Christian Götz ©何亦红

但在忙碌之外,他们之间也有着难以割舍的默契。理查德·沃格尔回忆起2023年一次险些影响亚琛参赛的“紧急事件”:就在比赛前的那个周日,他不小心剪掉了马掌上的防滑垫片,结果马立刻走路不顺,动作僵硬,完全无法比赛。

他赶紧给正在度假的Christian打电话,对方二话不说,带着家人从度假地赶回来。那天傍晚,两人一起重新修补了马掌。第二天清晨,马顺利上车,几天后还赢下了大奖赛冠军。

“像这种时刻,你就知道合作伙伴的价值。”Christian说着笑了笑,“我们不仅是职业上的合作,更是朋友。有时候我看他比赛失误,气得把手机摔在沙发上,因为我们都是真心投入。”

在理查德的马房里,这种“靠热情撑起”的氛围无处不在。这种信赖与分工,让他能专注在马背上的训练与比赛。而这片马房于他而言,也有更深的羁绊。

12岁那年,他第一次随舅舅来到这里,假期帮忙、学习、骑马。后来,他与搭档大卫·威尔(David Will)一起接手经营,如今已是半生的归属地。“我和这片土地,几乎绑在了一起。”他说。

中国年轻骑手与 理查德和钉蹄师交谈

冠军的光环,往往来自赛场上的一跃而起。但真正支撑这一切的,是马房里日复一日的耐心,是伙伴之间无言的信任,是对马匹细致入微的理解,也是对马术最初始的热爱

正如理查德留给年轻骑手们的那句话:“去骑不同的马,学会聆听它们;从错误里学习;保持耐心,相信时间。”

马术杂志、马术在线团队 拜访理查德·沃格尔马房 HORSEMANSHIP MAGAZINE

//

撰文丨何亦红

图片摄影 视频剪辑 | 何亦红

来源:马术在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