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白山市浑江区,一座现代化的农膜生产基地巍然矗立。这里生产的“喜丰牌”农膜不仅畅销全国,更远销海外,企业也连续15年当选中国农膜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带领企业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掌舵人——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志强。
在白山市浑江区,一座现代化的农膜生产基地巍然矗立。这里生产的“喜丰牌”农膜不仅畅销全国,更远销海外,企业也连续15年当选中国农膜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带领企业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敢于创新、勇于拼搏的掌舵人——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志强。
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供图
临危受命 绝处逢生
1985年,29岁的曹志强以超过80%的得票率当选浑江市第一塑料厂厂长。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烂摊子: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滞销,工人们纷纷另谋出路。
白山市喜丰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供图
“当时厂里只有14名职工,总资产不足4000元,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曹志强记忆犹新。为了寻找出路,他跑遍大江南北调研市场,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农用薄膜这一细分领域。
通过与北京化工学院、吉林省塑料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曹志强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人参专用膜和无滴蔬菜大棚膜。为了打开销路,他又亲自带队深入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的蔬菜产区,与同类产品做对比试验。凭借过硬的质量,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当年就实现利税204万元,企业起死回生。
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不创新就灭亡!”这是曹志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的带领下,喜丰公司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机制。
公司实施“四优先”政策:优先定岗定级、优先培养入党、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解决住房,先后吸引196名大中专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加盟。同时,公司每年选派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并邀请国外专家来厂授课。
持续的创新投入结出累累硕果。喜丰先后完成50多项重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其中PVC防雾无滴膜、HPO涂覆农膜等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自主研发的可降解保水地膜,在吉林省推广面积超过2万亩,为治理“白色污染”提供了解决方案。
战略布局 多元发展
1992年,曹志强敏锐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白山市喜丰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他提出“三星战略”,在东北、华北、西北建立生产基地,形成覆盖全国的产销网络,每年节省运费500多万元。
在巩固农膜主业的同时,曹志强实施“人平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的差异化开发战略,积极拓展新领域。2003年,公司开发出农用节水器材系列产品,其中“内镶式扁平滴头滴灌带”被列入国家农机补贴目录。近年来,企业又进军汽车工程塑料、环保材料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责任担当 回馈社会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曹志强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公司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各项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多年来,他带领企业累计捐赠150多万元,用于支援教育、救灾和养老事业。
在曹志强的带领下,喜丰公司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总资产近6亿元的行业龙头。但这位69岁的企业家依然保持着创业时的激情:“我们正计划新建一条国内最先进的七层共挤农膜生产线,产品可以大幅度提高物理机械性能,延长农膜使用期限,赋予产品更多的功能。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喜丰打造成世界级的农膜品牌!”
站在新的起点,曹志强的办公室里依然珍藏着一卷泛黄的旧农膜——那是1985年厂里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它提醒我,创新就像农膜下的秧苗,永远要向着光生长。”这位从白山走出来的企业家,正以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续写着中国农膜产业的新篇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刘金英 文/摄
初审: 郭龙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