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人类社会乳腺癌治疗水准已是突飞猛进,但现有的治疗方案仍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乳腺癌患者往往面临着治疗耐药、疾病复发的生命威胁。研究显示,大约90%的转移性乳腺癌症患者最终会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至少33%的早期患者会产生内分泌抵抗2、3。
作为全球第二大高发癌症1,乳腺癌是全球药企的必争之地。过去数十年间,乳腺癌治疗药物爆发式增长。各大药企竞相追逐间,诞生了很多享誉业界的重磅药物。
尽管人类社会乳腺癌治疗水准已是突飞猛进,但现有的治疗方案仍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乳腺癌患者往往面临着治疗耐药、疾病复发的生命威胁。研究显示,大约90%的转移性乳腺癌症患者最终会对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至少33%的早期患者会产生内分泌抵抗2、3。
这从侧面反映一个现实: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从现有疗法中得到良好的获益。患者亟需更精准的靶向治疗,获得更好的生存希望。
好在乳腺癌治疗的进化之路从未停止。制药巨头不断努力,为乳腺癌治疗点亮一盏盏明灯,指向精准诊疗、更高获益的方向。
近日,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宣布,其合作开发的TROP2 ADC德达博妥单抗在中国正式获批 —— 这是两家公司合作引入中国的第二款ADC药物,也是阿斯利康带到中国的第13款肿瘤创新药,展现了对中国乳腺癌患者的坚定承诺,更映证了这家创新药企强劲的研发实力与多元合作的成果转化。
乳腺癌治疗的全面进化
上世纪70年代,全球首个抗雌激素乳腺癌药物他莫昔芬横空出世,人类自此开启了HR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之路;1998年,以曲妥珠单抗的上市为起点,乳腺癌迈进靶向治疗时代;2019年,FDA批准德曲妥珠单抗上市,乳腺癌治疗又迎来ADC浪潮……
各大药企你追我赶的科研竞赛,推动了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使疾病治疗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如今,乳腺癌患者有多种多样的治疗选择和更长的生存期。这要多亏众多跨国药企布局的全球研发实力、多元化管线和强大的创新潜能,不断推动着乳腺癌药物迭代进化。
阿斯利康踏足乳腺癌领域大半个世纪,一直挑战一个又一个乳腺癌治疗困境。ADC药物是当前乳腺癌治疗的新热点,行业中最为瞩目。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新一代HER2 ADC,向制药界投下的一枚“超级炸弹” ,一度改写了乳腺癌治疗亚型分类定义的认知突破,引领全球ADC研发热潮。
ADC药物被称为“魔法子弹”,有着精准靶向与高效杀伤的独特机制,是抗肿瘤治疗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ADC药物的巨大潜能吸引了全球药企竞相布局。药融云数据库显示,截至今年2月,全球处于活跃状态的ADC在研药物多达1151个4,覆盖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等诸多癌种。
今年ASCO大会上,阿斯利康的DESTINY-Breast09最新研究成果登上特别重磅研究摘要口头报告(special LBA),持续拓展这款ADC在HER2+乳腺癌中不同应用场景的可能,也再次印证了这一布局的前瞻性。
但阿斯利康在ADC领域的布局远不止如此。2020年7月,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达成一项超60亿美元的合作,在全球(除日本外)联合开发和商业化TROP2 ADC,这也是双方继HER2 ADC之后,在ADC领域达成的又一重磅合作。
TROP2是继HER2后另一个备受业界关注的ADC靶点,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达到78%5,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率更是高达95%6。吉利德、默沙东等多家跨国药企以及本土制药公司都在探索TROP2 ADC的治疗价值,力证其在HR+/HER2-乳腺癌和TNBC治疗中的临床获益。
近日,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TROP2 ADC在中国成功获批,为国内HR+/HER2-乳腺癌治疗再添一军,也意味着这家跨国药企在ADC药物开发与乳腺癌治疗布局上又创下新的里程碑。
除此之外,针对最难治的三阴性乳腺癌,阿斯利康也在积极探索ADC药物在其一线治疗中的应用,希望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阿斯利康正在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精准的乳腺癌全程全域治疗体系。三大分型之中,阿斯利康拥有充足的“弹药库”,布局包含早期、晚期、新辅助、辅助、晚期一线、一线进展后全周期的精准靶向药物,全面狙击乳腺癌这一人类大敌。
2022年的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上,阿斯利康留下一句业内传颂的金句:“重新定义乳腺癌治疗”。从1962年到2022年,整整一甲子的时间长河里,留下了这家跨国药企持续自我超越和进化的跋涉。这句话的背后是向“终结乳腺癌致死”终极目标的奔赴,也是对乳腺癌患者“不止于此”的承诺——推动乳腺癌诊疗向更精准、规范的方向前进。
重塑乳腺癌诊疗新格局
在各大药企接续努力之下,乳腺癌治疗药物已经十分丰富。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业务总经理关冬梅在此前的采访中透露:阿斯利康进入中国三十余年,已向中国引入了13款全球肿瘤创新药物,覆盖肺癌、乳腺癌、泌尿肿瘤、消化肿瘤等多个疾病,实现了中国与全球研发管线100%的同步研发率,并积极参与国家医保谈判,致力于令创新药物可及。
药多了,医生和患者的选择也多了,但要让患者实实在在受益,仅仅只是搞好药物研发还不够。
疾病治疗的基本场景是医疗机构,医生的诊疗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能否真正接收到前沿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中国幅员辽阔,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各地的乳腺癌患者得不到均质化的诊疗,可能出现误诊、漏诊等各种情况。
健康中国2030肿瘤五年总生存目标之下,打通从指南到基层、从创新治疗方案到规范化临床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好消息是,由国家癌症中心牵头,阿斯利康参与支持的乳腺专病中心(BCCE)正在推进“精准诊断—规范治疗—数智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MDT)与基层医院的交流,将先进诊疗经验下沉,缩小基层医院在指南指导的临床实践方面的差异,同时平台引入AI辅助随访工具,提升患者长期治疗的管理效率。
健识局获悉,BCCE项目已落地全国数百家医院,惠及约数万名乳腺癌患者,完成了上百例地方复杂病例的交流。
肿瘤慢病化管理的大趋势下,不难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将能建立起一个更精准、规范化、更高质量的肿瘤诊疗生态。
随着精准诊疗、慢病化管理的体系逐步建立,人类终于离乳腺癌被攻克、被治愈的愿景再近了一步。关冬梅坦承:“在多方力量的共同驱动下,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乳腺癌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人类对战乳腺癌的长河里,阿斯利康势必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不用于推广目的,材料涉及尚未获批的产品或适应症,不可作为临床用药建议。
审批编号:CN-161640
↕️ 参考资料:
1、American Cancer Society. Key Statistics for Breast Cancer. Available at: https://www.cancer.org/cancer/breast-cancer/about/how-common-is-breast-cancer.html. Accessed April 2025.
2、Osborne, C. K. Tamoxifen in the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N. Engl. J. Med.
339, 1609–1618 (1998). 5.
3、Early Breast Cancer Trialists’ Collaborative Group (EBCTCG). Effects of
chemotherapy and hormonal therap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on recurrence
and 15-year survival: an overview of the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https://doi.
org/10.1016/s0140-6736(05)66544-0 (2005)
4、微解药:《2025-2030年ADC药物行业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2025.3
5、Trop-2 Is a Determinant of Breast Cancer Survival. PLOS One. 2014; 9(10): e110606.
6、Sacituzumab Govitecan (SG) vs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TPC): Efficacy by Trop-2 Expression in the TROPiCS-02 Study of Patients (Pts) With HR+/HER2–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 Cancer Research. 2023;
撰稿丨杨曦霞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来源:健识局J