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有1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合计实现营收近190亿元、净利润超55亿元。有10家公募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3家公募减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目前有1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合计实现营收近190亿元、净利润超55亿元。有10家公募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3家公募减亏。
综合同花顺数据与Wind数据,至8月26日记者发稿时为止,共有17家公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6.47亿元,实现净利润55.4亿元。具体来看,营业收入方面,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泰康资管、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与银华基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42.58亿元、38.98亿元、30.08亿元、18.49亿元、17.1亿元与13.46亿元。净利润方面,泰康资管、广发基金、华夏基金上半年净利润超10亿元,分别为13.16亿元、11.8亿元与11.23亿元,景顺长城基金、中欧基金、国都证券、银华基金、长城基金、诺安基金净利润超过1亿元。
对比去年同期,广发基金营收与净利均大幅增长,分别同比增长22.17%与43.54%。中邮创业基金的营收与净利分别同比增长16.07%与116.34%,其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增加3035.38万元,主要是由于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2648.47万元,主要是当期往来款、付现费用等现金流出同比减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775.78万元,主要是净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泰康资管净利与营收分别同比增长8.34%与20.67%;华夏基金、中欧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诺安基金、长城基金、长盛基金营收与净利均同比实现增长。
小型公募瑞达基金今年上半年经营情况较去年同期好转。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1.5万元,成功实现扭亏;净利润为-424万元,与去年同期的近-700万元相比,实现减亏。
也有部分公募机构经营状况不佳。兴银基金、南华基金、浙商基金、江信基金、国都证券上半年营业收入均同比下滑;国都证券、兴银基金净利润同比下滑,南华基金、浙商基金由盈转亏,其中浙商基金上半年亏损-1051万元。不久前,南华期货再次宣布向全资子公司南华基金“输血”:为提升南华基金的资本实力,公司决定以现金方式对其增资1亿元;此次增资后,南华基金的注册资本将由原来的2.5亿元增加至3.5亿元。南华期货表示,本次增资有利于促进南华基金的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符合该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长远利益。
今年公募行业维持了高速发展,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至今年年中,公募基金总管理规模为34.39万亿元,首次突破34万亿元并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产品数量也维持在高位,截至6月末,产品数量达到1.29万只,债券型基金成为上半年发行的主力军。具体机构方面,管理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管理人规模均超过1万亿元: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博时基金、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分别为2.17万亿元、2.1万亿元、1.51万亿元、1.38万亿元、1.29万亿元、1.2万亿元、1.14万亿元、1.13万亿元与1万亿元,合计规模约占全行业总规模的四成。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