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创版 RFID 系统以国产软硬件为核心,通过自主可控架构,覆盖资产从采购入库到报废处置的全流程追溯,在数据安全与适配性上更贴合国内需求,尤其适合对自主可控有要求的场景。
信创版 RFID 系统以国产软硬件为核心,通过自主可控架构,覆盖资产从采购入库到报废处置的全流程追溯,在数据安全与适配性上更贴合国内需求,尤其适合对自主可控有要求的场景。
国产化硬件:追溯的基础支撑
信创版系统的硬件全链路国产化适配。标签采用国产芯片,支持写入资产唯一编码,加密算法符合国内安全标准;读写设备(手持采集器、固定式阅读器)搭载国产处理器,适配麒麟、统信等国产操作系统,避免进口硬件可能带来的追溯中断风险。
某国企为 2000 台生产设备配备国产 RFID 标签,搭配国产手持采集器后,标签识别成功率达 99.2%,与传统进口设备效果持平(来源:《信创产业应用》2023 年第 8 期)。且国产硬件可直接对接企业内部信创平台,数据传输无需第三方接口,资产信息泄露风险降低 60%。
入库绑定:追溯的起点搭建
资产入库时,系统通过 “标签赋码 + 信息关联” 建立追溯起点。工作人员用国产手持采集器读取标签,系统自动对接采购系统,将资产名称、规格等信息写入标签芯片,同时在本地服务器生成电子档案。某事业单位实践显示,该过程比人工录入缩短 70% 时间,信息错误率从 5% 降至 0.1%(来源:《办公自动化信创专刊》2022 年第 12 期)。
对涉密资产,系统可开启国产加密模块,标签信息需专用密钥解密,即使标签脱落,未授权设备也无法读取。某科研机构用此功能管理实验仪器,实现 “标签 - 设备 - 责任人” 三重绑定,仪器外借追溯效率提升 80%。
动态追踪:使用过程的数据沉淀
资产使用中,系统通过分布式阅读器与国产定位模块,实时记录位置与状态变化。车间、仓库等区域的国产固定式阅读器,能在资产经过时自动更新位置;若资产移动至非预设区域,系统通过国产短信网关推送预警。
某制造企业的生产线管理中,系统每 30 秒更新一次设备位置,设备跨车间调度时同步关联接收人信息,无需人工登记。实施后,资产调度记录追溯时间从 2 小时缩短至 5 分钟(来源:《制造业信创实践》2023 年第 5 期)。同时,系统可对接国产 ERP 系统,资产使用率等数据自动同步,辅助调配决策。
维护与报废:全周期的闭环管理
资产维护时,工作人员扫描标签即可调取历史维修记录,维修后新数据同步写入标签与本地系统,形成闭环。某医院用其管理医疗设备,维修记录追溯准确率达 100%,避免重复维修(来源:《医疗装备信创应用》2022 年第 10 期)。
报废阶段,系统通过国产审批流程模块完成合规校验,确认无未结清流程后标记 “报废” 状态,留存报废原因等数据。某央企数据显示,该流程比人工审批缩短 50% 时间,报废资产复使用率降至 0.3% 以下。
来源:RFID资管耀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