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9日,河南姑娘“李福贵”用自己在自媒体上赚的钱,带同村46位留守老人去郑州旅游,评论区有人夸她“活菩萨”,也有人骂她“作秀”。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8月19日,河南姑娘“李福贵”用自己在自媒体上赚的钱,带同村46位留守老人去郑州旅游,评论区有人夸她“活菩萨”,也有人骂她“作秀”。
在不久前央视刚刚提名怒赞她,可紧跟着就有人扒出她父母“脑子不太灵光”,质疑她“身世可疑”。
这个被网友称为“卖菜西施”的李福贵,到底做了什么让全网又爱又恨,她的身世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李福贵本名李亚云,1998年出生在河南新乡卫辉市的一个小山村,她爹妈“脑子不太灵光”,父亲连煮面条都能把锅烧糊,母亲上厕所都要人扶。
小时候家里全靠爷爷奶奶撑着,爷爷种地、奶奶养鸡,勉强维持四口人的生计,这事儿搁一般家庭早散架了,可福贵爷爷奶奶愣是咬着牙把家撑起来。
爷爷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奶奶养鸡卖鸡蛋换油盐,福贵说,那时候家里最值钱的就是奶奶的老母鸡,每天数鸡蛋比数钱还认真。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福贵,从小就比同龄人懂事,6岁就会烧火做饭,8岁能帮爷爷喂猪。
2013年,15岁的福贵初二没读完就辍学了,家里实在供不起,爷爷摔断了腿,奶奶查出心脏病,她得挣钱。
她先在新乡市区的饭店当服务员,一个月800块,除了自己吃饭,剩下的全寄回家,后来去影楼当学徒,学化妆、摄影,那时候天天给新娘盘头,手都磨出茧子了,但能多挣200块。
2017年,福贵经人介绍嫁给了当地一个小伙,本以为日子能好过点,没想到2020年奶奶去世,爷爷一下子瘫在炕上。
福贵想辞工回家照顾爷爷,丈夫却撂下狠话:“要么留下好好过日子,要么离婚”,福贵没犹豫,直接收拾行李回村。
“爷爷养我这么大,我不能不管他,”离婚那天,她抱着行李走在村口眼泪吧嗒吧嗒掉,但没回头。
李福贵回村后,爷爷年纪渐渐大了,重活累活都干不动,家里的担子几乎全落在她肩上,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她总在琢磨着多挣点钱。
毛桃熟了收购商挑走了好的,剩下一千斤青绿色的次果,李福贵尝了尝,其实挺甜的,她舍不得让果子烂在地里,就借了邻居的三轮车拉到城里去卖。
头回摆摊,她喊得怯生生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加上桃子卖相不好,半天没人问,她咬咬牙,拿起桃子往路人手里塞:“尝尝吧,不买也没关系。”
这股实在劲儿倒打动了人,尝过的都说甜,摊位前很快围满了人,最后剩下的桃子,她分给了旁边摆摊的街坊,李福贵把卖桃的日常拍下来发到网上,没想到引来不少人关注。
后来她去早餐街卖煎饼,从农户手里收菜来卖,总是笑眯眯的,熟客多了,她学会了抹零头,偶尔还多送把青菜。
网上的日常越更越多,有人喜欢她的阳光,有人夸她好看,渐渐叫她 “卖菜西施”,来照顾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她家里难处的,都替这姑娘心疼。
可她从没叹过苦,每天踏踏实实进货、出摊,回家照顾爷爷和家人,前阵子她还发了条在村里卖豆腐的视频。
上次的豆腐有点酸,她特地带着新鲜的上门道歉,还让大家先尝后买,分量给得足,价钱也实在。
终于在今年7月,央视新闻专门做了一期专访报道,主持人说,李福贵的视频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网红不是流量明星,而是扎根土地的普通人,称她“用短视频架起城市与乡村的情感桥梁”。
福贵一下子成了“正能量代表”,可谁也没想到,这波热度背后,藏着更大的争议。
今年8月,福贵干了件大事——自掏腰包2万多元,带村里46位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去郑州旅游。
为了这趟旅行,她提前两个月走访每一户家庭,问老人想去哪儿、能走多远,83岁的张大爷说:“这辈子最远就去过县城,想去看看大城市。”
福贵专门安排了“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让老人们听豫剧、看实景演出,她还给每位老人买了意外险,带了救心丸、晕车药,委托旅行社派了4名导游全程陪同。
“每天晚上都睡不着,生怕出意外”,出发前一天,福贵挨个检查老人的身份证、药品,像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
8月19日那天,老人们穿得比过年还精神,福贵说:“有位老奶奶把结婚时的银镯子都戴上了,说‘这趟远门得体面’。”
大巴车启动时,好几个老人偷偷抹眼泪,他们中很多人一辈子没出过山,到了郑州,83岁的张大爷趴在车窗上看高楼大厦,喃喃自语:“这楼比咱村的山还高。”
在“只有河南”,老人们坐在剧场里看《幻城》演出,当舞台上出现麦田场景时,王奶奶突然哭了:“这跟咱村的麦场一模一样。”
福贵特意选了“只有河南”,因为这里有21个剧场,能让老人感受河南的历史文化。
在《李家村》剧场,老人们看着演员们演绎1942年的饥荒,张大爷抹着泪说:“这戏演的就是咱祖辈的事儿啊。”
视频火了,质疑声也来了,有网友说,70多岁的老人坐大巴,万一路上出车祸怎么办?
还有人怀疑她是不是收了旅行社的钱,拿老人当流量工具,更过分的是,有人翻出福贵父母的情况说,爹妈脑子不好使,她肯定是抱养的,炒作身世博同情。
面对质疑,福贵晒出了保险单和旅行社合同,每位老人都买有意外险,导游都是持证上岗的,为了这次旅行,她还专门准备了不少相关的应急药品。
但是,在李福贵走红后,经历的“磨难”可真不是一件两件。
今年6月,一个广东男子突然找上门,自称“粉丝”,说要“拜师学艺”,并且还说要娶李福贵,扬言“你爸妈脑子不好,我不嫌弃”,福贵吓得报警,民警来了才把人带走。
福贵不是没哭过,今年7月接受采访时,她突然哽咽道,以前拍视频是记录生活,现在感觉像被架在火上烤。
有次剪辑视频到凌晨3点,她对着电脑崩溃大哭,以前半天能剪完的片子,现在得折腾三天,还得应付各种私信。
她怀念以前摆摊卖煎饼的日子,那时候天不亮起床,晚上10点回家,虽然累但心里踏实。
李福贵的故事照出了短视频时代的众生相,有人在质疑中坚守本心,有人在流量里迷失自我。
她带老人旅游的善举被骂“作秀”,她帮老人修手机的日常被说成“装可怜”,可正如央视说的,真正的善良不需要表演,它藏每一寸细节里。
至于身世质疑,福贵淡淡一笑,爹妈虽然脑子不好,但给了自己生命,这就够了。
或许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设,而是像福贵这样“带着泥土味”的真实。
毕竟,能把苦日子过成花的人,本身就值得被看见。
来源:沧海阅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