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技术全球收割溢价 破解光伏盈利困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14:16 2

摘要:在全球光伏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的背景下,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正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业绩突围。2025年上半年光伏企业财报显示,尽管行业整体依然承压,绝大多数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或亏损增加,但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为代表的BC(背接触)技术路线企业却实现亏损大幅收窄,展

在全球光伏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的背景下,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正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业绩突围。2025年上半年光伏企业财报显示,尽管行业整体依然承压,绝大多数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或亏损增加,但以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为代表的BC(背接触)技术路线企业却实现亏损大幅收窄,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在产业转型中的核心价值。

技术领先企业业绩逆势向好

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净利润为-25.9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约50%;其中二季度净利润-11.62亿元,较一季度继续改善。更为亮眼的是,该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从去年同期的-64.13亿元大幅提升至-4.84亿元;爱旭股份表现更加突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约85%,且在二季度单季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0.37亿元。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84.46亿元,同比增长63.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8.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93亿元实现根本性改善。

厂商25H1净利润(亿元)24H1净利润(亿元)同比隆基-25.98-52.43亏损收窄约50%晶澳-26.19-8.74亏损增加约200%天合-28.455.66由盈转亏通威-49.55-31.29亏损增加约60%协鑫-2.5~-3.50.43亏损增加爱旭-2.63-17.44亏损收窄约85%

BC技术溢价能力凸显市场竞争力

业绩向好的背后,是BC技术带来的产品溢价和市场认可度提升。据多家第三方机构数据,BC组件在国内市场较TOPCon产品溢价9%—13%;在欧洲市场溢价更为显著,其中工商业场景溢价达35%,户用场景溢价高达114%。

爱旭股份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ABC组件出货量达到8.57GW,同比增长超400%。第二季度海外组件销量占比超过40%,在海外高价值分布式市场中,ABC组件较传统TOPCon组件溢价达10%—50%,其中第三代满屏组件凭借在效率、外观上的进一步升级,销售溢价达到50%以上。隆基绿能仅BC二代组件出货即可达4GW,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或地区,尤其在欧洲、亚太等高价值市场表现抢眼。

发布机构TOPCon(元/W)BC(元/W)溢价(分/W)溢价比例PVInfolink(国内)0.6850.7607.511%PVInfolink(欧洲-工商业)0.085(美元)0.115(美元)3.0(美分)35%PVInfolink(欧洲-户用)0.085(美元)0.182(美元)9.7(美分)114%盖锡0.7000.7909.013%大时空0.6600.7307.011%国能投技经之声(成本指数)0.6700.7306.09%

BC高效率组件已基本成为央国企能源集团集采的标配。2025年以来,大唐、中石油、南水北调、中国华电、中国华能等多家央国企均设置了BC或高效率组件专项标段。据不完全中标数据统计,2025年1—8月,BC高效率产品中标(仅公开信息)均价为0.749元/W,TOPCon产品中标均价为0.696元/W,BC产品溢价仅为5.3分/W,溢价率仅约8%。

/爱旭股份隆基绿能海外营收36.25亿元124.1亿元毛利率(海外)8.09%4.77%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爱旭股份海外营业收入36.25亿元,毛利率为8.09%;2025年上半年,隆基绿能海外营业收入124.1亿元,毛利率为4.77%。两家企业主要依赖于BC技术在海外的溢价能力得以减亏。随着国内反内卷态势的逐步转变,BC技术在国内的溢价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进一步修复企业利润率。

光伏行业迎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

BC技术作为光伏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市场化应用,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业绩改善,也为整个行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正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在反内卷的政策导向下,光伏行业正迎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通过增大优质产能份额,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低效产能有效去化,最终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软着陆。

反内卷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展;不是要打压产能,而是要优化产能结构。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优质产能获得发展空间,让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最终实现光伏产业由大变强、由快变好的转型升级。(仲新源)

来源: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