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工匠精神!首个“沈阳工匠日”系列活动震撼来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6 15:05 1

摘要:今年2月25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日设立为“沈阳工匠日”。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部署,对于打造一流产业工人队伍、推动构建沈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9月1日

首个“沈阳工匠日”即将到来

✔认定50名“沈阳工匠”

和100名“沈阳青年工匠”

✔设计推出“沈阳工匠日”标识

和“沈阳工匠”标识

✔开展2025年“沈阳工匠日”

暨“工匠主题月”系列活动

……

沈阳市总工会将举办系列活动

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

全方位展现沈阳产业工人的

卓越贡献与时代风采

2025年“沈阳工匠日”系列活动

新闻发布会

8月26日召开

市总工会副主席徐子华

介绍情况

今年2月25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日设立为“沈阳工匠日”。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部署,对于打造一流产业工人队伍、推动构建沈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迎接首个“沈阳工匠日”,在全市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市总工会重点筹划了三方面工作:一是2025年度“沈阳工匠”“沈阳青年工匠”认定工作;二是“沈阳工匠日”“沈阳工匠”标识设计工作;三是2025年“沈阳工匠日”暨“工匠主题月”系列活动。

下面,就这三项工作予以介绍:

一、2025年“沈阳工匠”“沈阳青年工匠”认定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根据《沈阳市打造一流产业工人队伍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沈改委发〔2024〕5号)文件精神,到2027年,沈阳要培养造就“兴沈大工匠”280名、区县(市)工匠1000名。为鲜明体现沈阳城市特点,并与设立“沈阳工匠日”的决定相适应,将“兴沈大工匠”“兴沈青年工匠”更名为“沈阳工匠”“沈阳青年工匠”。

(二)认定工作原则

一是突出政治标准、注重实绩导向,自下而上、层层选拔,公开透明、好中选优,确保每个推荐认定人选群众公认、实绩突出。

二是聚焦全市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1条重点产业链,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倾斜,向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倾斜,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倾斜,兼顾农业、服务业。同时,照顾到面,综合考虑全市各区、县(市)产业布局实际情况。

三是突出一线技术工人,兼顾女性技术工人、工艺实践型技术人才、数字化技术人员、“双师型”教师、医生及非遗传承人。

(三)认定工作过程

今年5月24日,市总工会、市财政局联合制定《沈阳工匠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认定范围、标准和数量、认定程序等工作要求。之后,市总工会坚持政治标准,突出工作实绩,严肃推荐纪律,统筹组织开展工匠推荐和认定工作。所有人选均经本人申报、基层单位会议研究、所在单位公示、区县级和产业级工会初审、专家评审、违法违纪问题征询、“兴沈英才计划”项目各实施部门审核等程序。

8月13日,经市委常委会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2025年认定“沈阳工匠”50名,“沈阳青年工匠”100名。

二、“沈阳工匠日”“沈阳工匠”标识设计工作情况

为树立“沈阳工匠日”品牌形象,提升以工匠为代表的产业工人的职业认同感,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坚定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市总工会会同有关方面,在深刻理解设立“沈阳工匠日”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城市特点、艺术价值、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考量,设计推出“沈阳工匠日”标识和“沈阳工匠”标识。

(一)“沈阳工匠日”标识名称为:“匠心向党”

“沈阳工匠日”日期的选定,源于2023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建设航空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对工匠和技能人才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是沈阳工人阶级和产业工人队伍的殊荣。

“沈阳工匠日”的标识寓意深刻:“9.1”取意“久久为功”“惟精惟一”之意,象征工匠精神在辽沈大地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沈阳工匠勇立潮头、永争第一;数字图形创意融合为飘扬的旗帜——“9”形似旗帜卷轴,“1”化作舒展的旗面,整体造型展现沈阳产业工人队伍在党的领导下高擎旗帜、昂扬向上、蓬勃发展的时代风采。

(二)“沈阳工匠”标识名称为:“大城匠心”

“沈阳工匠”标识以“工”字构建轮廓,寓意沈阳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筑牢城市发展根基;内部“匠”字象征着工匠人才在产业工人大军中孕育成长。整体设计以“大城匠心”为意蕴,诠释了工匠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深刻内涵,是“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社会风尚的视觉化表达。

三、2025年“沈阳工匠日”暨“工匠主题月”系列活动安排

8月20日至9月30日期间,我市将举办以“匠心筑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主体活动15项、联动活动32项。现将15项主体活动通报如下:

1.举办“沈阳工匠日”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正式拉开“工匠主题月”的序幕。

2.拟于9月1日,在铁西区工人文化宫举办“匠心筑梦 强国有我”——沈阳工匠 沈阳青年工匠命名大会暨沈阳工人大思政课主题活动,宣布2025年“沈阳工匠”“沈阳青年工匠”名单。

3.持续开展“沈阳工匠”系列宣传,围绕“匠心筑梦 强国有我”主题,集中报道沈阳产改工作成果和劳模工匠事迹。

4.开展劳模工匠“开学第一课”,在全市中小学校园播放9月1日工人大思政课活动精彩视频。

5.拟于9月1日—4日,在第23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期间,举办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

6.拟于9月4日、5日,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组织《大国工匠》话剧展演,邀请全总文工团演绎呈现工匠群体的非凡技艺、卓越贡献和伟大精神。

7.持续举办沈阳市“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集中展示沈阳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创造活力。

8.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8月下旬开始,组织由劳模工匠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企业生产车间,现场解决工艺技术难题。

9.拟于9月17日,开展劳模工匠助村行系列活动,组织涉农工匠到田间地头、农事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社区服务等。

10.组织举办2025年“沈阳工匠日”AI歌曲创作大赛,利用智能软件谱曲创作歌颂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歌曲,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11.举办百名职工书法家书写百名劳模工匠心语——首届“沈阳工匠日”主题书法作品展,展示“沈阳工匠”“沈阳青年工匠”的奋斗情怀。

12.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中国梦・劳动美——争当新时代工匠”2025年沈阳市职工主题摄影大赛。

13.拟于9月中旬,正式启动辽宁工匠学院(沈阳工匠学院)开工建设。

14.按照《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劳动模范和工匠待遇的意见》要求,组织“沈阳工匠组合礼包”宣传推广,开展技能人才礼遇优待活动。

15.拟于9月27日,在沈阳市工人文化宫举办“会缘有约 匠心传情”职工交友联谊专场活动。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问 我们看到这次“沈阳工匠日”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请问市总工会在策划活动时主要有哪些考虑?

答市总工会副主席徐子华:市总工会把“沈阳工匠日”活动作为以城市之名致敬工匠、致敬奋斗者的重要载体,充分展示沈阳的城市精神,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产业工人队伍的关心关怀。在设计“沈阳工匠日”系列活动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匠日活动全过程,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沈阳工匠的自觉行动。以2025年“沈阳工匠”“沈阳青年工匠”认定命名为契机,开展“匠心筑梦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沈阳工人大思政课,把命名仪式与事迹宣讲、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生动展示沈阳工匠忠诚于党、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

二是提升职业荣誉感。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劳动模范和工匠待遇的意见》精神,强化工匠礼遇尊崇。发布“沈阳工匠日”“沈阳工匠”标识,开展职工疗休养、产业工人“求学圆梦”等活动,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更加可感可及,让产业工人充分体会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事业上有奔头、社会上受尊重”。

三是搭建建功大舞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通过劳模工匠助企行、职工创新成果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搭建工匠人才展示风采、交流技艺、传承带徒、建功发展的广阔舞台,点燃沈阳工匠精进技艺、勇攀高峰的热情,引领带动更多的产业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学技术、当工匠、创一流”。

四是厚植工匠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沈阳是一座英雄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产业工人接续奋斗,他们以主人翁的秉性、勇立潮头的天性、精工细作的品性,不仅给沈阳这座城市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不懈努力,把工匠精神内化为城市品格,使工匠文化汇入城市精神血脉。将“沈阳工匠日”打造成新时代沈阳城市文化的重要名片。

问 2025年沈阳市认定了50名“沈阳工匠”和100名“沈阳青年工匠”,能谈谈这次“沈阳工匠”和“沈阳青年工匠”人选的总体情况吗?

答市总工会副主席徐子华:本次“沈阳工匠”和“沈阳青年工匠”认定工作,坚持落实市委向非公企业倾斜、向年轻工匠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和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工作要求,按照大国工匠培育“五力”标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优化人选结构,确保人选质量。人选全部为基层一线人员,其他三个方面的比例结构如下:

1.非公企业人选比例。“沈阳工匠”中,非公企业人选21名,占42%;“沈阳青年工匠”中,非公企业人选58名,占58%。

2.年轻工匠人选比例。“沈阳工匠”中,41岁以上的32名,占64%;36到40岁的11名,占22%;35岁以下的7名,占14%。“沈阳青年工匠”中,36岁到40岁的64名,占64%;35岁以下的36名,占36%。

3.新兴产业人选比例。“沈阳工匠”中,新兴产业人选29名,占58%;“沈阳青年工匠”中,新兴产业人选71名,占71%。

以上是本次“沈阳工匠”和“沈阳青年工匠”人选的基本情况。

来源:东北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