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台湾问题,除了武统、和统的讨论,还有哪些难点需要注意?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6 03:21 2

摘要:2024年两岸贸易额达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台湾从大陆赚走1425亿美元顺差,可赖清德却称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这种矛盾耐人寻味。

2024年两岸贸易额达2929.7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台湾从大陆赚走1425亿美元顺差,可赖清德却称大陆为“境外敌对势力”,这种矛盾耐人寻味。

其实,现在讨论台湾问题,纠结于武统还是和统早已偏离重点,真正核心,是如何筑牢反分裂防线,同时搭建融合发展桥梁。

这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乎民族未来的必答题,解决好这两方面问题,统一大业才能稳步推进。

先看反分裂的法理防线,今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20周年,这部法律像一把利剑,始终悬在“台独”分子头顶。

国台办刚推出的“台独”举报专栏,第一天就收到323封举报邮件,这说明民众对分裂行径零容忍,法律渠道让大家有处发声。

这些年,我们不断完善“以法惩独”制度,从公布顽固分子名单到追究刑事责任,法律工具箱越来越丰富。谁敢踩红线,必受严惩。

军事威慑同样重要,4月初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解放军重点练了“要道封控”。台岛周边舰机抵近,形成立体包围圈。

海警舰艇更画出环台执法路线,像混天绫一样把台岛围起来,这种常态化演训不是秀肌肉,而是警告“台独”别玩火。

国防大学专家说,现在这种演练对解放军已是家常便饭,全时待战、随时能战,才能让分裂势力不敢轻举妄动。

最隐蔽的分裂是文化上的,台北女中教师区桂芝痛批,台湾高中古文必读篇目从60篇减到15篇,《岳阳楼记》都快没人读了。

民进党改课纲太狠,中国史被塞进“东亚史”,连军校都删了“中国现代史”,这是在切断台湾青年的文化根脉。

更荒唐的是,商场标“ChineseNewYear”都被投诉,春节本是中华文化瑰宝,却被刻意去中国化,这种教育贻害无穷。

再看融合发展的桥梁,福建推出62条融合政策,台胞在闽定居实现“愿落尽落”,不用再为身份问题发愁,这才是真的一家人。

职业资格采认范围也扩大了,台湾医生、律师在福建能直接执业,才华不用被身份限制,台胞才能安心打拼。

刚毕业的台湾青年,还能申请过渡期免费住房,从落脚到扎根,政策考虑得越来越细,让台胞来了就不想走。

经济融合的甜头更明显,2024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7941家,累计65家台企在大陆上市。资本市场不会说谎,这里机会更多。

闽台贸易额去年达852.2亿元,福建口岸入境台胞92万人次,人员货物往来热络,说明两岸经济早就是你中有我。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在大陆找到了广阔市场,合作研发、人才互通,让优势产业更有竞争力,这才是双赢。

文化交流暖人心。今年海峡青年荟在福州举办,两岸青年一起体验茶艺、学曲艺。指尖的温度,化解了心里的隔阂。

暑期的“海峡友谊杯”篮球赛,台湾球队跟福建球队同吃同住同训练,场上是对手,场下成朋友,这就是交流的魔力。

内蒙古的草原采风活动,台湾摄影家镜头里的红山文化,跟他们课本里写的不一样。亲身经历过,才知文化血脉相连。

有人担心统一后治理问题,其实福建的实践已给出答案,台胞担任调解员、陪审员,直接参与基层治理。

涉台检察联络室、台商服务专窗,这些机构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依法保障权益,台胞才能安心发展。

连妈祖文化、客家习俗都成了交流纽带,共同的信仰和传统,让两岸同胞越走越近,心贴得越来越紧。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现在必须重视这两方面问题?看看民进党的动作就知道。他们在加速“去中国化”,再拖下去更难办。

赖清德上台后,军演一次比一次密集,不是我们想动武,是分裂势力在逼我们做最坏打算。法律和军事准备,都是为了止战。

经济上,他们喊着“脱钩”,却挡不住台商来大陆投资,民间的选择,说明融合是大势所趋,谁也挡不住。

台湾年轻人工资十几年没涨,房价却高得离谱,融入大陆大市场,才能找到新出路,这是现实需求。

教育上的误导最可怕,台湾小学生课本说“汉人是侵略者”,这种谎言会毁掉一代人。必须通过交流纠正错误认知。

外部势力也在搅局,美国卖武器、日本说三道四,只有我们自己把反分裂和促融合做好,才能让他们无机可乘。

其实,两岸统一最大的动力是民心,当台湾同胞发现,统一后就业更易、生活更好、文化认同更强,自然会支持。

福建示范区的台胞说,现在用居住证看病、买房跟当地人一样方便,这种获得感,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台湾教师区桂芝让学生读经典,吴昆财教授送学生来大陆交流,他们都发现,年轻人接触真实的大陆后,想法会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反分裂要硬,促融合要暖,一手打“台独”的嚣张气焰,一手给台湾同胞实在好处,统一才更有底气。

法律的剑、经济的桥、文化的根,这三者缺一不可,既不让分裂势力有可乘之机,又让台湾同胞看到统一的好处。

现在的台湾问题,早已超越简单的统独之争,它考验的是我们能否守住底线,同时敞开胸怀。

反分裂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创造和平统一的条件,促融合不是单方面让利,而是构建命运共同体。

当台湾青年能在大陆轻松就业,当两岸文化交流成为常态,当“台独”在法律和民意上都无立足之地,统一就水到渠成。

2024年那近3000亿美元的贸易额,92万人次的往来,都在诉说一个事实: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谁也分不开。

那些搞分裂的政客,逆历史潮流而动,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而顺应融合大势的人们,正在书写两岸和平的新篇章。

未来,当高铁从北京通到台北,当两岸青年一起创业,当中华文化在两岸共同绽放光彩,我们会庆幸今天的坚持。

台湾问题,从来不是武统和和统的二选一。而是如何用法律筑牢防线,用融合凝聚人心。做好这两点,统一必然实现。

来源:藏剑游侠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