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神仙记:负琴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2 17:17 2

摘要:《疑仙传》记载,唐朝有一个被称作负琴生的人,并非他姓负名琴生,而是他在长安游历数年,每天都在酒馆讨酒喝。他总是背着一把琴,别人不主动问他,他就不说话,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狂人。每当他到水边或月下,就会拿起琴弹奏,曲调凄切动人。

《疑仙传》记载,唐朝有一个被称作负琴生的人,并非他姓负名琴生,而是他在长安游历数年,每天都在酒馆讨酒喝。他总是背着一把琴,别人不主动问他,他就不说话,大家都觉得他是个狂人。每当他到水边或月下,就会拿起琴弹奏,曲调凄切动人。

李白听说后,到酒馆与他携手来到郊外,在水边竹林铺草席对饮,并请他抚琴。负琴生弹奏一曲,李白不禁怆然。负琴生感慨道:“世间丝竹之音令人愉悦,唯有琴声触动人心。我原以为你不会被琴声触动,没想到你也如此。看来你表面放旷脱俗,内心并非如此。”

李白本就觉得他是异人,听此言后恭敬行礼问道:“先生为何如此落魄?是心落魄,还是身落魄?”

负琴生答:“我心不落魄,身也不落魄。只是世人觉得我这般是落魄,所以我才有这落魄的样子。”

李白又问:“先生背着这琴,是只为自己弹奏取乐,还是想让他人欣赏?”

负琴生说:“我这是一张古琴,我背着它,只因自己喜爱古音,并非想取悦他人。我琴中的声音,高雅纯净、直率哀伤,知音听了觉得快乐,不懂的人听了只觉刺耳。这就像你写文章,风格轻浮如蝶舞花飘,艳丽如同少女佳人,王孙公子觉得华美,但通达之士并不认可。”

李白辩解:“我的文章虽轻浮艳丽,但我的风骨气概,难道不是仙才吗?”

负琴生直言:“你骨骼凡俗、气质有异,并非真仙,只是个贵人。但你身体污浊、气场卑微,显贵也不会长久,要爱惜自身,别被虚名拖累。”说完,两人一同喝醉返回。

第二天,李白再去酒馆找他,却不见踪影。几天后,李白在长安南的大树下又见到他,满心欢喜正欲上前问候,负琴生却突然消失不见。

附:负琴生

按《疑仙传》:负琴生者,游长安数年,日在酒肆乞酒饮之。常负一琴人,不问即不语人。亦以为狂或临水,或月下,即援琴抚弄必凄切感人,李太白闻焉,就酒肆携手同出。坰野临水竹藉草命之。对饮因请抚琴生乃作一调弄。太白不觉,怆然生。乃谓太白曰:人间丝竹之音,尽乐于人心唯琴之音,而伤人心。我本谓尔不伤心,不知尔亦伤心耶。足知尔放旷拔俗是身也,非心之放旷拔俗也,太白本疑是异人。复闻此语乃拜而问之。曰:丈者奚落魄之甚也,心落魄也,身落魄也。生曰:我心不落魄,身亦不落魄。但世人以此为落魄,故我有落魄之迹。太白曰:丈者知世人恶,此落魄何不知而改之生,曰我恶之即当改之世人恶之我奚改邪。太白又曰:丈者负此琴秖,欲自抚之以为乐也。欲人之乐也。生曰:我此琴古琴也。负之者,我自好古之音也。又孰欲人之乐也,我琴中之音。雅而纯,直而哀,知音者闻之即为乐。不知音者闻之但伤耳。亦犹吾子之为文也,轻浮若蝶舞花飘艳冶。如处子佳人,王孙公子以为丽词达士,即不以为文也。太白曰:我之文即轻浮,艳冶不足观我之风骨气,概岂不真仙才邪。生曰:君骨凡肉异非真仙也,止一贵人尔,复体秽气卑亦贵。不久但爱惜其身无以虚名为累,言罢与太白同醉,而回明日,太白复欲引之。于酒肆共饮,不复见。后数日,太白于长安南大树下见之,方忻喜欲就问之,忽然而灭。

来源:依依讲历史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