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草素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与机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6 09:35 1

摘要:网络药理学:是一种综合应用系统生物学和药理学的方法,旨在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和生物通路之间的网络,系统地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传统的单一靶点研究不同,网络药理学关注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揭示药物与疾病的复杂关系,可以帮助识别潜在靶点、预测不良反应、优化

文题释义:

网络药理学:是一种综合应用系统生物学和药理学的方法,旨在通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和生物通路之间的网络,系统地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与传统的单一靶点研究不同,网络药理学关注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揭示药物与疾病的复杂关系,可以帮助识别潜在靶点、预测不良反应、优化药物开发过程,尤其适用于中药等多成分药物的研究,为药物发现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慢性创面:指创面在正常愈合过程中未能按预期恢复,导致愈合过程延长或停滞。临床上将愈合时间超过1个月的创面定义为慢性创面,常见的慢性创面包括糖尿病足溃疡、压疮和静脉性溃疡等。慢性创面愈合困难通常由于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感染、炎症反应过度或患者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背景: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具备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能够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细胞增殖、改善细胞微环境。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讨木犀草素对糖尿病慢性创面愈合的潜在作用与机制。

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 PubChem、UniProt数据库筛选木犀草素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识别与创面愈合相关的基因,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结合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探讨木犀草素可能作用的生物通路。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在对照组(n=6)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组(n=6)与治疗组(n=6)建立糖尿病模型后在背部制作直径1 cm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术后治疗组给予200 mg/kg木犀草素灌胃,1次/d,连续给药9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给药结束后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q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结果与结论:①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56个与木犀草素治疗慢性创面相关的潜在靶点基因,其中AKT基因与其他靶点基因的联系最为密切,GO分析表明木犀草素可能具有抗氧化和抗应激的作用,并且具有作为多靶点药物的潜力,KEGG分析表明木犀草素靶点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中。②给药第9天,对照组、治疗组小鼠剩余创面面积均小于模型组(P

https://orcid.org/0000-0002-6263-053X(彭志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慢性创面愈合, 糖尿病, PI3K/AKT信号通路, 网络药理学, 炎症反应, 组织修复, 基因富集分析, 工程化组织构建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