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见丨破冰之后,何以远航?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3 22:26 2

摘要:2025年5月12日,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晨雾尚未散尽,一份联合声明已如春雷般震动世界。中美双方宣布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这场持续月余的贸易战迎来转折点。世界舆论的热议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此次中美经贸会谈成果的肯定与认可,也折射出贸易战给全球

2025年5月12日,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晨雾尚未散尽,一份联合声明已如春雷般震动世界。中美双方宣布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对等关税”,这场持续月余的贸易战迎来转折点。世界舆论的热议反映出国际社会对此次中美经贸会谈成果的肯定与认可,也折射出贸易战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各国对和平贸易环境的强烈渴望。

全球股市应声上涨,企业家欢呼如释重负,国际舆论感叹“世界松了口气”。这场被称为“改写剧本”的协议,不仅为中美经贸关系按下重启键,更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方能共赢。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关税数字的消长,更是大国博弈的深刻嬗变。正如美国商人连夜预订返穗机票、义乌商户欢呼“春天来了”所昭示的:经济规律终究会刺破政治操弄的泡沫,让理性之光照进现实。

从“极限施压”到“对等博弈”

回望4月2日美方悍然发动关税战时,华盛顿智库曾夸口“中方将在三周内妥协”。然而现实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中方一直的态度是: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中国以对等反制关税、稀土出口管制、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等组合拳,构建起立体化反制体系。当美方发现对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本土通胀突破5%警戒线时,谈判桌前的姿态不得不从“颐指气使”转为“平等协商”。

绥靖换不来尊重,斗争才能赢得平等。日内瓦协议最深远的意义,或许在于打破“强权即真理”的旧秩序。当166个WTO成员中有165个反对美国单边关税时,中国以行动证明维护多边主义不是空话,而是可以落地的实践方案。这种示范效应正在扩散:东盟十国集体表态支持世贸改革,非洲联盟加速推进本币结算体系,全球南方国家在数字货币领域频频破局。

穿越周期的中国答案

当某些国家沉迷于关税武器的威慑时,中国选择深耕“确定性”对冲“不确定性”。14亿人口的统一大市场持续扩容,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万亿,高铁网、5G基站、东数西算工程构建起新发展格局的钢筋铁骨。这种内生性动能,让中国在谈判桌上始终保有“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定力。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从海南自贸港到数字贸易示范区,中国用行动诠释“开放不止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超95%零部件本土化率,空客天津总装线交付第700架A320,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试点扩围至50个国家和地区,全面对接东盟10国和中东6国。这些案例证明真正的安全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开放中锻造竞争力。

日内瓦湖畔的破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互利共赢是中美关系的本质,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当两个经济总量占全球40%、贸易额占22%的国家选择对话而非对抗,其外溢效应远超经济范畴。联合声明标志着贸易战的重大转折,但要实现长期稳定的经贸关系,中美双方需要继续努力,坚持平等对话和互利合作的原则,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共赢。

经济全球化犹如百川汇成的大海,不可能退回到孤立的小河小湖。这条航道的远方,不是谁输谁赢的终局,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图景。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