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丁高温天气健康指南:科学防暑,守护身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6 22:00 3

摘要:尽管已至秋初,暑气却未全消,多地依旧持续高温,体感闷热难耐。这种“秋老虎”现象并非偶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25年7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部分地区白天气温屡屡突破38℃,甚至逼近或超过40℃,炎热程度不亚于盛夏。

尽管已至秋初,暑气却未全消,多地依旧持续高温,体感闷热难耐。这种“秋老虎”现象并非偶然,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2025年7月以来,全国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部分地区白天气温屡屡突破38℃,甚至逼近或超过40℃,炎热程度不亚于盛夏。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人体散热机制面临严峻挑战。外界高温通过热对流与热辐射不断向人体传递热量,导致体内热量积聚,若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引发中暑、热射病等严重健康问题,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构成威胁。

面对秋初高温,防暑降温仍不可松懈。首要原则是避免在日照强烈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应做好物理防晒,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穿着透气、浅色衣物,随身携带清凉饮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室内环境也需科学调节。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定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控制在5-7℃以内,避免频繁进出冷热环境,以防血管剧烈收缩,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同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密闭空间作业或休息。

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水分和矿物质的蔬果,如西瓜、黄瓜、番茄、香蕉等,可适量饮用绿豆汤、淡盐水或莲子百合汤,既清热解暑,又养阴生津。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初虽热,亦不宜过度贪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影响季节转换时的身体适应力。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进行如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有助于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正如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养生文化传播的杜丁医生所倡导的理念:顺应自然、调养身心,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之道。安然度秋,从科学防护与内在调理开始。

来源:今舆网络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