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除38岁骨干,他果断删除同事微信,老板第二天上班当场呆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17:27 1

摘要:空气里有股子潮湿的土腥味,像是要下雨,但云层厚得跟棉被似的,把所有的动静都捂得死死的。

那天,天很阴。

是那种憋着一口气,不上不下的阴天。

空气里有股子潮湿的土腥味,像是要下雨,但云层厚得跟棉被似的,把所有的动静都捂得死死的。

HR办公室的空调开得很足,冷风吹在后脖颈上,有点凉。

桌上那盆绿萝蔫头耷脑的,叶子尖有点发黄,跟我当时的心情一模一样。

HR是个年轻姑娘,姓刘,我平时都叫她小刘。

她今天没叫我“哥”,也没笑,就那么公式化地把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

那张A4纸很白,上面的黑字像一只只蚂蚁,爬得我眼睛发慌。

“公司业务调整,组织架构优化。”

这些词我听过无数遍,在各种会议上,在给新人做培训的时候。

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这些词会像一颗钉子,钉在我自己身上。

我看着小刘,她眼神躲闪,不敢跟我对视。

我懂。

这事跟她没关系,她也是奉命行事。

我拿起笔,笔尖在纸上悬了很久,最后还是落了下去。

签完字,我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十五年。

从一个毛头小子,到别人嘴里的“老师傅”。

我把最好的青春,都埋在了这个地方。

最后,就换来这么一张轻飘飘的纸。

小刘说,交接手续人事部会处理,我可以现在就收拾东西。

她说,“公司感谢你多年的付出。”

这话听起来,特别像罐头,打开就是那个味儿,没一点人情味。

我点点头,没说话。

说什么呢?

说我不服?说我为公司流过血流过汗?

没意义。

成年人的世界,体面很重要。

我站起来,椅子在光滑的地板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音。

小刘被吓了一跳。

我冲她勉强笑了一下,转身走出那间小小的、冰冷的办公室。

回到自己的工位,周围的同事都在忙,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

没人看我。

或者说,他们看到了,但都装作没看到。

我理解他们。

这时候,谁跟我说话,谁就可能被贴上标签。

我的桌子很大,东西也多。

一个用了十年的保温杯,上面还有几处磕碰的痕迹。

一个颈枕,午休的时候靠着它能睡得安稳点。

还有一盆半死不活的仙人球,是刚来公司时一个离职的同事送的。

他说,这玩意儿好养活,跟我一样。

我把它抱起来,盆底的泥土有点干。

我好像,很久没给它浇水了。

我拿了一个公司最大号的纸箱子,开始往里装东西。

那些专业的书籍,我一本本码好。

那些客户送的小纪念品,我一个个擦干净。

还有抽屉最深处的一个旧笔记本,皮都磨破了。

里面记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有的是项目代码的逻辑图,有的是客户的特殊要求,还有的是某个深夜加班时,突然冒出来的灵感。

这个本子,比公司任何一份电子档案都重要。

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

装了满满一大箱,还有很多东西带不走。

那些奖杯,那些优秀员工的证书,我一张都没拿。

都过去了。

抱着箱子站起来的时候,我环顾了一下这个我待了十五年的地方。

阳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挤进来,在空气中切出一条条光路,灰尘在光路里跳舞。

我能闻到空气里熟悉的味道,是咖啡、打印机墨水和一点点外卖油腻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我甚至能听到远处服务器机房传来的、永不停歇的嗡嗡声。

一切都和昨天一样。

也和十五年前的某一天一样。

只是,这里再也跟我没关系了。

我抱着箱子,一步步往外走。

路过小李的工位时,他抬起头,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把头低了下去。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孩子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刚来的时候,连个像样的报告都写不出来。

现在,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组长了。

他会是下一个我吗?

我不知道。

走到公司大门口,保安大叔拦住了我。

他要检查我的箱子。

这是规定。

我把箱子放在地上,打开。

他象征性地翻了翻,然后挥挥手,放行了。

走出大楼的那一刻,外面的一阵风吹过来,我打了个哆嗦。

天,还是那么阴沉。

我站在马路边上,车来车往,人来人往。

世界很热闹,但我感觉自己像个孤岛。

我不知道该去哪儿。

家?

怎么跟老婆孩子说?

说我失业了?

我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家里的顶梁柱,失业了。

我不敢想他们的眼神。

我在路边的长椅上坐了很久,直到天色开始慢慢变暗。

华灯初上,城市的霓虹灯一盏盏亮起来,把天空都映成了橘红色。

很漂亮。

但我心里一片漆黑。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一下。

我拿出来看,是公司大群里发的消息。

老板发了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感谢我多年的付出,祝我前程似锦。

下面,稀稀拉拉地跟了几个“祝好”的表情。

我看着那些熟悉的头像,那些曾经一起加班、一起喝酒、一起骂客户的兄弟们。

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是难过吗?

有一点。

是失望吗?

好像更多一些。

我突然觉得很没意思。

这些所谓的同事关系,就像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

风一吹,就散了。

我做了一个决定。

一个在别人看来,可能有点幼稚,有点冲动的决定。

我打开微信,点开通讯录。

从第一个A开头的同事开始,一个一个,点开,删除。

我删得很慢,很认真。

每删一个人,我脑子里就会闪过和他有关的片段。

删掉张工,我想起有一次项目上线前夜,服务器崩了,我俩在机房里待了一宿,出来的时候,胡子拉碴,眼睛通红,但心里是痛快的。

删掉王姐,我想起她儿子满月的时候,我去喝了满月酒,她抱着孩子,笑得特别温柔。

删掉刚来的实习生小赵,我想起他第一次做方案被客户骂哭,我带他去楼下吃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

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段段或深或浅的交情。

就在我一下下的点击中,变成了手机屏幕上一个冰冷的红色按钮。

“删除联系人”。

我不知道自己删了多久。

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通讯录里,关于公司的分组,已经空了。

干干净净。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感觉心里那块堵着的石头,好像被搬开了一点。

这不是报复,也不是赌气。

我只是想给自己一个彻底的告别。

跟过去告别。

跟那个在公司里任劳任怨、随叫随到、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的自己告别。

从今天起,我要为自己活。

我站起来,抱着那个沉甸甸的纸箱,往家的方向走。

路灯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那天晚上,我没跟老婆说实话。

我说公司有个大项目,最近要封闭开发,可能要住公司一阵子。

她信了。

她给我找了换洗的衣服,还一个劲儿地嘱咐我要注意身体,别太累。

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我心里一阵发酸。

我撒了谎。

一个不知道能维持多久的谎言。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

像过去十五年的每一天一样,刮胡子,穿上熨烫平整的衬衫。

只是,我没有去公司。

我去了城市另一头的一个图书馆。

那里人很少,很安静。

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把那个旧笔记本拿出来,翻开。

里面的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

记录着我职业生涯里,一个又一个的脚印。

我记得,三年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客户,王总。

这个王总,是出了名的难搞。

之前的团队,换了好几拨,都被他骂得狗血淋头。

老板找到我,死马当活马医。

我去见王总之前,把他所有的公开资料都翻了个遍。

我知道他喜欢喝什么茶,知道他老家是哪里的,甚至知道他大学的专业。

但这些,都没用。

王总一上来,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他把我们做的方案,直接扔在了桌子上。

“这就是你们的诚意?浪费我时间!”

当时,我团队里的小年轻,脸都白了。

我没慌。

我注意到他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

写的是“宁静致远”。

但那幅字的右下角,有一个很小的印章,刻的是一个“渔”字。

我当时就想,一个追求“宁静致远”的人,为什么会用一个“渔”字做印章?

这背后,一定有故事。

我没跟他谈方案,我跟他聊起了钓鱼。

我说,我老家在水库边上,从小就喜欢跟着我爸去钓鱼。

我说,钓鱼最磨性子,能让人把心里的杂念都放下。

王总一开始还板着脸,听着听着,眼神就变了。

他问我,“你也喜欢钓鱼?”

我说,“谈不上喜欢,就是一种习惯。”

那天下午,我们聊了三个小时的鱼,从竿子聊到鱼饵,从手感到遛鱼的技巧。

方案的事,一个字没提。

走的时候,王总把我送到电梯口。

他说,“方案留下吧,我再看看。下周,找个时间,一起去钓一场。”

后来,那个项目我们拿下了。

而且,成了公司那几年最大的一个单子。

老板在庆功宴上,一个劲儿地夸我有本事。

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拿下那个单子的,不是我的专业能力,而是那个小小的“渔”字印章。

是我在那个破旧的笔记本上,记下的一行小字:

“王总,办公室有渔印,可能爱钓鱼,可做突破口。”

还有一次,大概是五年前。

公司系统被黑客攻击,所有数据都被锁了。

勒索邮件发到了老板的邮箱,要价一百万。

公司上下,乱成一锅粥。

技术部所有的人,熬了两个通宵,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板的头发,都快愁白了。

那时候,我只是个普通的技术骨干。

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公司刚成立不久,为了省钱,用过一个很老的、开源的备份系统。

那个系统,早就被淘汰了。

但当时负责搭建的那个老师傅,跟我关系不错。

他离职前,跟我喝了顿酒,说那个系统虽然老,但有个“后门”,是他留的。

以防万一。

他还把那个“后门”的地址和口令,写在了一张纸条上给我。

他说,“小伙子,以后说不定用得上。”

我当时没当回事,随手就把那张纸条,夹在了这个笔记本里。

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回家翻箱倒柜,找到了这个本子。

又从本子里,找到了那张已经泛黄的纸条。

我拿着纸条,冲进机房。

在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我对着电脑,敲下了那串古怪的字符。

回车。

屏幕上,数据开始滚动。

被锁死的文件,一个一个,恢复了原样。

整个机房,先是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很多人把我举起来,往天上扔。

我看到老板站在门口,眼眶都红了。

那天,我成了公司的英雄。

老板当场宣布,给我升职加薪。

我在笔记本上,找到了那一页。

上面只有一行字:

“陈工的纸条,备份系统后门。”

字迹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

这样的故事,这个本子里,还有很多很多。

有的是关于技术的,有的是关于客户的,有的是关于团队的。

它们是公司这十五年发展史的缩影。

也是我这十五年,一步一个脚印的证明。

我一直以为,这些东西,老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我以为,我对于这个公司,是不可替代的。

现在看来,都是我自作多情。

在资本眼里,你所有的价值,都可以被量化成一个数字。

当你的成本,高于你的价值时,你就会被毫不犹豫地抛弃。

没有什么不可替代。

只有随时可以被替代。

我在图书馆待了一整天。

傍晚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电话那头,是小李的声音,听起来很焦急。

“哥,你电话怎么打不通?微信也删了?出什么事了?”

我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我昨天把手机号也换了。

我问他,“你怎么有我这个号码?”

他说,“我问了好多人,才从你家小区门口的快递小哥那里要到的。”

我心里一暖。

“我没事,就是换了个号。”我轻描淡写地说。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小李松了口气的样子,“哥,你快看看公司群,炸锅了!”

我没说话。

我已经不是公司的人了,群里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小李在那头急得不行。

“王总,就是那个大客户王总,今天早上突然打电话过来,说他那边有个紧急的技术问题,点名要你过去处理。”

“老板跟他说你离职了,王总当场就火了,说当时合同里有一条,核心技术支持必须是你,换人可以,但要赔三倍的违约金!”

“还有,今天下午,公司的服务器又出问题了,好像是数据库的一个底层逻辑错了,没人能搞定。技术部那帮人,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他们说,这个模块是你当年一手搭建的,除了你,没人能看懂里面的代码。”

“老板让你赶紧回公司,说之前的事是个误会,待遇什么都好说。”

小李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我静静地听着。

心里,没有一丝波澜。

甚至,还有点想笑。

误会?

待遇好说?

早干嘛去了?

我对着电话,淡淡地说:“小李,我已经不是公司的员工了。公司的事,我管不了。”

“可是,哥……”

“没什么可是的。”我打断他,“你听着,关于王总那边的问题,你去我原来办公桌的抽屉里,找一个蓝色的文件夹,里面有份《王氏集团技术对接手册》,第38页,有详细的解决方案。”

“关于服务器的问题,你去公司的档案室,找2017年的项目归档,有一个叫‘蜂巢计划’的备份盘。把里面的一个叫‘reset.dll’的文件,覆盖到服务器的根目录,重启就行了。”

电话那头,小李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用一种很复杂的语气说:“哥,这些东西,你怎么不带走?”

我笑了笑。

“带不走。那些东西,属于公司。我带走的,是我的脑子。”

挂了电话,我把笔记本合上,放进包里。

走出图书馆,天已经全黑了。

城市的夜,比白天更绚烂。

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迷茫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没有再去找工作。

我每天去图书馆,或者去公园。

我看书,跑步,陪孩子玩。

我给老婆做了很多顿饭。

她很惊讶,问我公司怎么突然这么闲了。

我说,项目结束了,在休假。

我能感觉到,我的谎言,像一个越吹越大的气球,随时都可能破掉。

但我还是想,再多享受几天这样平静的日子。

一周后,王总亲自给我打了电话。

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搞到了我的新号码。

他在电话里,没有提公司的事。

他只是问我,“老弟,这周末有空吗?钓鱼去。”

我答应了。

那个周末,我们去了一个很偏僻的水库。

山清水秀,人也很少。

我们一人一根竿,在水边坐了一天。

鱼,一条也没钓上来。

但我们聊了很多。

从钓鱼,聊到人生。

他问我,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说,还没想好,先歇歇。

他看着远方的水面,悠悠地说:“人啊,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待着。水是活的,人也得是活的。”

“挪挪窝,说不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临走的时候,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我有个朋友,自己开了家公司,做人工智能方向的。我觉得,你很适合。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聊聊。”

我看着手里的名片。

上面只有一个名字,一个电话。

很简单。

但我知道,这张名片的份量。

回到家,我跟老婆坦白了。

我告诉她,我被裁了。

我以为她会很惊讶,会很担心。

但她没有。

她只是很平静地给我倒了杯水,然后说:“没事,裁了就裁了。你这十五年,太累了。正好歇歇。”

“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我这些年,也攒了点。”

“大不了,咱们把房子卖了,回老家,开个小店。也挺好。”

我看着她,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我一个快四十岁的男人,在外面,可以刀枪不入。

但在她面前,我所有的伪装,都卸下了。

我抱着她,像个孩子一样,哭了很久。

第二天,我拨通了王总给我的那个电话。

电话那头的人,声音很温和。

我们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

他比我大不了几岁,但看起来很精神,眼睛里有光。

我们聊了很久。

从技术,聊到市场,聊到未来。

我发现,我们的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他没有问我之前公司的任何事,也没有让我展示什么过往的业绩。

他只是说:“我觉得,你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我们公司,就需要有故事的人。”

他给我开出的薪水,比我原来公司,高出了一倍。

而且,还有期权。

他说:“我们是创业公司,没那么多条条框框。我们看重的,是人的价值,而不是人的价格。”

我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入职那天,我穿了一件新买的衬衫。

新公司在一个科技园里,环境很好。

没有格子间,没有严肃的上下级关系。

每个人都很放松,也很有激情。

我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多岁的时候。

充满了干劲,也充满了希望。

我把我那个旧笔记本,也带了过来。

我给它换了一个新的封皮。

我准备,用新的故事,把它填满。

后来,我听说,我原来的那家公司,日子不太好过。

王总那个大单子,最后还是丢了。

公司的核心数据库,因为找不到人维护,也三天两头出问题。

很多老员工,都陆续离职了。

老板曾经托人找到我,想请我回去做技术顾问。

我拒绝了。

不是因为记恨。

而是因为,真的没必要了。

人生的路,只能往前走。

回头看,没有任何意义。

有一次,我和新公司的同事一起吃饭。

大家聊起各自的经历。

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问我:“哥,你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给我们吗?”

我想了很久。

最后,我拿起桌上的一个空杯子。

我说:“你看这个杯子。当它装满水的时候,你觉得它很有用。但如果你想装进新的东西,比如茶,或者果汁,你就必须先把原来的水倒掉。”

“人生也一样。”

“有时候,清空自己,不是失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有。”

“不要害怕从头再来。因为每一次从头再来,都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

那天,阳光很好。

透过餐厅的玻璃窗,我看到外面有一棵很高大的树。

树上,长满了新的叶子。

绿得发亮。

我知道,我的新生活,也像那棵树一样。

开始了。

在新公司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我不再是那个什么都管的“老好人”,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真正擅长和热爱的事情上。

我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我们的产品,很快就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一种不依附于任何平台,只属于我自己的价值。

我开始明白,安全感,从来不是一份稳定的工作给的。

而是你自己,给自己的。

是你的能力,你的见识,你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决心。

这天,我正在看代码,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我接起来,电话那头,是一个久违了的声音。

是小李。

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也有些犹豫。

他先是问了问我的近况,然后,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来意。

原来,我们以前那个公司,真的不行了。

资金链断裂,业务全面萎缩,已经到了破产清算的边缘。

老板把所有能抵押的都抵押了,还是填不上那个窟窿。

小李说,很多同事,几个月没拿到工资了。

他问我,能不能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帮帮老板。

他说,老板最近,老得特别快。

我沉默了。

说实话,我心里,五味杂陈。

恨吗?

好像早就没有了。

同情吗?

似乎也谈不上。

商场如战场,成王败寇,本就是常理。

我只是觉得有些唏嘘。

一个曾经那么辉煌的公司,一个曾经那么意气风发的老板。

怎么就走到了这一步。

我没有立刻回答小李。

我说,我考虑一下。

挂了电话,我站在窗边,看了很久。

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城市。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忙碌。

谁都不容易。

晚上,我把这件事,跟老婆说了。

老婆正在给我收拾书房,她把我的那个旧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架的最上层。

她听完,什么也没说。

只是走过来,帮我理了理衣领。

她说:“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我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是满满的信任和温柔。

我突然就释然了。

我给王总打了个电话。

我把情况,跟他说了。

王总在电话那头,也沉默了很久。

最后,他说:“我明白了。你想怎么做?”

我说:“我想,拉他们一把。”

王总笑了。

“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个记仇的人。”

“这样吧,我那个朋友的公司,最近正好在考虑收购一家有技术基础的团队,来扩充业务线。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你去做这个中间人,去跟他们谈。至于能谈成什么样,就看你的本事了。”

我懂王总的意思。

他不是在做慈善。

他是在给我一个机会,去亲手了结一段过去。

也是在给我一个机会,去帮助那些曾经的同事。

更是看中了那个虽然空了壳,但依然有技术底蕴的团队。

我找到了我以前的老板。

我们在一家很小的面馆见面。

就是我当年,带着被骂哭的实习生小赵去过的那家。

老板真的老了很多。

头发白了大半,背也有些驼了。

他看到我,眼神很复杂。

有尴尬,有愧疚,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我们没说太多废话。

我直接把收购的意向书,放在了他面前。

他看着上面的条款,手,一直在抖。

他抬起头,看着我,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我跟他说:“我不是在帮你。我是在帮那些还在公司里,等着发工资养家糊口的兄弟们。”

“我也是在帮我自己。我想给我的过去,画上一个句号。”

老板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在我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他说:“我对不起你。”

我摇了摇头。

“都过去了。”

收购进行得很顺利。

我原来的公司,被并入了我们现在的新公司。

很多老同事,又成了我的同事。

只是,这一次,我们的关系,变得更纯粹了。

没有了上下级,没有了利益纠葛。

我们只是,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伙伴。

交接那天,我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办公室。

一切好像都没变。

只是,物是人非。

我走到我原来的工位。

那盆半死不活的仙人球,竟然被人养得很好。

绿油油的,还开出了一朵小小的,黄色的花。

小李走过来,笑着说:“哥,你走了以后,我就把它搬过来养着了。我就想,万一哪天你回来了呢?”

我看着那朵小黄花,在阳光下,开得那么灿烂。

心里,突然就觉得,很暖。

是啊。

有些东西,你以为你扔掉了,但其实,它一直都在。

有些关系,你以为你切断了,但其实,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延续。

那天,新公司的老板,也就是王总的那个朋友,拍着我的肩膀说:“你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我说:“我只是做了我觉得应该做的事。”

他笑了。

“不,你了不起的地方,不是你救了一家公司。而是,你在有能力的时候,选择了善良。”

“一个人,在低谷时不放弃,是骨气。在顶峰时,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还能选择去原谅和帮助,是格局。”

我看着他,也笑了。

是啊。

格局。

这个词,我以前从来没想过。

我只知道,埋头干活,做好自己的事。

但现在,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真正的强大,不是你征服了什么。

而是你,释怀了什么。

后来,我的生活,渐渐步入了正轨。

我在新公司,做得很开心。

我的家庭,也很和睦。

我偶尔,还是会去钓鱼。

只是,不再是为了谈生意,也不再是为了逃避什么。

我只是单纯地喜欢,坐在水边,看着浮漂,放空自己的感觉。

有时候,王总也会陪我一起。

我们会聊起很多年前的事。

聊起那个小小的“渔”字印章。

我们都会笑。

笑那时候的自己,年轻,执着,也有些傻气。

但我们都知道,正是那些傻气的执着,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我的那个旧笔记本,一直放在我的书架上。

它已经很满了。

里面,有过去,也有现在。

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喜悦。

有我帮助过的人,也有帮助过我的人。

我的儿子,有时候会好奇地翻开它。

他会问我,爸爸,你上面画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是什么啊?

我会摸着他的头,笑着说:

“这是爸爸的,藏宝图。”

是的。

藏宝图。

它记录的,不是金银财宝。

而是我这一路走来,所遇到的,所有的风景。

所经历的,所有的故事。

以及,在这些故事里,慢慢成长,慢慢变好的,那个自己。

三十八岁那年,我以为我的人生,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我被抛弃,被否定,看不到一点光。

但现在回头看,我才发现。

那不是结束。

那只是一个转弯。

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真的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走到那扇窗前,推开它,看看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可能不会一直阳光明媚。

也可能会有风,有雨。

但只要你愿意走出去,你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你会遇到,不一样的人。

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更好的自己。

所以,如果你现在,也正处在人生的低谷。

请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放弃。

请你相信,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请你,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生活,一点时间。

就像那盆仙人球。

只要你还在,只要你还愿意给自己浇水,晒太阳。

总有一天,你会开出,属于你自己的,那朵小小的,灿烂的花。

来源:瀑布下嬉戏的清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